普通心理学同步练习(3)

2018-12-27 17:33

A、20~20000Hz B、3000~6000 Hz C、1000~4000Hz D、1000~6000 Hz 11、听觉的感音装置是内耳的( C )

A、耳蜗 B、前庭 C、科蒂氏器官 D、听小骨 1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 )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13、在暗环境中工作的人,只要戴( D )眼镜就可出入光亮环境,感受性不

受影响。

A、黄光 B、绿光 C、蓝光 D、红光

14、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幅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

幅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可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 A )。 A、后象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15、马赫带现象是( C )的一个例子。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象 C、感觉对比 D、联觉 16、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二、多项选择题

1、感觉反映的是(AC )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2、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 BC ) A、差别感受性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绝对感觉阈限 3、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BCD )

A、痛觉 B、运动觉 C、平衡觉 D、内脏感觉 4、1854年H·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为( ABC )定律。 A、补色律 B、中间色律 C、代替律 D、效果律 5、声波的传导途径有( AC )

A、骨传导 B、神经传导 C、空气传导 D、以上都不对 6、响度是判断声音强弱的属性,决定响度的因素有( BD ) A、噪音 B、声音的强度 C、振幅 D、频率 7、掩蔽分为( BCD )

A、纯音对语音的掩蔽 B、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C、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D、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8、嗅觉的最高级中枢是( CD )

A、小脑 B、丘脑 C、扣带回 D、海马回

三、填空题

1、感觉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 基础 和 前提 。

2、感觉阈限是从恰能引起感觉到恰好不能引起感觉的 刺激强度 的若干数值的 算术平均值 。

11

3、差别阈限随 原来刺激量 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差别阈限与其比例是个 定值 。

4、 痛觉 遍布全身的皮肤和所有的组织中,是有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能。 5、人类在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80%的信息是靠 视觉 提供的。 6、视觉的适宜刺激为波长 380-780 之间的电磁波。宇宙中这一部分的电磁波叫做 光波 。

7、视网膜是感光装置,它是由 、双极细胞层和 构成的。 8、视网膜边缘密集着 视杆细胞 细胞;它对 弱 光比较敏感。

9、颜色有 明度 、 色度 、 饱和度 三种基本特性,它是由光波的 强度 、 波长 和 纯度 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10、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声波 ,它必须借助于 媒介物 才能传播。 11、声波的物理性质是 频率 、 振幅 和 波形 ,听觉的 响度 、 及 音色 均是对声波的物理性质的主观反映。

12、内耳包括 耳蜗 、 前庭 和半规管3部分,其中只有 耳蜗 与听觉有关 13、嗅神经是唯一不经过 丘脑中继站 的感觉神经。

14、 舌尖 对甜、舌根对苦、 舌两侧 对酸、舌前部对咸的刺激最敏感。 15、晕船或晕车是由于平衡觉的感受器 前庭器官 发生超强兴奋引起的。 16、一般情况下,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 减低 ,弱刺激的持续作用使

感受性 增高 。 17、视觉感受器在暗环境下,对弱光的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 。 18、从光照较强的区域到光照较暗的区域,由于明度级差的突然变化,在过渡区域两侧会看到亮带和暗带,这一现象被命名为 马赫带 。

四、判断题

1、阈限越高,感受性也越高,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就越小。 ( r ) 2、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一切适宜刺激。 ( w ) 3、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最纯,其饱和度也最大。 ( r ) 4、光谱色掺入白、灰、黑成分越多,越饱和。 ( w ) 5、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而且多为先天性。 ( r ) 6、频率是决定音高的唯一因素。 ( w ) 7、响度是人耳的一种主观度量,当频率不同时,即使强度相同,人耳听起来也会觉得响度不同。 ( r ) 8、暗适应过程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 r ) 9、如果两种颜色以一定比例混合能产生非彩色,那么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 r )

五、名词解释

1、感觉 2、感受性 3、感觉阈限 4、最小可觉差 5、韦伯定律 6、费希纳定律 7、外部感觉 8、内部感觉 9、色觉缺陷 10、听觉掩蔽 11、感觉适应现象 12、感觉后象 13、闪光融合 14、闪光融合频率 15、感觉对比 16、联觉

12

六、简答题

1、什么是韦伯定律,它有什么特点? 2、简述明、暗视觉。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七、论述题

1、试述痛觉及其特点。

同步练习 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性是和知觉是( C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2、在整体性知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知觉对象的( B )

A、主要成分 B、关键成分 C、次要成分 D、整体成分

3、知觉恒常性普遍存在于各类知觉中,其中尤以( A )恒常性最为突出。 A、视知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4、知觉选择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B )

A、为避免产生错觉 B、感觉通道容量的限制

C、主体理解知觉对象的需要 D、主体为了分析知觉的对象 5、知觉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来反映事物,称为知觉的( B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相对性

6、对客体的重量、体积、大小、强度、明度等方面知觉时,无意识地表现出某种倾向,这就是( A )

A、数量定势 B、质量定势 C、固着定势 D、期待 7、定势可分为数量定势和( C )

A、动力定势 B、固着定势 C、质量定势 D、知觉定势 8、物体的空间距离及物体的三维特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指的是( A ) A、空间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9、眼睛的调节在( B )米内有效,看近物时其最近距离不能少于( )厘米。 A、5,5 B、10,10 C、15,15 D、20,20 10、立体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利用的视觉原理是(A ) A、双眼视差 B、双眼视轴辐合 C、运动视差 D、眼睛的调节

11、霓虹灯以及电影的拍摄和放映都是利用了( C )的原理。 A、诱导运动 B、自主运动 C、似动现象 D、运动错觉 12、“云移月动”是一种( A )现象

A、诱导运动 B、自主运动 C、似动现象 D、运动错觉 13、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的心理现象叫做( C ) A、幻觉 B、联觉 C、错觉 D、统觉

13

二、多项选择题

1、知觉在程度上受( )的影响。

A、刺激物的性质 B、刺激物的特点 C、个体的经验 D、个体的态度 2、知觉和感觉的共同性表现在( )

A、都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B、都具有现实性和直观性 C、都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D、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 3、下述现象中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有( )

A、在吵杂的闹市里别人喊逢己的名字也容易听到 B、在一定距离内看一个人会觉得他高矮不变

C、在阳光下煤反射的光远大于暗光下石灰反射的光量,看起来石灰总比煤亮 D、画家只用几笔,你便能认出他画的是什么

4、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输入的信息所引起的加工,叫做( ) A、自上而下的加工 B、自下而上的加工 C、资料推动加工 D、概念推动加工

5、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从知识经验开始的加工,叫( ) A、自上而下的加工 B、自下而上的加工 C、资料推动加工 D、概念推动加工 6、知觉的整体性依赖于( )

A、客观事物的本身 B、知觉者的主观状态 C、事物的关键成分 D、知觉者的知识经验 7、造成知觉选择性的心理机制有( )

A、选择的相对性 B、知觉的超负荷性 C、选择的感受性 D、知觉的防御性 8、构成定势的心理因素有( )

A、知觉对象的数量 B、刚刚发生的经验

C、知觉对象的质量 D、在较长时间内起动力作用的心理因素 9、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

A、线条透视 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 D、眼睛的调节 10、错觉的性质包括( )

A、歪曲的知觉 B、虚幻的知觉

C、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知觉 D、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三、填空题

1、知觉是 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 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 ,知觉是对事物的 反映。

3、知觉的 是使人对外界事物形成完整印象的根本保证,是知觉的有效性的保证。

4、人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影响知觉的 、 和速度。

5、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 ,它决定着同类 心理活动的趋势。

6、定势对知觉的影响,表现为主体以 来反映知觉对象。 7、根据空气透视原理物体的 可作为判断物体远近的线索。

8、不同距离的物体与主体成相对运动时,视觉在速度和方向上的差异叫 。

14

9、近端落在网膜上的纹理结构稀疏而清晰,远端落在网膜上的纹理细密,这种结构在网膜上的递增或递减的变化称为 。

10、产生立体知觉的主要机制是 ,通过 可加以证明。 11、辐合作用是通过眼球外部肌肉的 而实现的。

12、时间知觉是客观现象 和 在人脑中的反映。

13、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 知觉。

四、判断题

1、定势是局部的心理现象。 ( ) 2、“习惯”属于一种固着定势。 ( ) 3、 主动触觉之所以优于被动触觉,在于触摸动作本身存在大量的坐标点。( ) 4、来自侧面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不同,只要有1/10000秒的时间差,就能准确地辨别出声源的方向。 ( ) 5、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向前,水晶体凸度增厚;看远物时,睫状肌松弛,水晶体变得扁平。 ( ) 6、视轴的辐合只在几米范围内起作用。 ( ) 7、几何图形错觉只要知道了它是错觉,经主观努力就可消失。 ( ) 8、错觉是人的心理的一种缺陷。 ( )

五、名词解释

1、知觉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恒常性 4、知觉的选择性 5、知觉的理解性 6、定势 7、主观轮廓 8、深度知觉 9、双眼视差 10、生物钟 11、真动知觉 12、似动知觉 13、诱导运动 14、自主运动 15、错觉

六、简答题

1、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简述知觉加工的过程。 2、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双眼视差?它在深度知觉的活动中有何作用?

七、论述题

1、试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2、论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同步练习 七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 )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2、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 ) A、后象 B、假象 C、表象 D、想象

15


普通心理学同步练习(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我国高铁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