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机。
(2)现金流严重不足
上市公司面临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现金支付不足。若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会直接威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同时,现金短缺会导致原材料、工资无法按期支付,致使企业无法正常运作。而且,若无法正常完工,或勉强完工致使商品质量低劣,又或者无法偿还股利债券利息等情况一旦发生,企业的另一特殊资源——商誉也将难以重拾。这将影响到企业的信用评价,最终影响公司的融资,借贷的难易程度,也必定对产品销量有一定的影响。
(3)无收益的巨额投资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不少上市公司在没进行严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前,就实施巨额的投资计划,往往,带来的并不是可观的收益,而是巨额的亏损。有的上市公司为实现多元化投资战略或冒险型投资战略,会涉及到巨额的投资。但若不考虑企业现行的有限的财务资源,或对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没有进行有机结合,又或者不进行公司流动性与盈利性的有机协调,只一味地追求高收益性或高流动性,便有可能造成企业的技术性无力清偿或者丧失盈利机会。
(4)主营业务萎缩,通过报表重组实现的账面盈利。
“报表重组”就是为了粉饰报表的资产重组。许多亏损企业是由于主营业务陷入困境、陷入萎缩而造成的。而有着良好稳定业绩的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一般都占利润总额较高的比例。而那些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改善财务状况、维持股票市值或达到配股条件,会采用出售资产、与关联方交易、政府补贴、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报表重组的方式来增加公司的非营业利润,从而改善公司的账面利润。
(5)存货大量积压
存货对公司资产状况和损益状况均能产生直接影响。存货的大量积压必然造成存货周转率与变现率的降低。某些缺乏创新意识,害怕良性竞争,缺乏发展的观点的上市公司的产品已不再被消费者所需求,而且销售的渠道狭窄,导致产品滞销,从而使企业的资金周转缓慢、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
6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界定方法,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形式做了简要的说明。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7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有果必有因,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形成必然有其影响因素,本章将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分类说明。
3.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外部影响因素
3.1.1我国行业背景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及科技的进步发展,不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例如传统商业、化纤化工、服装制造等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不大的传统型产业,已经走到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末端——衰退期,该类型上市公司纷纷被挂上“ST”标签。这些产业在商品短缺时代的高速发展,导致过渡膨胀,致使现今的供给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从而产品积压,公司现金流量减少。它们若未能及时转型,必遭市场抛弃。
另外,当国家要对某些产业实行限制,实行加税或减贷,相应产业或相关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该行业企业的财务状况。2010年以来,我国将稳定房价作为调控的重要目标,地产指数在2010年初开始进入单边的下行通道,并随着四月份政策调控高峰的到来,开始呈现快速下跌的态势。银行业作为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的行业,地产股的重挫也引致了银行股的下跌。地产板块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银行板块的下跌无疑成为本次股指下挫的罪魁。
3.1.2我国国家管理制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会计法律法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已在不断修正,但还有待完善。也就是说,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与监督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同时我国要求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这虽然也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可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与约束,企业舞弊上市的情况以及上市公司上市后的舞弊行为也就层出不穷,这种不真实行为将使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近年来,国家对银行借贷的条件放宽,致使受利益驱使的银行大量向陷入困境的公司放贷,可是放贷后又没有做好监督工作,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越陷越深。
3.1.3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的影响
在2007年初,房地产市场一片走好,地产业泰斗碧桂园的董事长杨惠妍也
8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以她高达160亿美元的身价占领了中国富豪榜榜首。当时刚在香港上市的碧桂园股价也一片飘红。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业大跌,至2009年7月,杨惠妍在富豪榜上的排名已退居第四,并以财富蒸发638.3亿元位列“财富蒸发榜”榜首。
这个例子正好说明,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市场一片向好。相反,到了经济萧条时期,企业便危机四伏。在经济萧条时,市场需求减少,产品销售的竞争就会加大,有时不免要通过降低价格来保证市场占有量。降价不是不行,但如果该上市公司资金薄弱,技术较落后,不能及时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就可能导致盈利能力的下降,继而出现亏损,甚至破产。
当然,上市公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国家提高准备金率,便会使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加重上市公司的借贷成本与债务负担,减弱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至于汇率的变动,同样会影响到有外汇往来的上市公司,使得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所变动。
3.1.4证券市场体制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我国证券市场体制也正逐步完善,但仍有其不足之处:
(1)证券市场信息不充分。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存在披露不充分或是虚假披露的现象。 同时市场投机行为占主要地位,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够重视,股价波动频率高,换手快,价格不稳定等因素,这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发生背离。
(2)上市制度不完善。
上市公司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素质很差的企业,通过虚假包装或作假账取得上市资格或发行数额,导致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声誉下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受损,自然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与盈利状况。
(3)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功能不能被发挥充分。 现今我国的股权结构尚不合理,如国家股、国有法人股、社会流通股和社会法人股在股价、流通性和转让程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致使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功能不能被充分发挥。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投资者
9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
能够透过购入足够多的股票来进入董事会从而获得公司的决策投票权,甚至更换主要经营权,这样也可以对经营者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内部影响因素
3.2.1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影响
上市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一般来说,治理结构是指公司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通过形成企业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来协调它们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的潜能便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就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它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1)、法人治理结构的设计,以妥善处理企业各方的权、责、利关系,实现公司的有序发展;2)、治理机制及制度的安排,包括各种涉及指挥、控制、激励等方面制度的设计,实现企业各利益方的制衡和发展。
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不能实行人员、资产、财务、责任、风险的分开。不少亏损的ST公司中,都是由于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大股东掏空公司资产、管理者随意处置公司资产等治理结构不健全的情况造成的。而且不能做到“四权三分离”的上市公司不能把企业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经营效益下降,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果。某些上市公司为弥补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所产生的弊端,对会计凭证进行涂改或伪造,编造虚假财务报告,致使影响后续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产生误导。
3.2.2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目标。内部控制不足,将加重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造成经营混乱。我国把内部控制定义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它是建立在审计的角度上的,导致了各上市公司未能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又或者只做了供、产、销环节的控制,忽略了整体的协调,或只重视物,而忽略人的行为。
可是,内部控制应该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针对采购、生产经营、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