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日期为7月6日,议付行也未发现此弊端,在7月10日同船又运出30公吨,我方所交商检证书在船边的测温日期为7月10日,但开证行收到单量证后束电表示拒付这两笔货款。问我方的失误在哪里?开证行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4、我方的失误是:(1)倒签提单:将本已延迟到7月6日才装运的货物倒签到6月30日,这已构成侵权行为。(2)单单不符:提单的日期为6月30日,但是商检证书上船边测温的日期却是7月6日,这就出现了矛盾的地方,显得过于笨拙。(3)明显的错误是把信用证中规定分月装运的货物装在同一条船上,就无疑也是告诉对方倒签的6月30日的提单是伪造的,而且这本身也违反了信用证和合同中有关装运方面的规定,是不该犯的明显错误。
开证行拒付的依据是:对前一批货物,由于商检证书和提单的日期不符,开证行可以单证不符,单单不符为根据拒付。对后一批货物(7月10日发运的货物),虽单证相符,但开证行可以前批(六月份)的应装货物来按时装运为由,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的有关规定,即在信用证指定的时期内任何一批为来按时装运,则信用证的该批及以后均告失效,判决7月10日所装货物完全无效,因此,开证行对该批货物有权拒付货款。
案例:5、某公司以FAS条件进口原料一批,出口商把货物以集装箱送至厦门港时,船运公司即以进口货物到货通知单通知该公司提货。而且在到货通知单中载有:本批货物是使用集装箱,必须在到货七日内提货,否则要加延滞费。该公司因急用原料又恐缴纳延滞费,便按照规定期限报关提货,但船公司却声称本航次运载的集装箱应由船公司整批处理开箱,不得分批开箱。问七天以后开箱,集装箱使用延滞费该由谁负担?这项原料买卖合同规定如,有品质不符买方须于货到后一个月内提出索赔,如果此集装箱在货到一个月后才开箱,如发现该批原料品质不符,该公司是否仍可向国外出口商提出索赔?如果出口商不赔,该公司可否向船公司索赔?
答案5、在集装箱运输中,船公司所使用的集装箱可能是自己公司的,也可以是向其他公司租用的。凡租用别人的集装箱,因为涉及到租箱费用以及加速。集装箱周转等原因,一般船公司会要求货方尽早拆箱以利于加快回收。比如本案例中,船公司在其发出的到货通知单上规定,货方须于货到七日内提货,否则加收滞期费用。但是,在提货时,船公司又以本航次集装箱由船公司整。批处理开箱、不得分散开箱提货为由拒绝交货,使买方处于两难境地。如果因此发生延滞费用,应该由船方负责。为稳妥起见,货方可请有关方面出具。货方延滞提货是因为船方要求所致的证明,以备发生争议时使用。买方因无法开箱检验,不能在索赔有效期内向卖方提出索赔,一般可向卖方申请延长索赔期限或检验时限,否则,在超过索赔期限以后再发生货损,买方无权向卖方提出索赔。只是由于卖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答应延长索赔期限,此时由于船上上述行为给买方造成的损失,可由买方向船方索赔。
26
案例:6、大连某公司向新加坡出口一批水果,共6000公斤。国外开来信用证规定:不许分批装运,在9月30日以前装船。我方于9月8日和9月10日分别在大连和烟台各装3000公斤于“东方”号货轮运往新加坡,提单上也注明了不同的装运港和装船日期。问我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银行能否拒付?
答案6、分批装运是指一次成交的货物分若干批次装运。这里的“分批”指的是不同的航次,不同的船,不是指一批货物的装运港只能有一个。因此,一次成交的货物即使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港口装在同一船只运出也不能视为分批装运。本案中我方由于货源的问题,选择了两个装运港,并将两地的货物装于同一航次同一船只,事实上仍是一次交货,不存在不同航次、不同船舶、不同时间到达目的港的可能,因而不能视为分批装运。故我方的行为并不构成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由拒付。
案例:9、某厂向美国出口一批货物,双方同意货款先付一半,剩余货款待货物运到美国后再支付。货物运到美国后,对方提出该厂先交提单后付款,而该厂坚持要求美商先付款后交单,货物在码头存放达数月之久,又无第三者愿意介入,此这情况下,有无妥善解决办法?
答案:这笔交易是一种不规则的交易,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不常见。事以至此,似无良策。双方互不信任,又无第三者介入,可通知对方,如不付款则将货物予以转售或运回,后果由对方负责,而所交一半货款不予退还,迫使对方交清余款。
27
国际货运保险
一、课前准备- 常见专业用语和词组
Perils and risks 海上风险、 general extraneous risks 一般外来风险、 average 海损、 total loss 全损、 Actual total loss 实际全损、 constructive total loss 推定全损、 particular average loss 单独海损、 General average loss 共同海损、 sue and labor expenses 施救费用、 salvage charges 救助费用、 Ocean marine cargo clauses of CIC 中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basic marine insurance coverage 基本险、 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 (FPA) 平安险、 with particular average (WPA) 水渍险、 All risks 一切险、 Warehouse to warehouse (W/W) clause 仓至仓条款、 additional risks 附加险、insurance policy 保险单、 Insurance certificate保险凭证、 institute cargo clause (ICC) 协会货物保险条款(英国)、 exclusions 保险除外责任、 Effect (cover) insurance 投保、
二、保险条款举例
1. Insurance: To be coverd by the buyer.
2. Insurance is to be covered by the seller for 110% of the invoice value against All Risk and War Risk as per Ocean Marine Cargo Clauses of the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dated Jan. 1. 1981.
3. Insurance to be effected by the seller for 110% of the CIF invoice value against Institute Cargo Clause A and Institute War Clause - cargo as per Institute cargo clause issued by Institute of London Underwriter.
4. Insurance to be effected by the seller for 110% of the CIF invoice value against Overland Transportation All Risks as per Overland Transportation Cargo Insurance Clause of the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三、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案例
1、北京某外贸公司按CFR马尼拉价格出口一批仪器,买方投保的险别为一切险“仓至仓”条款。我方将货物用卡车由北京运到天津港发货,但是在运输途中,一辆货车翻车,致使车上所载部分仪表损坏。问对该项损失应由哪方负责? 保险公司是否应给予赔偿?
风险未转移,买方不具有货物所有权,因此无可保利益 。不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实际上FOB与CFR贸易术语不能做到仓至仓,只能做到船至仓。
2、一批货物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在海洋运输途中,由于发生空袭,船舶被迫灭灯行驶,不幸与另一艘灭灯行驶的轮船相撞后沉没。货方认为货物与船舶沉没是由于碰撞事故造成的,属于一切险的承保范围,故而向保险公司索赔,结果被保险公司拒绝。为什么?
保险的近因原则,战争险属于特殊附加险,不是一切险的承保范围 。
3、我国某外贸公司向日、英两国商人分别以CIF和CFR价格出售蘑菇罐头,均办理了保险,货物自起运地仓库运往装运港的途中均遭受损失,问在这两笔交易中,各由谁办理保险手续?货物损失各由谁承担?由谁向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
28
CIF术语下,卖方办理保险;损失卖方负责,货物损失由卖方找保险公司赔偿。仓至仓条款。 CFR术语下,买方办理保险;损失卖方负责,卖方不能找保险公司赔偿。船至仓条款。
4、我国某公司以CIF条件出口一批冷冻食品,合同规定投保平安险和战争险及罢工险,货到目的港后,适逢码头工人罢工,港口无人作业,货物无法卸载。不久,货轮因无法补充燃料以致冷冻设备停机。等到罢工结束时,该批流动食品已变质。试问这种由罢工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是否给与赔偿?
罢工险承保由于罢工者、被迫停工工人或参加工潮、暴动、民众斗争等人员的行动,或任何人的恶意行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或上述行动或行为所引起的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罢工险对于间接损失不负责任,即罢工险对于罢工期间由于劳力缺乏,或无法使用劳力所造成的被保险货物的损失,或由此造成的费用损失均不负责任。例如下列损失或费用多部属于罢工险的责任范围:
由于罢工引起的劳力或燃料缺乏,使冷藏机停止工作,造成冷藏货物化冻变质的损失;由于罢工缺少劳力搬运货物,致使货物堆积在码头遭受雨淋或被偷盗的损失;因为港口工人罢工导致无法在原定港口卸货,改运其他港口卸货而增加的运输费用。P116
5、我国某外贸公司与荷兰进口商签订一份皮手套合同,价格条件为CFR鹿特丹,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生产厂家在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将手套的温度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然后用牛皮纸包好装入双层纸箱,再装入20尺集装箱,货物到达鹿特丹后,检验结果表明:全部货物湿、霉、沾污,变色,损失价值达8万美元。根据调查,该批货物的出口地不非常热,进口地鹿特丹也不非常冷,运输途中没有异常,完全属于正常运输。
试问: (1)保险公司对该损失是否赔偿?为什么?
(2)进口商对受损货物是否支付货款?为什么?
一切险包括受潮受热险:承保货物在运输工程中由于气温突然变或获船上通风设备失灵,使船舱内的水蒸汽凝结而引起货物受潮,或由于温度增高使货物发生变质的损失。
6、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火虽然被扑灭,但是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用拖轮将货船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事后调查,此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有:(1)100箱货被火烧毁;(2)600箱货由于灌水灭火受到损失;(3)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4)拖轮费用;(5)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
上述各项损失,哪些属于单独海损?那些属于共同海损? (1)(3)单独海损,(2)(4)(6)共同海损。
7、某公司出口的一批货物,已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船抵达目的港开始卸货时,当地忽然发生武装冲突,船上部分货物及部分已经卸到岸上的货物被毁,保险公司该如何赔偿?
战争险:仅限于水上危险或运输工具上的风险。(1)以货物装上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港的海轮或驳船开始,到卸离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港的海轮或驳船为止;(2)如不卸离海轮或驳船,保险责任以海轮到达目的港当天午夜起算满15天为止;(3)如果货物中途需要转船,卸离海轮也不得超过15天,只有在此期限内装上续运海轮,保险责任才继续有效。
8、某公司以CFR条件进口一批面粉,外国卖方按期租船将货物发往我方港口,货到目的港后,发现
29
该批面粉严重霉变。经调查,原因是运货船舶是一艘超龄服役的船,设备老化,航行速度慢,而且船方又沿途招揽货物,致使航期延长了一个多月。由于是高温、潮湿季节,面粉长时间存放在船舱中因而发生霉变。对此项损失,我方应向谁索赔?
(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2)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3)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经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缺所造成的损失。
(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 (5)市价跌落,运输延迟。
9、我某公司按CIF条件向中东某国出口一批货物,根据合同投保了“水渍险”附加“偷窃、提货不着险”。但在海运途中,因两伊战起船被扣押,而后进口商因提货不着便向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我保险公司认为不属于保险范围,不予赔偿,是否合理? 合理。“偷窃、提货不着险”。保险公司对偷窃行为所致的损失和整件提货不着等损失,负责按保险价值赔偿。 “偷窃、提货不着险”。主要是由于运输上的原因造成的,一般外来原因造成的;而交货不到险则主要是由于政治因素造成的,如禁运、扣押等。
10、我方向澳大利亚出口坯布100包。我方按合同规定加一成投保水渍险。货在海运途中因舱内食用水管漏水,致使该批坯布中的30包浸有水渍。请问:此项损失应向保险公司索赔还是向船运公司索赔? 水滞险包括平安险的全部责任,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寨还造成的部分损失。
淡水雨淋险包括水管漏水等。P115
11、我某出口公司按CIF条件成交货物一批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货物在转船过程中遇到大雨,货到目的港后,收货人发现有明显的雨水侵渍,损失达70%,因而向我方提出索赔,我方能接受吗?
CIF风险点船舷,象征性交货;买方承担责任,水渍险不包括淡水雨淋险,保险公司不赔偿。
12、在80年代,有一进口商同国外买方达成一项交易,合同约定的价格条件为CIF,当时正值海湾地区爆发战争,装有出口货物的轮船在公海上航行时,被一发导弹误中而沉。由于在投保时,没有加保战争险,不能取得保险公司的赔偿。买方为此向卖方提出索赔,理由是,卖方明知海湾有战事公海上不平安,而没有投保战争险,致使买方利益受损。
买方自己承担责任。在CIF贸易术语下,买方只办理最低险,即平安险。
13、某出口公司以CIF条件向南美某国出口花生酥糖1000箱,投保一切险。由于货轮陈旧、航速太慢且沿线到处揽货,结果航行3个月才到达目的港。花生酥糖因受热时间过长而全部软化,难以销售。保险公司对此是否负责赔偿?
(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2)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3)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经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缺所造成的损失。
(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 (5)市价跌落,运输延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