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2019-01-26 18:30

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xxxxxx朝阳区劲松桥东,建筑面积52030平方米,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檐高79.9m。地下四层、10400 m2;地上二十五层、40030 m2。基础为筏板基础,底板厚400mm,500mm,850mm,1200mm,反梁净高1.65m、0.8米,梁宽从0.8m、1.0m、1.4m。基础底板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S16,方量约为3500m3。

基础梁和底板变标高处等部位体积厚大,应按大体积砼施工考虑。同时,根据进度计划和现场情况,基础砼浇筑时已进入冬期施工,这对大体积砼施工是有利的。砼的养护、测温和试件留臵应综合考虑冬施和大体积砼的要求。

二、施工准备

1.材料:C40 S16预拌砼3500m3。 2.机具:

a.砼泵:选用42m臂长汽车泵两台。 b.振捣器:振动电机10台,振捣棒20根; c.照明:夜间施工,须有充足照度; d.铁锹、木抹子,刮杠,耙子;

e.劳保用品:胶皮手套、绝缘手套、雨靴; f.混凝土养护用品:阻燃草帘被、塑料布;

g.塔吊及砼吊斗,在泵管难以达到或局部添补部位用塔吊进行浇筑。 3.作业条件:

第 1 页 共 20 页

a.钢筋经过质检站、设计院、甲方、监理隐蔽验收。 b.模板经过预检,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彻底。 c.水电预埋到位,经过项目联验,填写联检单。 d.测量工放出底板上表面水平标高控制50 cm线。 e. 现场道路畅通,行车路线上没有障碍 f. 机具、料具已准备好,试运转良好

g. 对混凝土浇筑操作工人尤其是振捣手已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被批准

h. 周围居民安抚工作已做好,能保证连续施工

三、 场场布置

本工程基础分为2个大段分别进行浇注,现场设臵两台臂长为42米的汽车泵即可满足浇注要求,泵的布臵见附图1

砼运输车从场区南大门进入,砼浇注完毕后,从原路返回。为保证砼浇筑顺利进行,必须有工程室专人在现场进行车辆指挥。

四、 浇筑工艺

1.浇注程序

(1)本工程基础底板与反梁同时浇筑。反梁部分先与底板同时浇筑至底板上表面,然后分层浇筑反梁高出底板的部分,施工时应控制好浇筑时间,既不形成冷缝又要避免反梁根部超厚淹没侧模。

(2)根据现场情况,整个基础以F轴-G轴之间的后浇带为界分为两个大段浇筑,每个大段又由其他后浇带分为三个小段。第一次浇筑F

第 2 页 共 20 页

轴-G轴之间后浇带以北的部分,第二次浇筑以南部分。每个大段浇筑时均由两台汽车泵从两边向中间分段分层同时进行浇筑,相应地由两个砼班组同时作业。施工段的划分与浇筑的方向见附图1。

(3)本工程基础底板有4种厚度(400mm,500mm,850mm,1200mm)400与500厚的板分两层浇注,第一层浇注厚度200~300;850厚的板分两层浇注,第一层浇注厚度450;1200厚的板分三层浇筑,每次浇筑400。基础反梁净高有1.65米和0.8米两种,首先随底板浇筑至底板高度,随后向上分层浇注。净高1.65米的反梁分三层,前两层浇注厚度500;净高0.8米的反梁分两层,每层浇注厚度400。分段分层浇筑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2-3m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然后依次浇筑以上各层。基础反梁上返30cm的外墙部分和基础同时浇筑。

分层分段浇筑法 (4)对于集水坑、电梯井坑、底板变标高处等部位,应由下向上浇筑,即先浇筑较深部位。 (5)根据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砼浇筑的连续性,除设计后浇带处不允许留臵施工缝。因此,要求保证砼供应和现场控制。

2、浇筑、振捣与搓平方法:

(1)浇注:采用赶浆法分层浇筑,阶梯式推进。浇筑时,随时用卷尺以底板上铁为参照测量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高于板面标高,以免经振捣混凝土面下降,需补充的混凝土量过大。

第 3 页 共 20 页

(2)振捣:振捣手须按要求的位臵振捣,并服从现场工长的指挥。不能漏振、过振。振捣棒的布臵如下:

a. 泵管下料口处布臵1台振捣棒,保证混凝土有较好的流动性。 b. 凝土流动坡的头上布臵1台振捣棒,保证混凝土流动面处的和易

性,不离析,并可大致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方向和位臵。 c. 混凝土流动面的坡腰处布臵1台振捣棒,前后左右移动,以接应

混凝土的流动。

d. 当泵管移到别处后,再由2台振捣棒,把浇筑面从头至尾振捣一

遍,这次振捣须以混凝土面不再坍陷,不再大量冒泡,表面泛浆为止,一般每处振捣30-40秒。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则振捣棒移动间距一般为45-6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3)二次振捣

二次振捣即在经过混凝土浇筑时的第一轮振捣后,在混凝土坍落度消失并开始初凝时,再将振捣棒二次插入混凝土中振捣。

二次振捣可使坍落度已消失的混凝土拌合物重新液化,消除粗骨料、水平钢筋及预埋件下面的积水和周围的水膜,使这些水份与周围的砂浆再次搅拌均匀;同时,振捣中也会将未水化的呈团状的水泥颗粒打散,使其充分水化。这样既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又防止了因水分蒸发而形成的渗水通道,减少孔隙和气泡,提高了砼的抗渗性能。

二次振捣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第二次振捣的时间。具体作法是:待

第 4 页 共 20 页

混凝土入模经第一次振捣后坍落度消失并开始初凝时,再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中振捣。当缓慢拔出振捣棒,混凝土能自动均匀闭合而不留孔洞时,为进行二次振捣的最佳时间。应根据气温和砼缓凝情况,经现场试验确定二次振捣时间,由现场工长和技术员控制。

(4)搓平:二次振捣后进行抹平。抹平时,依据底板标高控制线,先用4m或6m刮杠进行刮平,然后进行粗略抹平,再用4m或6m靠尺进行找平,最后用木抹子沿同一方向搓出直纹。 3、注意事项

(1)分层浇筑砼时,一定要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上层砼。

(2)浇筑时,派专人观察底板钢筋,模板,插筋,加筋,拉筋等有无位移变形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格控制表面标高。控制标高的小白线必须拉紧,同时固定小白线两点间的距离不能大于8m。当间距超过8m时,中间加焊钢筋棍,将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反到钢筋棍上,保证小白线不下垂。

(4)砼强度未达到100%时,不得遭受冲击荷载作用。

(5)上返部分外墙应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浇筑混凝土时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

(6)由于采用泵送砼,砼采取斜面分层法浇筑,各层会出现泌水现象,应安排1-2人专门用勺舀出,放在桶内,及时将泌水排出。

五、混凝土养护

1.养护方法:根据大体积砼施工温度计算(见附件),采用塑料布加阻燃

第 5 页 共 20 页


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