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6)

2019-02-15 20:43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学 科 课题 数学 三年年级 级 主备人 潘荣红 执教人 拟授课 年 时间 月 日 个性化修改及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知识与技能 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1、 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2、 对学生操作测量工具以及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的要求较高。 让学生掌握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准备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障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境图、自制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一)复习引新 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我们学过了哪 教学过程 些长度单位? 指出: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毫米产生的意义。 1、估一估

(1)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3)提问: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量一量。 (1)提出要求: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汇报交流。 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例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8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 (3)教师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 大约是1毫米。 学生汇报交流 指导:请学生翻开数学书,数出1张、2张、3张……并用手指捏一捏,看看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说明: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把它捏紧,10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3.用毫米测量 师: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时,谈到量数学书的厚度要用?毫米?作单位,数学书的厚度是几毫米呢?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 师: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1格1格的数。 师:有谁不是1格1格数,直接看出是6毫米的? 指导:直尺上,在每一个1厘米之间,都有1根刻度纸稍微长一点,从整厘米数到这根刻度线的地方就是5毫米(课件显示)。这根线虽然只长了一点点,但给我们带来很大方便。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练习时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正确摆放直尺,以及正确读数。 明确:可以数一数有几个整厘米数,有几个整厘米就是几十毫米,再数一数剩下的小格数,最后把两次数的结果合起来。 2.完成练习五的第1题和第2题。

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在长度单位的大家族里还有很多成员,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尺子上每一厘米长度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教 后 反 思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学 科 课题 数学 三年年级 级 主备人 潘荣红 执教人 拟授课 年 时间 月 日 个性化修改及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知识与技能 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体验和感知,需要组织大量的测量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积累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准备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 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教学过程 花猫高约40(厘米)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 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相似度测度总结汇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