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 板书设计 10厘米长的一段就是1分米 1米=10分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教 后 反 思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学 科 课题 数学 三年年级 级 主备人 潘荣红 执教人 拟授课 年 时间 月 日 个性化修改及二次备课 第四课时 千米的认识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知识与技能 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让学生有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准备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教学过程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千米=1000米 教 后 反 思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学 科 课题 数学 三年年级 级 主备人 潘荣红 执教人 拟授课 年 时间 月 日 个性化修改及二次备课 第四课时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都应给与肯定,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评价和概括换算的方法。重点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直接写出推算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准备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课件、口算卡片。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教学过程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 )毫米 10毫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0厘米=( )分米 1米=( )分米 10分米=( )米 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个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2)5个10厘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4、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