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6)

2019-02-17 11:12

的基礎上,採用合作開發、股份投資、政府資助、省市共建等形式,重點建設中藥提取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支承測試實驗中心、液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成型加工設備工程研究中心等20個公共技術研發帄臺,重點開展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新材料、先進製造技術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

強化高新技術產業創業中心和孵化基地建設,採取有效形式,建設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新材料等一批專業孵化器,完善孵化功能,提高孵化效率。 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設,不斷擴大國家級科創中心孵化規模,爭取花山軟體園、雨山佳達創意軟體園升格為國家級孵化器。根據“1255”城市發展戰略要求,以龍山承接產業轉移集中區、秀山新區、濱江新區為依託,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再新建若干個專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到2015年,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面積達到32萬帄方米,在孵企業超過250家。 (四)加速產業園區、基地建設

加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爭取市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博望省級刃模具機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升格為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支援當塗經濟開發區創建省級高新區,支援花山區創建軟體服務外包、雨山區創建遊戲動漫、金家莊區創建新材料等省級特色產業基地。依託蒙牛、雨潤、達利、黃池、青啤等重點企業,積極引進更多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入駐我市,著力打造長三角區域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食品加工基地。

為落實馬鞍山市總體規劃提出的“1255”城市總體空間佈局思路,強化“馬蕪同城化”的區域合作,明確製造和研發服務主要空間發展方向。結合現有的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引導各重點產業、產業價值鏈環節在不同產業空間形成集聚。

以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塗工業園和龍山產業集中區為中心,主要發展高技術研發、製造和服務產業。發揮產業各具特色、互補性強、聯繫緊密的優勢,積極培育產業集群,形成高新技術研發、製造和服務業的重要集聚區域。重點構建以華菱重卡、星馬專汽為龍頭的重型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製造產業集群;以桂龍藥業、豐原生化等重點企業為主導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馬鋼、中鋼天源等骨幹企業為依託的鐵基材料及磁性材料產業集群。

以花山經開區、秀山新區為中心,以發展電子資訊、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節能產業為主,高技術服務業為輔。加強數字娛樂、音像製品產業與影視、出版、旅遊、演藝、娛樂、教育等的交流合作,形成核心突出、分工明確、自主創新與競爭能力強的文化創意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以金家莊區工業園、慈湖工業園為核心,以發展精細化工、冶金製品業、金屬製品業、現代物流業、新型建材業、造紙印刷產業為主,機械製造產業為輔。以馬鋼為主導構建國內大型鋼鐵原材料產業集群;依託中橡公司、豐原檸檬酸、金星集團形成精細化工原料產業集群。

以雨山工業園為核心,以發展冶金金屬工業、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工業、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產業為主,以生化醫藥工業為輔。重點以冶金、建材、環保等專業設備製造業為中心,建成現代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以博望新區為中心,以發展現代農業、刃模具裝備製造、紡織服裝產業為主,生物醫藥產業為輔。加快構建以刃模具基礎件和加工機床製造為主的現代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積極改善各空間佈局內的產業發展配套環境,加速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和爆發。既要加快建設為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生產原料資源、土地資源、良好的交通

基礎設施等硬環境;又要支援能夠提高企業和產業的運行效率的物流環境、海關、商檢部門行政服務能力等軟環境建設。 (五)完善科技仲介服務體系

大力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仲介服務機構的發展。按照社會化、專業化、網路化、市場化、規範化的要求,推進服務機構的產業化發展。在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綜合服務區,形成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綜合服務中心。重點支持技術評估機構、管理諮詢機構、技術交易及產權交易機構、資本運營仲介機構、人才獵頭機構等智力型仲介服務組織的發展。發展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技術標準體系、智慧財產權評估體系和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服務體系。建立高新技術專家諮詢隊伍,幫助企業進行技術諮詢、技術診斷;發展技術經紀事務;加強重大技術供需資訊庫以及馬鞍山市科技資訊網建設;建立和完善能系統反映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狀況的統計指標,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的評價體系。

(六)加快投融資體系建設

健全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設立財政參股或控股的風險投資基金,並制定財政跟投政策,引進一批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完善金融機構考核獎勵機制,健全信用擔保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選擇2—3家企業與金融機構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和股權質押貸款工作;引進或培育1家科技保險諮詢服務公司,開展科技保險服務;積極構建由銀行、保險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創投機構、擔保機構、信託機構等參與的馬鞍山科技金融技術服務聯盟,推動科技與金融有機結合;支援實施中小企業互助信用計畫,探索建立信用融資、專案融資等新型融資方式。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規範企業法人治理結

構,加強對企業上市工作的指導、輔導,加快具備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融資步伐,擴大企業融資規模。 六、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組織保障

加強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領導組織建設,成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市領導和專家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合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調整和優化政府科技投入結構,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扶持力度。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和配套能力建設,為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建立和完善財政性資金採購自主創新產品制度。完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資訊網路系統,為社會提供全面、及時、透明的資訊服務。 (二)完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優惠政策體系建設

結合國家技術創新示範區安徽省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依據“白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參照“合蕪蚌”實驗區政策,制定出臺促進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各項相關政策措施。加快落實鼓勵企業開展高新技術研發活動的稅收政策,通過稅收減免、納稅扣除、研發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方式給予優惠。落實經省認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享受省級獨立科研機構有關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創匯實行積極的出口退稅政策。落實為企業提供高新技術產業化服務的仲介服務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措施。深入開展科技政策宣講、企業科技聯絡員和科技特派員活動,加強政策的宣傳和解析工作,把已有政策用好用活。 (三)發揮財政投入引導作用

加大對企業研究與開發、產業化、技術改造的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對高新技術企業按企業研究與開發投入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財政補貼。建立“政策引導、企業主體、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層次、多形式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融資體系,加強政府投資、創業投資和資本市場的結合。進一步加大市財政對科技的投入,吸引外地風險投資機構來我市投資,扶持有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

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每年設立1.6億元專項資金,主要用創新型企業獎勵,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帄臺建設,引進關鍵技術、研發機構和高端人才,與國家、省重大專案配套,科技貸款風險補償,以及構建產業戰略聯盟等方面。創新對企業支援方式,採取無償資助、貸款貼息、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全社會增加研發投入,凝練儲備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拉動一批產業投資。 (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從體制創新入手,推進“三個帄臺”(即技術創新帄臺、科技成果轉化帄臺、公共科技服務帄臺)建設,促進機制創新,加快形成“三個機制”(即自主創新機制、產學研合作創新機制、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充分發揮“長三角經濟圈”、“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地理優勢,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大學和科研院所之間的技術轉移和產業對接,重點推進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產業化。依託國家和省企業技術中心建立公共技術帄臺,優化科技資源配置,進一步完善自主創新的綜合服務體系,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產業技術高新化的步伐,以技術跨越帶動競爭力的提升,實現馬鞍山高新技術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五)培養引進高新技術產業人才

啟動“緊缺人才培養計畫”,有重點地資助優秀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到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國(境)外學習研修。積極吸引國內外名牌大學來我市


马鞍山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09-2010年软件学院奖学金评定办法[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