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2)

2019-03-03 15:19

若长安君主甚(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 目似瞑,意暇甚(很) 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 4、异:

永州之野产异蛇(奇异)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 5、少:

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 6、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作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做,准备)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做,治) 四、词类活用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名作动,封侯;继:动作名,继承人) 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名作状,每日)

3、没死以闻(闻:使动,使??听闻) 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动,使??尊)

五、古今异义词

1、至于:至于赵之为赵

古义:到,上推到;今义:多作副

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六、文言句式

1、赵氏求救于齐(状语后置) 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 七、重点翻译句 1、

日食饮得无衰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译:我私下认为您喜欢燕后超过喜爱长安君。

3、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译:难道这不是为他作长远的打算,希望他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做国君吗? 4、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从这一代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算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他的继承人有在的吗? 5、微独赵,诸侯有在者平?

译:不仅仅是赵王,其他诸侯的子孙继承人有在的吗?

6、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译:这样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他们的子孙身上。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父母爱惜自己的子女,就替他们作长远的打算。

*《季氏将伐颛臾》

一、词类活用

共74页 第6页

1.则修文德以来之(使动,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使??来;使??.安定下来)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使动,使??来) .二、特殊句式

1.何以伐为(宾语前置)

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疑问句式,恐怕??吧?) 三、重点实词解释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是,这个;过,责备。) 2.是社稷之臣也(这个) .

3.何以伐为(何以??为?表示反问的一......种句式)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不稳定;颠,跌倒;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6.且尔言过矣(过,错) .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辞,托辞。)

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贫,贫困;...寡,少;倾,倾覆之患)

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暗指鲁国内部) 四、一词多义

1、是A、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这)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

C、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 2、疾A、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C、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速) 3、止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制止) 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 4、见、A、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B、曹刿请见(拜见)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接见)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 5、过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走过) B、过犹不及(超过,过分)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太,过分) D、是谁之过与(过错) E、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F、故尝与过宋将军(拜访) 五、句子翻译 1. 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该责备你吧! 2.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这是国家的臣属,凭什么攻打它呢? 3.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辅助者呢? 5.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

共74页 第7页

与?

译: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6.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作而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7.既来之,则安之。

译:已经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定下来。 8. 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译: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内部。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1.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三、重点字词解释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

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黄..

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内凶亦然(亦然,也是这样) ....3.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无..

如,不如,比不上) 4. 5.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请:

请允许我) 6.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之:助词,

无义;既:已经。) 7.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

五十步而后止(兵:兵器,武器;或:有的人) 8.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

(无,毋,不要) 2.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无,毋,不要) 3. 4.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 .

涂有锇莩而不知发(涂,途,道路) .

不过;走:逃跑)

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1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时:季节)

二、词类活用 1. 鼓) 2. 植) 3.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作动,种.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名作动,击.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学校;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背着东西,顶着东西)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检:约束)

1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

动,归罪) 4. 5. 称王)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作动,.

共74页 第8页

济百姓)

17.非我也,岁也(岁:年成) 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异:区别) 四、古今异义 1.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古

E、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六、文言句式 1. 后置) 2. 3. 后置) 4. 5. 置) 七、翻译句子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译: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译: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迁移他的百姓到黄河以东,迁移他的小米到黄河以北。 3.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译:考察别国的政治,比不上我用心。 4.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5.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止。 6.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7.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

共74页 第9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宾短语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短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宾短语

指黄河;今指一切河流) 2.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古义

“跑”,今:行走) 五、一词多义

1.数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shu?) D、数罟不入洿池(数cù:密) 2、发A、百发百中(发射)

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调,派遣) C、涂有锇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 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开) 3、直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

C、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 4、兵A、非我也,兵也(兵器) B、穷兵黩武(战争)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D、草木皆兵(士兵)

5、胜A、驴不胜怒,蹄之(能忍受)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宾短语后

王道的开始。

8.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9.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死的,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劝 学》

一、通假字 1.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 黄金)

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

三、词类活用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

使??弯曲)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

状,每天) 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

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4. 游水) 四、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7.輮以为轮(省略句)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1.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3. 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

(有:通“又”) 2.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

通“性”,资质,禀赋)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 5. 6.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 7. 8.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

“措”) 9.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二、古今异义 1.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

爪子和牙齿。今:帮凶)

共74页 第10页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政治计算类选择题的解法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