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8)

2019-03-03 15:19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大概慨叹郦元的简单,和笑李渤的简陋。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但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项脊轩志》

一、多义词

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2、稍: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逐渐,渐渐)

余稍为修葺(稍微,略微) 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4、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

比去,以手阖门(离开)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掉,去掉)

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 二、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向下,名作状) .2、使不上漏(从上面,名作状) .3、东犬西吠(向西,名作状) .

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名作.动)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

6、前辟四窗(从前面,名作状) .7、垣墙周庭(砌上垣墙,名作动) ..8、执此以朝(上朝,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词

1、先大母(古义:去世的;今义:在前边) .2、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 .3、凡再变矣(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又) 四、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句)

《五人墓碑记》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

2、徒:慷慨得志之徒(名词,指某人,含贬义)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形容词,空)

3、众: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共74页 第36页

(形容词,多)

众不能堪(名词,众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无矣(形容词,一般的)

4、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动词,上路)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名词,道德品行)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名词,行为)

5、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动词,伸张)

哭声震动天地(名词,声音) 6、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动词,发动)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名词,头发)

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 7、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动词,改变)

贼易之(意动用法,轻视)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动词,交换)

8、按:按诛五人(查究) 二、通假字

1、赀: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

2、曷: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通“何”,什么)

3、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又”) 三、一词多义 1、盛:

①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

②呜呼,亦盛矣哉(盛大)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装) 2、卒:

①未及见贼而士卒散(士兵)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去世)

③买五人之脰(d?u)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

④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 3、私:

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宠幸的)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③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自.私)

④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以私人身份秘密地) 四、词类活用

1、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作名,行为)

2、屈: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动,使??屈身)

共74页 第37页

五、古今异义的词

1、首领:①古义:头颅,借指性命。 ②今义:一个团体的领导人。 2、慷慨:①古义:胸怀大志。 ②今义:情绪激昂;不吝啬。 3、私人:①古义:私党。

②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个人之间的。

4、痛心:①古义:痛恨。 ②今义:极端伤心。 5、颜色:①古义:脸色。 ②今义:色彩。 六、句式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

2、贤士大夫者,冏(jiǒng)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判断句) 3、断头置(于)城上(省略句) 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于)道路(省略句)

5、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反问句) 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定语后置) 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定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译: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为读书人做表率的人,替他(周顺昌)诉冤,伸张正义。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译:当官而能做到不改变志向的,全国这么大,有几个人呢?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译:他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较那五个人的死,轻重到底怎样呢? 4、亦以明死生之大

译:也就是为了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登泰山记》

一、通假字

1、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二、多义词

1、阴: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 2、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余始循以入(开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3、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 4、坐: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共74页 第38页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5、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三、词类活用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向西;向东。名作状) .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名作动) .四、古今异义词

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2、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 3、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用语) 五、特殊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 2、余所不至也(判断句)

3、(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 4、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 5、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

《病梅馆记》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告诉,上告)

2、明: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3、欹:以欹(qí)为美(倾斜) 二、一词多义 1、使: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动词,让)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派) ③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驱使)

④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遣) 2、病: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生病的)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的)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对??感到困苦) 3、解:

①悉埋于地,解其综缚(解开) ②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③有不解处(理解)

④太后之色少解(放松,缓和) 4、本:

①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 ②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树梢,引申为次要的)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探究根源)

共74页 第39页

5、穷: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

②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穷尽)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完)

④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

四、词类活用

1、绳: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名作动,约束)

2、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动作名,隐情)

3、直、密、正: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形作名,挺直的枝干,茂密的枝干,端正的枝干)

4、夭、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奇形怪状,使??成为病态)

5、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生病)

五、难句翻译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译:有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

2、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译:(对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即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

3、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译: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挺直的(枝条),删掉稠密的(枝条),除掉端正的(枝条),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共74页 第40页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政治计算类选择题的解法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