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5)

2019-03-03 15:19

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动词,应当)

B、dàng ①安步以当车(动词,当做) ②岂非用赏罪当邪(形容词,适合,得当) 6、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目的,来)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来)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7、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语气词,表反问,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语气词,表反问,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气词,表反问,呢) 8、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代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介词,“为??所??”,表被动) 9、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副

词,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③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句首语气词,不译) 10、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示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示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示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表示假设) 四、词类活用

1、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

2、下:则思江海下百川(名作动,居??之下)

3、宏: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①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②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①古义:放纵情感。②今义:尽情) 3、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①古义:“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当作。②今义:认为)

4、虚心: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①

共74页 第21页

古义:使心虚。②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六、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开始做得好的实在太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4、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滕王阁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共74页 第22页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

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

共74页 第23页

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五、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师 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 属) 2、

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

二、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三、一词多义 1、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 2、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

共74页 第24页

从师) 3、从:

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4、也: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 5、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 6、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不拘于时(介词,被)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7、乎: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

8、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 四、词类活用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 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 六、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共74页 第25页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政治计算类选择题的解法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