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 。
答案:(1)线粒体内膜 葡萄糖和水 ②③ (2)①酵母菌是否煮沸 刻度玻璃管液面高度
②甲中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相等,气球体积不变 乙中酵母菌死亡,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③上升 甲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使气球体积增大
石1、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
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通2Ⅱ.下表是在我国华北某地农田中测得的马铃薯叶片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值(实际测算)。 CO2的平均浓度(百万分之一) 日期 晚上8点至第二天下午4点 上午8点至下午4点 328 309 7月10日 328 299 7月20日 326 284 7月30日 322 282 8月10日 (1)请简要解释表中第2列中的数值均高于第3列的原因 。 (2)上午8点至下午4点测定马铃薯根部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预计 (选填“高于”、“低于”、“等于”)上表第3列中的数值,其主要原因是 。
(3)马铃薯落叶中的碳主要经过 (生理作用),才能再次成为植物体内的碳。 答案:(1)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CO2 (2)高于; 根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
(3)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缺一不得分)
光合作用
西1、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
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 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6
分组 对照组 实验组1 凋落叶含量 植株干重 光合色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C5羧化形成C3效率 (g /盆) (g /10株) (mg /g) (μmolCO2 /m2/s) (μmolCO2 /m2/s) 0 30 7.78 3.60 2.74 2.28 9.77 7.96 0.040 0.040 0.028 90 1.14 1.20 4.76 实验组2 ① 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 。测定菊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时,常用 (试剂)提取光合色素。
②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 ,直接导致 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 下降,导致植物对 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 。
(3)进一步研究表明,巨桉对某山区的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菊苣的影响相同。若在此地区大面积种植巨桉,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 。
答案:(1)阳光、土壤(无机盐)(2分) 丰富度(多样性、丰度)(2分) (2)①类囊体膜上(基粒)(2分) 乙醇(丙酮)(2分)
②降低 光合色素含量减少 光反应 C5羧化形成C3效率 CO2 抑制作用
(3)生物多样性(稳态、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2分)
东2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温 度 气体变化值(相对值/mg?h) t1 t2 t3 t4 光照下O2的增加值 2.7 6.0 12.5 12.0 黑暗下O2的消耗值 2.0 4.0 8.0 12.0 A. 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 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3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C. 光照相同时间后,t4温度下装置内O2的增加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 D. 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朝1、在夏季的晴天某科研小组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其二者的杂交后代(杂种沙棘)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7
(1)由图可知:清晨到8∶24左右随着__________增强,气温升高,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杂种沙棘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
(2)气孔导度降低会导致__________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对午后高温的适应性比较强的是__________。
(3)杂种沙棘兼具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特性,但又与双亲不完全相同,根本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此现象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时期。
(4)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我国多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为了计算某地区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5)科研人员多年连续跟踪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有白僵菌自然感染死亡现象。白僵菌与沙棘木蠹蛾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 答案:(1) 光照强度
(逐渐)增大
(2) CO2吸收减少 中国沙棘 (3) 基因重组 (4) 样方(5) 寄生
通2、Ⅰ.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中。实验结果如右图。 (1)在给细胞提供14CO2后,短时间内(OA段),通过 过程,使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迅速上升。
(2)实验中,若提供过量的14CO2,请简要解释AB时间段内三碳化合物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3)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中,由于没有 的供应,无法继续进行 过程,在短时间内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迅速上升。 答案:(1)CO2的固定
(2)三碳化合物生成的量等于其被还原的量(或二氧化碳固定的速率等于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速率)。
(3)ATP和NADPH(或[H]); 三碳化合物还原(写“暗反应”不得分)
丰2(实验)、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为研究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对弱光照的耐受能力,研究者完成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1)研究者利用遮荫网控制不同组别的透光程度,对照组应采取的处理是 。各处理条件下,图中所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 。
(2)处理条件为 时,两种绣线菊光合速率在全天只出现一次高峰,此条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发生在 部位的 阶段。
(3)恢复处理是指撤掉遮荫网,常规条件培养15天后测定的指标。从图1两种绣线菊恢复处理的曲线可知,对弱光耐受能力更强的是 绣线菊,理由是 。 (4)本实验每种处理条件几乎都在12:00左右出现“低谷”,此时细胞间隙中的 不足,直接产物 下降。
减数第一次分裂
8
对照 透光60%~65% 透光40%~45% 透光20%~25%
×
(5)若想进一步研究不同透光处理是否影响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实验操作步骤应包
图1 括 (填选项前的符号)。 不同弱光处理两种绣线菊光合速率日变化
a.称取等量各组叶片分别加入等量无水乙醇,用研磨过滤法获取色素提取液
b.制作各组叶片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c.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色素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d.利用毛细吸管反复多次向滤纸条上转移色素提取液e.利用移液管在无菌条件下向滤纸条上转移色素提取液f.将带有色素提取液的滤纸条底端浸于层析液中一段时间
g.比较各组滤纸条上色素条带的数量、宽度和颜色差异 答案:(1)自然光照(或:完全不遮荫)(1分) 16:00(1分)
(2)透光20%~25% 基粒(或:类囊体薄膜) 光反应
(3)金焰 透光20%~25%条件处理的金焰绣线菊恢复处理后,在(8:00)光照较弱的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合理给分) (4)CO2 C3(或:三碳化合物) (5)a、d、f、g
基因的分离定律
朝1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场所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均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C.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所含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房1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罗兰大多为单瓣花,偶见更美丽的重瓣花。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研究:
(1)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 单瓣紫罗兰(50%)
单瓣紫罗兰(50%)
单瓣紫罗兰 重瓣紫罗兰(50%、均不育)
重瓣紫罗兰(50%、均不育)
P F1 F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9
(2)取上面实验中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说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______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_______基因的花粉可育。
(3)继续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综合上述实验推断: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_不育。
下图是F2中单瓣紫罗兰花粉母细胞中发生联会的一对染色体,请在染色体上标出相应的基因。 ....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B、b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基因型分别为BB、Bb、bb、Bb、bb等5种紫罗兰,
欲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3)中的推断,需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亲本组合进行______________实验。
答案:(1)孟德尔分离(1分);单瓣(1分)。 (2)B(或B
_
_
_
__
显性)(1分);b(或隐形)(1分)。
_
(3)雌配子(2分);花粉(2分)。 B :b =1:1(2分); 只有b一种配子(2分)。
(4)Bb×Bb(2分);正交和反交(2分)
西1、为了研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紫眼卷翅、赤眼卷翅、赤眼长翅(野
生型)三个不同品系的果蝇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B B b b
P 赤眼卷翅 × 赤眼长翅 P 紫眼卷翅 × 赤眼长翅 d1
d2
F1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 F1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 紫眼卷翅品系 赤眼卷翅品系 230只 251只
F2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 F2 赤眼卷翅 赤眼长翅 紫眼卷翅 紫眼长翅 301只 149只 516只 254只 137只 80只
(1)无论正交反交,实验一和实验二F1卷翅个体中,雌雄比例接近1:1,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紫眼卷翅和赤眼卷翅个体均为 。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2对基因的传递符合 定律。
(2)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卷翅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并设计了转基因实验进行验证。
① 提取卷翅品系个体DNA:利用DNA和蛋白质等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 不同,使DNA与其他物质分离;为了进一步提纯和析出DNA,可用 处理含DNA的滤液。获得较纯净的DNA样品后,应用PCR技术扩增含卷翅基因的DNA片段。
② 重组和导入基因:将上述扩增片段与病毒重组,导入赤眼长翅品系果蝇的受精卵。其中病毒的作用是 ,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 。
_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