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写作指导(2)

2019-04-01 19:26

点粗鲁。

第二个层次是名句后面有一定阐述。表达形式为:名言+意境:如:①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该层次重点在于对名言的意境、思想、风格等的解说。意境的理解多数遵循传统的认知,但个人的感悟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往往更能出新意。 有时表达为:名言+品德。如:“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该层次重点在于把握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和名言所表现的优秀品德。

有时表达为:名言+其它。如:①“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②“我憧憬归隐于‘屋上春鸠呜,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引用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名言后面表述的内容有时是无法确定的,根据文章需要和作者悟性,变化无穷。

因此本层次的准确表达式为:名言+解说(或阐述)。

第三个层次是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①“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②“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③“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④“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前二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一句,后二句是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这一层次已经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 第四个层次是化用古诗文名句。如: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感觉古诗里的动植物带着古典的美,又复活在大自然中,装点今天的生活。

第二种情况,用著名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的事迹或细节组句。表达为:名人+名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叙写。如:“项羽兵败乌江,令英雄扼腕。”‘屈原汨罗投江,让忠臣垂泪。”

第二个层次是诗意地展示。如: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声仰天长啸。”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语言的弹性浓缩和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启迪我们思索命运的真谛。

第三种情况,历史人物与相关诗句的组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表达为:名人+名言+意境。如:④“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②“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

③“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前两句是名人+名言+名德.后一句是名人+名言+意境。

第二个层次是化用。表达为:名人+名言化用。如: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写作中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和灵感状态,灵活运用。追求最高层次的表达当然是写作的目标,但写作是积累和感悟的组合,有一个灵感状态和一个提高的

6

过程。

第二节 文化底蕴成段

有了文化底蕴成句的基础来讲文化底蕴成段,则是比较简单的事。按照文化底蕴成句的方法,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中心内容,将相关句子组合成段就行了。

文化底蕴成段,形式上有三种:

其一是多个名句和它表达的意境(或风格哲理等)组合成段,或者多个名人名事和它相关的品质、诗歌意境、人生选择等组合成段。表达式为:N个名句(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其二是名人与他的名言名事组合,再议论,通过议论揭示所引用的名言名事表达的主要中心。表达式为:名人+名言名事+议论。 其三是采用情景再现法,运用想象和联想,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当年的情景或化用诗词意境成段。

【温馨示例一】表达式:N个名句(或N个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1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2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的超然般的幸福?“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的超然般的幸福?

3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曲,命运是奥斯挂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4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5你可以在梅雨潭边陶醉于朱自清描述的绿色,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两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簪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丝耀眼的亮色。

6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7时光流逝,人生苦短,无数诗人对此发出了慨叹。面对滚滚而去的江水,孔予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俯瞰滔滔黄河,李白道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无奈;面对浩淼长江,苏轼表达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伤。

8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屋上春鸠鸣.村边杏拢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或者置身于“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

7

9“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10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竞有着如此丰富的蕴涵。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峨,他们用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喊:“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2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你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13心灵的选择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永生,在“舍生取义中”中发展,在“守拙归园田”的闲适中成熟,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中升华。

14人生之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使生命充满感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

15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的凛然不惧。

16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17试想:如果没有杀身报国的勇气和决心,怎会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如果没有一颗超脱的心,怎么能有“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充分自信,怎么会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爽与洒脱?如果没有对母亲的关心,怎么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孝顺呢?他们用一颗追求自己生活和理想的虔诚的心,创造着自

8

己的生活,亮出了自我的风采,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快乐的,我向他们致敬。 18我爱祖国,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都“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19寂寞是什么?寂寞是屈大夫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路上“上下而求索”的身影;寂寞是鲁迅先生在“彷徨”中的思索,在“呐喊”中战斗的心灵伴侣;寂寞是开拓者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改革中摸索前进的步伐。

20翻开古诗古词,处处可见燕儿的俏丽身影:翩翩嬉戏的,如“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帘幕风轻双语燕”;建造窝巢的,如“芹泥随燕嘴”,“泥融飞燕子”;风雨相随的,如“微雨燕双飞”;惆怅万般的“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形影不离的,如“梁问燕.双双并翅,对舞高低”;当然还有欣然报春的,如“消息燕归时,辗柔茵、连天芳草”。

21幸哉!中国的文化也便跳出了污泥,从此,一道道神光射向山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山水带来了禅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山水带来了雄美:“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柳絮,梅子黄时雨。”山水带来了凄美。

2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23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自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24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

25我看开不败的是四季鲜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梅花;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一一这像不像鲜红的石榴花?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一这是花中富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不就是花中君子——莲花?头上尽叫生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说到花怎能不提花中隐士一一菊花??

26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峰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蝴蝶双双。这朵爱的诚信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陆游的“几年离索”,王维的“红豆生南围”。这朵诚信的花啊,凄美、哀婉。

27“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也轻轻地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28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涌浪滔滔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

9

胸怀??浪淘沙,千帆竞渡、勇者登峰巅。选择了一种道路,便要作千百次愈挫愈勇的奋争,“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万里征程中有一曲韵律不变的永恒老歌,激励着跋涉者吹响号角、擂动战鼓、挂帆启航。“生死抉择”固然是一种悲壮的美,而经过一番心灵煎熬的选择,也未尝不值得称颂。

29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发出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3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四个中心词:借鉴、借用、转弯、创写

借鉴对文学创作大有裨益。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自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杜甫的“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仿写了何逊的“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比较一下,大有抄袭的嫌疑。其实不然,这是站在巨人肩上的辉煌。

借用与借鉴之间差别不大,如果一篇作文完全“借”别人的语言文字来“用”叫正宗抄袭。如果只“借”别人的构思、结构、形式、部分材料来“用”,或者只“借”别人精妙语句或语段“用”,或者同时“借”多人的精言妙语来“用”,或者“借”的时候根据文意适当变化着“用”,那叫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直接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名句被称为知识丰富、学以致用、有文化底蕴等,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用文学史证明一下:柳宗元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仿效《山海经南山经》的写法;《捕蛇者说》脱胎于《礼记檀弓》;王实甫的《西厢记》来源于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取材于唐代自居易的《长恨歌》;鲁迅先生也有两篇作品称得上此类创作的杰出典型,一是被称为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的新文学史上奠基作品的《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柳宗元的文章已历千余年之久,鲁迅的作品也已经发表几十年,可是从来没有人对它们提出指责。

再看看高考作文。

2000年,借鉴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马可以是蓝色的》而获得高分者有多篇:其一是福建考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二是江西考生的《马可以是蓝色的》,其三是陕西考生的《马儿可以是蓝色的》;同年山西考生的同题作文《阳光很活泼》,另一篇天津考生的《阳光的心》借鉴和借用了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阳光很活泼》。

2001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借用了《三江都市报》上发表的苏中杰的《患者吴良知的复诊报告》(原载2001年5月1 6日《三江都市报》,后转载2001年第7期《杂文选刊》)。

2003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有人认为是抄袭2003年第1期《故事会》)“3分钟典藏故事”中第三篇《爱的误区》。

2004年重庆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则是抄袭了湖南省群众艺

10


高三作文写作指导(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软件工程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