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写作指导(5)

2019-04-01 19:26

出生年月:20世纪六七十或五六十年代 主要职业:从文 病灶表现:麻木冷漠 往年确诊:畏惧综合症 复诊方法:中西结合 一、望诊

面部:颜色和报纸一样,像社论,又像头版头条。

眼睛:眼球转动缺少方向感,主要看上方和两侧方向,不能平视,更不

能下视。

鼻子:鼻子变形,向上翻翘,只能闻财气、贵气、官气,不能闻民气、

贫气和怨气。

舌头:肉质发生变异。导致发音功能失调,如说首长,清楚准确.并颇

有亲切感,说民意则含糊不清,而且发音冷硬。

二、把脉

脉象:沉、紧、促、微、细、软、浮、滑、涩??都是心脏衰弱、早搏和神经紧张时出现心悸的证明。

三,透视

肺:肺壁颜色发黑,用仪器对肺壁黑色物质进行射测。发现是高级香烟和大量酒精所致。

肝与胆:严重萎缩,形体变小,且肝趋于僵化,胆内缺乏胆汁。这种肝胆下的行为是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窥测方向,于稳中渔利。人虽是矮化了的,然而永不吃亏。高职称,高收入,高地位,或者耀眼的荣光,都能轻轻松松地得到。

四、化验

化验物:血,色泽发暗,缺乏人文氧气,融入了大量的封建文化的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是“奴”字型的。这种血供应大脑,大脑必然迷混不清,时常昏昧,神经衰弱,精神脆弱。

五、基因测定

已发生奇怪的变异,基因图上难以追溯和链接:基因符号显示,不属于孔孟的嫡系子孙(有的甚至不能辨认孔孟的文字;不能理解孔孟的理论),但与孔孟的因子有着明白无误的一致性。因此,神经系统的指挥方向就是见皇帝就呼万岁,见官员就下跪,并无师自通地由此获得荣誉感、成就感、归宿感和人生价值。

治疗方案

1。服用明目剂,走出书斋和会议室,进行角色换位,到工厂体验工人下岗的滋味,到农村体验农民的贫困,听失学儿童的哭泣声,或陷冤案去上访??

2。服用换血剂:读一批有关科学和民主的论著。 医师(签字)

(原载2001年5月16日《三湘都市报》)

读者看法:把两文相比。这篇满分作文,除少数措词略有改动外,其思想内容、文章结构、语言风格与苏文毫无二异。是不道德的抄袭,应该减分。

作者自述:平时作文就出类拔萃的四川泸州考生小A认为,“我确实看过苏中杰的文章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在考场上,冥思苦想中,突然想起苏中杰那篇文章的表现形式,决定尝试性地大胆套用这一形式,从一个全新的角

21

度去诠释。作文的内容与构思都是在高考考场上独立完成的,与抄袭相去甚远,何来‘克隆之嫌?”

教师观点:四川泸州六中的温老师在比较了两篇文章后肯定地说,这篇文章“只能算借鉴。这两篇文章从形式上看确实很相似,但从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语言组织方面,与苏的文章大相径庭”。

学者观点1: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说:“作品要求创造,反对抄袭,是指作品中的主要内容或全篇的意境说的。要是作者有了全篇的新的内容,创作了新的意境,在个别地方借用了别人的文辞或境界,而全篇的内容和意境还是作者的,这样的借用是可以的。”他还说:“有一种点化,只是模仿形式结构,内容完全不同,因此所创的意境也是全新的。”(见《仿效和点化》)《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就属于这种情况。

学者观点2:《良性抄袭》的作者认为这篇高考作文只是借用了开处方的形式,处方的主体内容,全都根据“无诚信”的需求改造过的。形式这东西不过是个招数。看到别人的作品而进行有改造的“临摹”,正是作文的综合能力正在快速成长并自行整合,这是良性的“抄袭”,是学作文的必经之路。

如果允许的话,我想说,只有优秀学生才能这样走进别人的作品,并借别人作品的精华,诸如语言、形式、结构等作文要素来表达自己的主题。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表达为:原文作品要素+自我主题。

★记住这一表达式,它是作文教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观点。

有自我主题的抄袭就是模仿,虽然模仿有层次差别,但这样的模仿相对自我来说就是创新与提高。

不要说这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理论的颠覆,这只是把被隐藏和曲解了几千年的作文教学规律揭示出来而已。

这只是一线教师将传统作文教学理论与中国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后,对被曲解的理论的一种修正、补充、提高、发展、创新而已。

四、“抄”与“仿”的层次

学生作文由“抄袭”式的模仿开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呈现不同水平和层次的作文表现。定性这些作文,并把他们带向高层次很重要。先看一篇“抄袭”文。

示例一: 幸福(张雨航)

我不一定在幸福中活着,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中的幸福。 ——题记 烈日在高空中嘲笑。 夸父拖着疲惫的身躯,跑呀跑呀。金黄的尘埃被激荡得飞扬起来。“太渴了,即便是渭河的水,我也能一饮而尽。该歇歇了。”夸父慢了下来,终于訇的一声,夸父倒了。

望着金黄的尘埃缓慢落定,夸父在他生命的尘埃落定之前,奋力地扔出了手杖,沿着他追寻太阳的轨迹,在西天,有一片桃花盛开的树林。

生命因追逐而幸福。 酒。阳光。翠柳。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

22

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人生因有一知己而幸福。 夕陌西下,残阳如血。

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了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人生因有一挚爱而幸福。

该文课堂上13分钟完成。除黑体字外,其余文字均是一字不漏的正宗抄袭。

但小作者很聪明,他不是抄袭一篇文章,而是三篇文章。第一片断是江苏高考作文《选择三叠》的原段,第二片断是余秋雨写阳一荚的原文字;第三片断是2001年高考作文《题乌江亭》的开头一段的原文字。

属于自己的文字只有41个字。4l字中除两处是写景外,剩下三处均是点题的文字(已用黑体字标出)。

一、对三篇文章进行主题整合,这就是一种机智的“转变”,说明作者写作已经入格。

他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三个片断表述出来,或抄一点,加、减、变、改一点,但他幽默到表现自己背记能力的优秀上,是考验老师无法记得这样多的优秀片断吧?胆子够大的。一般说来,原文中精妙的句子,可以照用或改用,其它文字应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这才是用得很好的高手。

示例二:

空谷幽兰(谭云籍)

一株兰,独处空谷之中,它高洁,让人不可逼视;它芬芳,让人为之倾倒;它清幽,让人不敢亵渎。这就是兰,舒展剑叶,高扬白花,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天堂的美好。

兰之幽

一把铁锤划破天空,像一颗流星,撞到铁器之上,飞溅出万粒火星,似乎要点燃什么。你,嵇康,一朵空谷的幽兰,傲然挺立。只有空谷才能养育你,朋友入仕,你愤写绝交书,生命将终,你独奏广陵散,留一段幽香飘扬世间。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似乎还在延续,但你仅仅是在打铁吗?你是在铸造一堵墙,一堵维护自己幽静心灵的墙。最后你慷慨就义,广陵散空余绝响,再也无人能一抚绝唱,因为没人再配得上这首雅曲。

只有真正高洁的隐士;才有资格一品兰花上的甘露。 兰之坚

蒙古的铁蹄踏碎了那如柳絮的山河。你被辅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你坚定地说:“我有四个愿望一是斩首,二是剐死,三是煮死,四是腰斩。让元军将领目瞪口呆。

你如浮萍一般身不由已,可却高喊“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面对着惶恐滩头令人惶恐的国破家亡,零丁洋里令人零丁的身世浮沉,你却高呼一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宛若金石之声,直冲云霄,响彻天宇。

这是兰之声,只有兰才能有这样的坚定,这样的豪情。 你的一腔热血名垂青史,你是一朵独处空谷的幽兰。 兰之傲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你唱着这首诗从长安走向空谷,成

23

为一朵傲立的兰。只留下一个高傲的背影和力士脱靴的美谈。

你从此游尽名山大川,吟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唱出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奇幻。想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奇.挥下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归结一字,都是你的傲。

一朵傲立青史的兰花仍在散发着幽香,薰得整个时代都隐隐透明。

当唐朝的霓裳羽衣渐渐远去,人们记住的不是那些帝王,而是你,他们都罩在你的阴影之下。

幽谷的兰。高傲、坚忍、清幽,让人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好。历史的长河淘尽一了英雄,但淘不尽你,空谷的幽兰,你是整个世界最美好的象征,让人回味无穷。

该文模仿2004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菊花飘香时节》的构思,在结构、小标题、意境上均有相似之处,但仅仅限于神似而已。“菊之淡”变成了“兰之淡”,“菊之傲”变成了“兰之傲”,惟有“菊之殇’’换成了“兰之坚”。在思维上找到了菊和兰的文化相似点,成功进行转换。并且《菊》文中“菊之殇”所举项羽一事,与菊的文化指向并不贴切。本文转换为“兰之坚”.更符合兰的文化指向,使文章在神韵上保持一致性。从这点来说,《兰》文的神韵比《菊》文更胜一筹。

本文作者成功剥离了《菊》文,脱掉了原文语言的外壳,留下了思维的内核,将原文的文章要素和思维构思进行辨析、深思、扩展、感悟和整合,最终独立创写出自己的文章。

这就是“脱手描”。认清原“字”的结构、风格、形貌、神韵,根据自己的书法功底,脱手挥就。

最后欣赏作文”转弯”中最高层次:自我创写的作品。该文获重庆市2005年征文赛一等奖。

示例三:我最爱的梅(谭云籍)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啊,历史苍凉的山谷中,梅的幽香还在和着诗意扩散,一波一波,一韵一韵,慢慢延伸,从天涯,一直到海角;从远古,一直到现在。

梅骨 “众人皆浊惟我独清”,你高声吟唱着荡气回肠的诗句,留给历史一个背影。蓦然间,你的背影里出现了梅的风骨,那是“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坚贞。那么傲岸,那么清隽,散发出阵阵芳香。渔父劝你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可他忘了,你是梅,你要做的就只是“哀民生之多艰”,而不是承欢楚王,随其流,逐其波。没有什么能阻挡你上下求索的脚步,你的每一个字,都似一阵风暴,不停地吹着,虽然吹不散整个王朝暖昧的腐臭,但两千年后,那些用楚国的香花美草提炼的诗句,却永远地闪烁在楚国的天空,给历史留下幽幽暗香,诠释着你不能融入世俗的傲岸与高洁。你的每一次选择,都舒展着铜枝铁干般的梅骨。

也只有这“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纯洁之梅,才能演绎出你投身汨罗江的那一段生命的童话。

梅神

时代造就一种眼神。你的目光被“安史之乱”后的混乱压得扁扁的,只能看到铁蹄下躁躏的小草和崎岖的山径,所以你饱蘸征夫的血,农妇的泪,离乱的愁,家国的恨,写下了一部大唐的史诗,于是无边的落木和着萧萧的诗韵,装点

24

着如滚滚长江般不尽的凄楚。但你终究是那个续写梅的圣者,有着压不倒的梅神,所以你在心中放上一面镜子,让你永远看见蓝天。

于是在你自己连衣食都成问题时,高呼“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在屋顶茅草被席卷时,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你瘦小的躯壳里藏着一季大唐的芬芳,一腔博大的爱意,那是永恒的梅之神韵呵!

梅魂 你站在悬崖百丈冰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因为这样的气魄,所以艰难的长征中,你把五岭当作细浪,乌蒙当作泥丸,战火硝烟的背景中,闲庭散步似的迈过无数如铁的漫漫雄关,所有的艰险与挫折.只是你枝干的寒雪,抒写你绝世的风采和超凡的智慧。挺立绝壁之巅.你给后人留下永不可企及的高度,使整整一个民族,和着东方红的旋律,高吟着“待到山花烂熳时,他在丛中笑。”笑出的是坦荡的梅魂。

梅种

时光的凸透镜不断改变着时代的焦距,而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街头,准备跨入岁月的洪流,我们正磨砺自己香自苦寒来的梅的本性,去追逐历史的制高点。无数的梅正在发芽,等待着花蕾破碎成无尽的缤纷。

我爱梅,梅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征。

《空谷幽兰》与《我最爱的梅》为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文,《空谷幽兰》文是月考中模仿《菊花飘香时节》的结构和思路所作,略显稚气。数月后在定时作文竞赛中所写的《我最爱的梅》,无论构思、语言、小标题、引用与化用等方面都出现质的变化。

转弯与模仿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转弯中有模仿,但模仿属于转弯的中级层次,如《兰》文。转弯的低层次是有自我主题的借用,或者直说有自我主题的“抄袭”也无妨,如示例一《幸福》。这对学生阅读和作文起步是极快捷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这样尝试很见效。这是写作的一道门,只是被我们愚昧地关闭罢了,教育界应该重新把它打开。转弯的高层次是创作,是灵感的火花被他人智慧(或社会生活)的篝火点燃,在生命的亢奋状态喷出的激情燃烧的文字,如示例三《梅》文。

低、中、高三大层次相当于书法教学中的“描红”、“脱手写”与“创作”。我国历来把考场作文等同于文学创作,学生开始有意识“描红”,便被“抄袭”的罪名扼杀于襁褓之中。对“脱手描”阶段的模仿,诸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等,也以独立创作的高要求一棍子打死。

这是我国作文教学中的强权专制表现,是违背学生作文学习规律的野蛮行为,必须纠正。

考场作文不能完全等同于创作,创作是一种状态,作文是一种任务。这是不能类比的。少数时候出现考场作文与创作同步的情况,但这不具有代表性。

这也是为什么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得分可能比大脑内存几篇文章以应试的同学得分少的原因。(现在知道背三篇文章进考场的原因了吧)他可能不在状态。因为写作是一一种状态。

有人试图用道德来阻止“描红”、模仿在考场的出现,这是不尊重现实的表现,也是不懂作文教学的层次与写作层次的表现。

每一个教师的作文教学中,都出现过学生“描红”、仿写的状态,只是因为我们的粗心和我们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而让作文中的这一真实状态被我们残酷地忽略,从而使学生攀爬的梯子被摔碎。在学生与作文与文学之间,永远

25


高三作文写作指导(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软件工程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