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之第四章传动原理
3、前进离合器分解图
讲:前进离合器是超速行星排和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前环齿圈之间的动力传递纽带。
由于前进离合器要把动力传递至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前环齿圈,所以,前进离合器的离合器毂和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前环齿圈为一体
前进离合器分解图 图4-4-5
1封油环;2止推轴承;3离合器鼓;4、6O型圈;5活塞;7回位弹簧;8卡环;
9座圈;10止推轴承;11缓冲板;12钢片;13法兰;14卡环;15摩擦片
记:C1又称前进档离合器,C1钢片与离合器外壳相连,前端连接输入轴及O/D齿圈,摩擦片连接前齿圈C1动作时连接输入轴及前齿圈。
4、前行星架
讲:它主要包含前环齿圈和前行星架。前环齿圈的左端为前进离合器毂,动力经由前进离合器传递至前环齿圈。
记:作为辛普森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一个组件,前行星架通过内花键孔与输出轴和后环齿圈固连为一体,该组件即成为整个自动变速器中的输出元件。
前行星架分解 图4-4-6
68
自动变速器之第四章传动原理
1座圈;2前环齿圈;3座圈;4止推轴承;5座圈;6前行星架(轮);7座圈;8卡推轴承
5、共用太阳轮
讲:双排行星轮系有两个动力输入端口。
记:一个经由前进离合器把超速行星架排输出的动力传递至前环齿圈;另一个经由直接离合器把动力传递至共用太阳轮。所以,在共用太阳轮上有一个输入鼓,它和直接离合器鼓轴向啮合
共用太阳轮分解 图4-4-7
1-卡环;2-共用太阳轮;3-密封圈;4-输入鼓;5-卡环;
6-推力垫;7-第一单向离合器和二档制动毂总成
6、制动器B2和单向离合器F1
讲:制动器B2又称二档制动器。它是用来制动太阳轮。
需要指出的是,制动器B2和第一单向离合器是一个联动组件;第二制动器只能锁止太阳轮连同单向离合器F1外环的逆时针转动,而不能锁止太阳轮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制动器B2和F1分解 图4-4-8
1卡环;2法兰;3摩擦片;4、6钢片;5活塞套筒;7推力垫;8卡环; 9弹簧座;10回位弹簧;11制动活塞;12 O型圈;13二档制动毂
69
自动变速器之第四章传动原理
B2和F1
B2又称二档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10F为串联状态,B2钢片和自动箱外壳相连,摩擦片和单向离合器10F1的外缘相连,内缘为太阳轮,B2动作时锁止太阳轮逆时针。 7、第一制动器B1
讲:第一制动器又称为二档滑行制动器;它是一个带式制动器,用来连接自动变速器壳体和太阳轮。
第一制动器B1 分解图 4-4-9
1E型环;2锁杆;3制动带;4弹簧;5活塞杆;6档圈;7弹簧; 8密封油环;9活塞;10E型环;11活塞;12卡环;13-0型圈
当汽车以二档下坡时,由于第二制动器不能完成对太阳轮顺时针方向的锁止,所以,需要第一制动器B1对太阳轮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进行制动。使动力能顺利进行反向传递,则发动机制动减速的功能得以实现。 第一制动器
B1又称二档滑行制动器,它是带式制动器B1动作时,固定太阳轮使其不能顺转或逆转。 8、后行星排组件
再后行星排组件中主要有第二单向离合器、后行星架、后环齿圈和输出轴。
后行星架(轮)的左端为一档与倒档制动器B3的制动毂,在该制动毂内,装有第二单向离合器F2。F2的外环即为该制动毂的内表面;F2的内环是B2活塞外壳。
70
自动变速器之第四章传动原理
后行星排组件分解 图4-4-10
F2又称一档单向离合器,F2外缘与后行星架相连,内缘为自动箱外壳(即B2活塞轮缸),F2动作时,防止后行星架作逆时针逆转。 9、一档及倒档制动器组件
讲:在该组件中,制动鼓是自动变速器壳体,而制动毂不在该组件中。
由于一档及倒档制动器是用来制动后行星架的,所以一档及倒档制动器的制动毂和后行星架为一体。这样,当该制动器结合时,后行星架即被制动。
一档及倒档制动器分解 图4-4-11
B3又称倒档及强制低档制动器,B3钢片与自动箱外壳相连,摩擦片与后行星架相连,B3动作时固定后行星架。
71
自动变速器之第四章传动原理
A340E传动原理:
A340W传动原理 图4-4-12
1、P位和N位
讲:当操纵手柄置于P位或N位,电液控制系统使换档执行机构中的超速离合器C0处于工作状态。
由于前进离合器C1和直接离合器C2均不在啮合位置,超速行星排的动力无法传递至后续的双排行星齿轮机构。
记:超速行星排处于空转状态,而整个自动变速处于空档。 在P位时有停车闭锁装置
停车闭锁凸轮 图4-4-13
讲:在该档位动作的换档执行机构是C0、C2、B3和F0。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