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辅助眼 底板眼 周边眼 周边眼 共计 开挖面积 (m2) 单耗药量 (Kg/m3) 起爆顺序 1.0 1.2 1.0 1.0 29.26 9 8 7 18 50 0.5 0.6 0.3 0.3 开挖体积 (m3) 0.86 1-3-5-7-9-11 4.5 4.8 2.1 5.4 25.2 29.26 5 7 9 11 用导爆索雷管,具体爆破参数在试爆后进行调整。 99999999999111113553353357757777771111111111111111111111Ⅱ、Ⅳ、Ⅴ、Ⅵ部爆破设计图
围岩爆破装药参数表
炮眼类别 1层眼 2层眼 3层眼 底板眼 周边眼 周边眼 共计 开挖面积 (m2) 炮孔深度 (m) 1.20 1.00 1.00 1.00 1.00 1.00 26.05 炮眼数目 5 5 5 8 11 11 32 单孔用药量 (Kg) 0.5- 0.5 0.5 0.6 0.4 0.4 开挖体积 (m3) 药量小计 (Kg) 雷管段别 1 3 5 7 9 11 26.05 备注 2.5 2.5 2.5 4.8 4.4 4.4 19.6 炸药采用乳化炸药,雷管采用导爆索雷管,具体爆破参数在试爆后进行调整。 第 28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单耗药量 (Kg/m3) 起爆顺序 0.81 1-3-5-7-9-11 6明挖段爆破方案
基坑下部较硬的土石采用松动爆破的方式进行破碎,严格控制开挖深度。放土至临时堆渣场,利用晚上时间出渣外运。
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挖后撑”的施工原则,并加强施工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
爆破施工按照浅孔、密布、弱爆、循序渐进的进行。为减少对地面及周边建筑为振动影响,拟采用弱松动爆破,在边墙位置预留0.5~1米左右的减振层,并在开挖轮廓线上钻减振孔,此预留层等爆破后采用人工撬除的方式处理。
6.1钻爆施工组织
① 根据工程总体筹划的相关要求,综合考虑减振爆破、资源配备等因素,采取白天进行限时钻爆作业,夜间出碴的方式组织施工。
②按照计算、试爆、振动监测数据反馈确定同段最大装药量进行钻爆设计和施工。
为了确保每一层支撑深度范围内四周(两侧)围护桩暴露间隔最短的时间内将支撑安装架设好,方形基坑采取从中间向四周扩挖的形式组织钻爆作业;
长条形基坑采取纵向两排支撑之间的土体作为一个钻爆单元,并采取从中间拉槽向两侧对称爆破开挖。
太湛区间竖井距离旧有古建筑较近,若震动较大采取逐孔起爆。
6.2爆破设计
①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最大限度减小爆破振动;
② 根据支撑层距大小,分两层采用阶梯式爆破,台阶临空面高度在1.5m~2.5m之间;
③炮眼及装药量
由于竖井及明挖车站所经地层由强风化~微风化,布眼间距及装药量应根据不同地层选择参数。每种围岩大面积爆破前先进行试爆,根据试爆结果调整爆破参数。
竖井及明挖车站爆破布眼见下图。
第 29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竖井爆破布眼示意图
明挖车站单元段爆破布眼示意图
④基坑掏槽方式
采用斜眼掏槽方式。同前。
6.3爆破前炮孔覆盖
明挖段爆破离地表较近,爆破时采取近体覆盖防护和井口拉网覆盖的双层覆盖防护措施,防止飞石逸出。
对于大体积部位,爆破前将爆破岩面认真覆盖,即在每个炮口位置堆放两个以上沙包,然后再覆盖钢板,钢板上和钢板搭接处要堆放足够的沙包,保证石块不飞出伤害人员和损坏设备,将爆破飞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在井口位置覆盖1~2层尼龙防护网。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第 30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尼龙防护网固定桩钢板沙包炮孔图爆破飞石控制示意图
对于扩挖段,由于药量要小,爆破弱,采用橡胶皮带加上覆沙袋的安全防护形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6.4安全警戒
施爆时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疏散周围的人群,设立爆破警戒线。
6.5周边建筑和环境保护措施
太平角公园车站施工开挖将形成深达15.2米的基坑,区间竖井形成深达30米的基坑,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造成周围土体的扰动,由于原土体受力平衡状态的改变势必造成土体扰动剪切破坏,进而发生变形,车站北侧及1号出入口离香港西路比较近,此路交通繁忙。若基坑边坡土体变形过大势必影响管线及香
第 31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港西路地基稳定性。
①在基坑施工前,对周围建(构)筑物和围护结构之间采取截水、隔水措施。 ②建立监测系统,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围护结构、周围地面、建(构)筑物等沉降、变形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③根据监测资料,分析沉降、变形发生的原因,有针对地采取调整开挖部位、加强支撑等措施,确保安全。
④施工时,采用合理的开挖方案及施工方法,及时进行支护,以防地表下沉。
7爆破振动速度监测及减震技术 7.1爆破振动速度监测
7.1.1监测目的
利用爆破振动监测技术对爆破振动进行监测,进行爆破振动速度检测,爆破振动测点直接布置在地表面和隧道内部,试验过程中将根据振动检测数据作为信息反馈,建立一套钻爆信息化设计系统,及时反映调整爆破参数后的爆破效果,在分析试验检测数据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钻爆方案,以便获得最佳钻爆参数(包括合理循环进尺、合理炮眼布置方式和装药量),确保地铁隧道爆破开挖安全、快速施工。
通过监测,掌握爆破对已施工支护结构及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用以修改钻爆设计,控制超、欠挖及维护外环境稳定。确保钻爆施工所产生爆破振动速度在允许值内,施工期间,尤其是钻爆初期,每炮必须进行爆破振速量测,以便及时调整钻爆参数,减轻振动,确保地面建筑物安全。
7.1.2监测仪器
传感器,放大器,记录器,导线
7.1.3监测布点
一般所测均为附近建筑物上通过监测能真实反映其震动情况的地方。
7.1.4测点埋设
在所埋预埋件的地方,用冲击钻钻孔,在孔中填塞水泥砂浆后插入预埋件,
第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