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使预埋件轴线垂直于测量表面。
7.1.5测试
检测前对监测仪器进行标定,以获得准确掏槽爆破、扩槽爆破、周边眼光面爆破和底板眼爆破等不同性质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K、α值),建立新型爆破振动预测计算模型。对重要保护物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保护物的真实情况,确定其允许振动速度安全标准。并且在重要保护物位置安排跟踪监测计划,确保安全稳定。
监测前,将传感器编号,固定在规定的测振仪中,并配合固定的振子,然后在标定振动台上进行标定,作出振子跳高和速度的标定曲线。传感器、放大器槽路和振子在监测中不得互换,以提高量测精度。每隔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对该系统进行标定,检查其是否发生变化,以便修正。抗震性能越强,防干扰性能越好,量测数据就越精确、稳定。量测时注意导线的接头防潮和屏蔽。
监测前传感器预埋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测点处,留出少量螺栓,以和传感器拧紧为原则,以防产生相对运动,影响量测精度。
监测时,起爆与测量仪器的同步通过一同步电缆实现。
7.1.6测试标准
爆破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15mm/s。
7.1.7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根据爆破施工的需要随时进行。
7.1.8记录与计算
当掌子面爆破后得到记录曲线。量取曲线中最大振幅,由标定曲线可得出最大振速,要求最大振速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振速范围。
7.2 监测分级管理体系
根据“分区、分级、分阶段”管理的原则将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预警状态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监测预警、橙色监测预警和红色监测预警。
1)黄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或双控
第 33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得85%时;
2)橙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
3)红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且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时。
施工过程中,根据参与各方的监测、巡视信息,并通过核查、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及时综合判定出各方面不安全状态而进行预警。综合预警分级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综合预警、橙色综合预警和红色综合预警。
7.3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
7.3.1 监控量测流程 监控量测流程见下图5-7: 7.3.2 反馈程序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应力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如下图5-8所示。
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采用的回归函数有:
U=Alg(1+t)+B;U=t/(A+Bt);U=Ae-B/t
U=A(e-Bt-e-Bt0);U=Alg〔(B+t)/(B+t0)〕 其式中:U-变形值(或应力值);A、B-回归系数;t、t0-测点的观测时间(day)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监测报表,并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周、月报,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
根据“监测分级管理体系”,监测数据采用三级预警管理。
第 34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现场施工监控量测监测设计资料调研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量测结果的综合处理及分析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否报送施工、设计、监理单位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经验类比理论分析甲方、规范要求等地层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判断地层、支护结构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施工建议反馈设计施工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是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施新设计施工方法
图5-7 监控量测流程图
位移(应力) 控制值 0 时间(t) 图5-8 位移时态曲线图
第 35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7.4隧道爆破减振技术
本区间隧道的特点是,围岩级别变换较大,爆破环境比较复杂,对建(构)筑物及管线保护要求高。这对隧道爆破振动的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爆破器材:
通过优选炸药,使炸药与岩石的波阻抗尽可能匹配,以最大限度发挥炸药效率,达到减小装药量的目的。我们在国内不少的工程项目施工中,通过与厂方合作,优选炸药,取得过良好效果。
?结合工程现场实际特点和地形条件,控制爆破规模。
根据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不同的衬砌结构类型,采用短进尺,控制单段装药量,控制爆破规模使振速在允许范围内。
掏槽位置的选择尽量位于底部,以加大掏槽爆源距地表被保护建(构)筑物的距离,以减小振动。掘进炮眼与周边光爆孔按设计间距布置,少装药、弱爆破,有效利用每一个炮眼,同段装药量控制在爆破振动允许值范围内。
?控制同段最大装药量:
爆破振动速度与同段起爆的装药量、装药结构、各炮眼起爆顺序、间隔有关,与总装药量无关,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装药量和采取减振方法达到控制振速的目的。
?非电毫秒不对称起爆技术:
传统的隧道爆破起爆采用对称式,非电不对称起爆技术将采用孔内外接力微差原理,减小了同段起爆药量,在相同装药量的条件下,可降低30%的振动速度。
?等差雷管应用(合理时差技术)
采购200ms长延时等差系列雷管甚至数码电子雷管应用于隧道爆破,能够大幅度降低爆破振动。
?合理的起爆顺序和时间间隔:
采用多段毫秒雷管通过合理安排,布置起爆顺序,使各段间隔时间在75~100ms,避免爆破振速重叠,达到控制爆破振速在允许值内的效果。
?采用电子雷管起爆网路实现逐孔起爆,解决爆破同段装药量不超过设计最大装药量问题。
第 36 页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土建03标 明暗挖站场区间爆破施工方案
8、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8.1 爆破施工风险分析
根据施工条件及爆破作业工艺以及本单位多年施工经验,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确定爆破施工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① 爆破安全事故。
② 爆破振动对对地表建筑物产生破坏。 ③ 爆破振动对周边管线产生的破坏。 ④ 爆破飞石危害 ⑤ 爆破冲击波伤害 ⑥ 爆破中毒事故
8.2 针对爆破风险拟采取的预防措施 8.2.1 爆破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为防止爆破安全事故的发生,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实施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五项制度
① 必须有安全员现场监督,指定专人负责安全警戒和安全防护。 ② 由持有《爆破员作业证》的爆破员进行爆破作业,起爆器必须专人负责保管,严禁交付他人保管和使用。
③ 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足够人员岗哨和警示标志。
④ 爆破前必须有三次联络信号,危险区内的人员必须撤至500m外的安全地点。
⑤ 必须在爆破后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① 爆破器材的组装、加工等危险作业必须在专门场所进行,严禁在放炮现场或库房内进行。
② 领用爆破器材,不得超过当天所需爆破器材用量。由爆破员核定当天用量、填写领料单或准领证,交工区主任和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领取。
③ 保管好爆破现场的爆破器材,严防被盗、丢失,挪用、私自藏匿和带回宿舍。严禁赠送、转卖、转借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鱼、炸兽等违法行为。
④ 严禁在接触爆破器材时吸烟、用水、使用明火、用电和打手机(手机必
第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