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环境景观保护方案 - 图文(2)

2019-04-23 08:09

2.《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 (1)解读

将千岛湖环湖公路建设列入在内,作为景区开发的组成部分,但上江埠大桥的建设未列入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而环湖公路上江埠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淳杨公路的重要一段,也是环湖公路彻底成环的关键。

项目在风景区总体规划保护范围中的位置

(2)衔接 ①规划

环湖公路上江埠大桥及接线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完善淳安县整体旅游交通环境。改善湖东地区的交通条件,从而促进淳安整体旅游业的发展。

——规划结构。该工程的实施未影响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千岛湖分区的规划结构,而是强化了中心湖景区和西南湖景区的多元化联系,促进规划结构的稳定。

——风景资源。由于涉及的用地典型的风景资源为生态植被,故未对风景资源的保护产生较大影响。

——对核心保护区的影响。由于建设地区位于核心景区的外围,故总体上对核心景区保护影响较小。

——游赏路线。现状淳杨公路风景优美,同样该工程的设施一方面也将会美化游赏路线,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视觉线路和增加景观的多元化。

②设施

4

由于该工程是线性工程不需要由块状节点组织的设施群,与工程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加油站等可以不在相关区块内安排。故设施布局等方面不会对景区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增加相关用地。

③景观

对湖区景观效果产生一定的破坏,由于景区是以观赏岛屿等远山近水为特色的,而且观赏路线以水面游船为主,视野极为开畅,因此,造桥修路必然破坏植被,也就必然造成视线污染,当然经过一定年限,最终将恢复被损害的景观。在具体的选线过程中规划采用多方案比较的方法进行选型,本次选线采用相关的景观和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优选方案,以尽量减少对景观的破坏。

与风景区总体规划的衔接 与规划结构的衔接

与核心区保护的衔接 与道路交通的衔接

5

三、依据

1.规范与规定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2、其它有关本项目环保方面的规定、审查意见及指导意见。 2.公路技术指标

根据项目的目标和功能,结合可研报告的的交通量预测,按相关标准确定道路的技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参照相关技术规范,确定的公路技术指标如下。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2 3 5 6 7 8 9 10

项 目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最小平曲线半径(m) 最大纵坡(%) 最小坡长(m) 凸形最小竖曲线半径(m) 凹形最小竖曲线半径(m) 路基宽度(m) 设计荷载 设计采用值 二级 60 125 1.8 255.6 6000 4500 10 公路-II级 规范规定值 二级 60 200(125) 6 150 2000(1400) 1500(1000) 10 公路-II级 根据未来交通量、通行能力和车道数的关系,全线采用二车道横断面形式。路基宽为10米,行车道宽2×3.5米,硬路肩宽2×0.75米,土路肩宽2×0.75米。 3.公路线形

根据《淳安环湖公路上江埠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项目-千岛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论证报告》确定线形见下图:

6

四、原则与技术路线

1.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公路的环境景观保护措施应充分结合场地特征和现状要素构成,在利用现状要素、顺应地形地貌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景观保护措施。

(2)生态协同原则

环境景观保护应充分借鉴和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修复技术,避免脱离生态环境的景观机械改造,通过生态维护、生态改造和生态修复等手段将公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并促进公路沿线景观和生态基质的协同发展。

(3)景观融合原则

由于本项目处在千岛湖风景名胜区内,对于景观维护的要求较一般公路要高,因此不能简单套用现有的公路景观设计手法去凭空营造额外的人造景观,而应将景观保护的重点放在与风景区的景观融合上,使公路建设避免对景区视觉景观造成破坏。

(4)技术复合原则

由于工程技术的升级,当前对于公路环境和景观的保护技术和手法正在不断涌现。规划应在充分吸纳各学科(如道路工程、园林景观、城市规划、修复生态学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种技术进行复合利用,以达到更好的环境景观保护效果。

(5)时空演进原则

应充分认识到环境景观的保护是一个长期过程,针对生态环境的发育特征和地形地貌的演化肌理,注重保护措施的时空演进效果,通过易实施、便捷、经济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达到符合相关要求的建设效果。

7

2.技术路线

结合上述设计原则,本次环境景观保护规划方案的提出主要由以下技术路线组成:

生态护坡技术 依据与原则 路线构成分析 路线一次分段 生态驳岸技术 路线综合分段 地形地貌分析 路线二次分段 视觉碎化技术 视线视域分析 景观主照面划定 林相组合技术 植被修复技术 时空拟合分析 可发育类型参考 环境要素分析 可利用要素分布 提出分段、分类型 环境景观保护措施 喷播技术 ?? 技术支撑 分析一 分析二 8


某公路环境景观保护方案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走进文言文23-24单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