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土2%。
c.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
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土2%。 d.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土2%。 (3)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a.当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b.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c.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外加剂。
④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冷却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6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5)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下表控制。 混凝土坍落搅拌机机型 度(mm) ≤30 >30 J500 强制式 强制式 90 60 90 60 搅拌机出料量(L) 最短时间(s) 注:a.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
b.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c.冬期施工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6)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7)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a.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b.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沁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c.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d.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e.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
冷却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7
于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6.3、混凝土输送
本工程配备1台混凝土输送泵,采用泵送混凝土。 6.4、混凝土养护、试验
6.4.1、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12h以内加以覆盖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混凝土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剂的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6.4.2、混凝土试验
混凝土入模前在现场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由于本工程地下有抗渗混凝土,所以除做强度试验外还应做抗渗性能试验,试块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强度试块:每100m3同一强度等级,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同批同配比混凝土少于100m3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2)抗渗试块:同一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比的抗渗混凝土,每单位工程取样不少于两组,每组六个试块。
(3)试块除规定取样外,必须做见证取样,数量为取样总数量的30%。
6.4.3、质量标准:混凝土观感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并达到清水砼结构施工的要求。混凝土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冷却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
6.5、 混凝土工程难点分析 6.5.1、烂根
封模前要把根部松散石子、渣子等清除干净,封模后防止混凝土渣子等杂物进入模内。防止根部露浆,不平的板面应先找平后支模板,模板下余缝可提前用砂浆堵塞密实,用纺织袋围堵。外墙部位,墙模下部用方木加强抵托,方木与模板和原墙体之间用纤维材料塞填紧密:模板间拼缝亦用纤维填塞。浇筑混凝土时,布料不能杂乱无章,要依次序让混凝土流动前进,这样能让根部充满水泥浆,防止烂根。对于流动在前,特别是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要及时振捣,防止失时过长,振捣无效。振动器下振到位,加强振捣,防止漏振。
6.5.2、蜂窝、麻面
振动棒应快插慢拔,在振动器有效作用半径35—40cm、混凝土坍落度18—20cm的情况下,每振点振捣时间以7—10秒为宜。严防漏振,严禁漏浆。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隔离剂要均匀涂刷,不得漏刷,隔离剂质量应符合规定。浇筑混凝土前,木模应洒水湿润。禁止拆模过早。
6.5.3、漏振
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振捣厚度与振点间距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与混凝土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禁止超量充料或满料后再行振捣。经常鼓励和督促,加强振动手与布料人员的责任心。混凝土在浇筑时间内,可在外部敲打模板,在模板加固确有保证的情况下,可用振动器振动模板外侧。经振捣后的混凝土,在获得初步沉实后,派专人进行二次复振。交接班和进餐时间,振动手轮班操作责任到人,要把振捣部位交待清楚。
6.5.4、漏浆
在支设模板过程中对边角变形的模板随手整形纠正或调换模板,
冷却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9
以消除漏洞。经周转后的卡子,开口已张大,在扣卡子时应随手复位纠正。模板卡子数目要充足,根据现场情况,模板纵缝卡子数目应能满足要求,模板加固点要充足,防止模板变形引起漏浆。支设模板的缝隙,浇筑混凝土前用纤维材料全部堵塞密实。派木工专人值班,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漏浆及时加固、堵塞。
七、钢筋工程施工
7.1、钢筋的进场与验收
7.1.1、本工程钢筋型号较多,所有运至现场的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无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不得进场,钢筋进场后必须由技术、生产、材料三方进行验收,并由监理人员按批量见证取样进行复试。
7.1.2、钢筋进场时,应检查标牌上钢筋规格与实际是否相符,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皱,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允许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
7.1.3、钢筋进场或分批进行复试,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且按60t一组计算,公称容量不大于30t的冶炼炉冶炼的钢锭和连铸坯轧制的钢筋,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浇铸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得超过6个炉罐号。在每组钢筋任选的两根钢筋上各取一套拉力试样和冷弯试样,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的下料加工。如有一项试验不合格,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试样重新复试,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立即予以退场。取样部位为:从材料端部沿钢筋轧制方向切取,
冷却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