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读书笔记(7)

2019-06-17 18:43

ES曲线,后者LS曲线。两条曲线组成一个闭合的香蕉状曲线。

项目进度更新

项目进度更新主要包括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和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两方面的工作。 1)进度偏差分析

? 分析进度偏差的活动是否为关键活动 ?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 ?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2)进度计划更新

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往往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一般分为:关键活动的调整;非关键活动的调整;增减工作项目;资源调整。

13.7 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项目工期目标实现的干扰因素,可以归纳为人、材料、资金、方法技术、环境等几个方面。

第14章 项目成本管理

本章知识点:项目成本管理的原理和术语、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预算、项目成本控制。

14.1 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是对项目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成本进行估算,并编制费用估算书。

1)成本估算问题

2)估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估算主要靠分解和类推的手段进行,基本估算方法分为三类:自上而下的估算法、自下而上的估算法和差别估算法。

自上而下的估算法,工作量小、速度快,管理层会综合考虑项目的资源分配,但基层人员参与不足,准确性差。

自下向上(工料清单)的估算法,基层管理人员计算每个工作单元的成本,逐级上报汇总,估算更为精确,但耗时、估算成本高。

类比估算法、差别估算法,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主要思想是把待开发的软件项目与过去已完成的软件项目进行类比,从其开发的各个子任务中区分出类似的部分和不同的部分。类似的部分按实际量进行计算,不同的部分则采用相应的方法估算。

确定资源费率:了解资源单价,对项目活动进行估算。 准备金分析:在成本估算中加入准备金或应急储备。应急储备是由项目经理自由使用的估算费用,用来处理预期但不确定的事件,这些事件被称为“已知的未知事件”,是项目范围和成本基准的一部分。 14.2 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是将项目的成本估算分配到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上,以确定项目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成本定额,制定项目成本的控制标准,规定项目意外成本的划分与使用规则。

1)成本预算概述 项目成本预算使用的工具和技术有:成本总计、管理储备、参数模型、支出的合理化原则。

30

项目成本预算有3个作用:

? 项目成本预算是按计划分配项目资源的活动 ? 项目成本预算同时也是一种控制机制

? 项目成本预算为项目管理人员监控项目实施进度提供了一把标尺 项目成本预算3个步骤:分摊总成本到工作包?再二次分配到各项活动?确定各项成本预算的时间计划。

2)需要考虑的问题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零基准预算

14.3 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和项目进度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成本控制必须识别可能引起项目成本基准计划发生变动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该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1)成本绩效报告

通常用5个基本指标来分析项目的成本绩效: ? 项目计划作业的预算成本 ? 累积预算成本 ? 累积盈余量 ? 成本绩效指数 ? 成本差异

2)挣值分析

挣值(Earned Value)分析是一种进度和成本测量技术,可用来估计和确定变更的程度和范围。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预算和费用来衡量工程的进度。

基本参数定义:

? 计划工作量的预算费用(Budgeted Cost for Work Scheduled,BCWS)也称PV

(Planned Value),BCWS =PV=计划工作量×预算定额

? 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费用(Actual Cost for Work Performed,ACWP)也称AC ? 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udgeted Cost for Work Performed,BCWP)即挣值

EV,BCWP=EV=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定额

? 剩余工作的成本(Estimate to Completion,ETC),完成项目剩余工作预计还需要

花费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ETC=PV-EV 或 ETC=剩余工作的PV×AC/EV 评价指标:

? 进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SV),SV=EV-PV ? 费用偏差(Cost Variance,CV),CV= EV-AC ? 成本绩效指数(Cost Performance Index,CPI),CPI= EV/AC ? 进度绩效指数(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SPI),CPI= EV/PV 评价曲线,比较BCWS和ACWP的S型曲线 3)成本失控原因分析 ? 缺乏计划 ? 目标不明 ? 范围蔓延 ? 缺乏领导力 4)项目完成成本再预测

31

重新估算的成本也称为最终估算成本(Estimate at Completion,EAC),也称为完工估算。有三种再次预算的方法。

第一种认为项目日后的工作将和以前的工作效率相同:

EAC=( ACWP/BCWP)×BAC

其中BAC为完工预算(Budget at Completion)

第二种未完成的工作仍然使用计划的定额:

EAC=ACWP+ BAC- BCWP

第三种方法是重新对未完成的工作进行预算: EAC=ACWP+ETC

5)成本控制措施 ? ? ? ? ? ?

减少可交付成果

降低可交付成果的质量 采用低价原材料 提高劳动生产率 采用自动测试工具 请专家协助提高效率

第15章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个过程。 15.1 质量管理概述

根据GB/T 19000—ISO9000(2000)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ISO9000系列标准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结晶,ISO9000由4个项目标准组成:

?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 ISO 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ISO 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 ISO 19011:2000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ISO 9000实际上是由计划、控制和文档工作3个部分组成循环的体系。

15.2 质量管理理论

1)戴明理论

戴明(Deming)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目标不变、持续改进和知识积累”

戴明环PDCA(Plan、Do、Check、Action),把质量管理全过程划分为4个循环阶段。 2)朱兰理论

朱兰(Juran)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适用性(fitness for use)”

提出了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提高的质量三元论,被称为“朱兰三部曲” 3)克鲁斯比理论

克鲁斯比(Crosby)归纳了质量管理的4项基本原则: ? 质量的定义即符合预先的要求 ? 质量源于预防

? 质量的执行标准是零缺陷 ? 质量是用非一致成本来衡量的 4)6σ管理方法

32

摩托罗拉的6σ管理方法的核心是通过一套以统计科学为依据的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改进优化和控制效果,使企业在运营管理能力方面达到最佳境界。

6σ代表100万个机会只有3.4个缺陷。

6σ改进方法DMAIC是由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构成的过程改进方法。

5)全面质量管理

菲根堡姆(Feigenbaum)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概念。TQM可以归纳为两大基本原则: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改善,最终达到用户的全面满足;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6)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并倡导的一种科学的优秀的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模式的实施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确定总体目标,再是目标分解,然后是资源配置,最后是检查和反馈。

15.3 项目质量计划编制

质量计划编制:判断哪些质量标准与本项目相关,并决定应如何达到这些质量标准。

现代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准则是“质量是计划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一个清晰的质量管理计划首先需要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明确将采用的质量标准;二是明确质量目标。

15.4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定期评估项目总体绩效,建立项目能达到相关质量标准的信心。

质量保证的一个目标就是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为持续改进过程提供保证。 1)质量保证概述

质量保证可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保证由项目管理团队,以及实施组织的管理层实施;外部质量保证由客户和其他未实际参与项目工作的人们实施。 质量审计是对特定管理活动进行结构化审查,找出教训以改进现在或将来项目的实施。质量审计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随时的。

2)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SQA)活动是确保软件质量在软件生存期所有阶段的质量的活动,即为确定、达到和维护需要的软件质量而进行的所有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活动。

SQA活动由一个独立的SQA小组(软件开发人员、质量保证人员)执行,具体有:制定SQA计划,参与开发该软件项目的软件过程描述,评审,审计,记录并处理偏差,报告。

15.5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监测项目的总体结果,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找出如何消除不合格绩效的方法。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项目的始终。

对于信息系统项目,一般采用软件测试和配置管理等质量控制手段来有效控制信息系统产品质量。

1)质量控制概述

33

项目的质量控制主要从项目产品/服务的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其中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通过项目审计来进行的。

2)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

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有检验、控制图、帕累托图、统计抽样(统计分析)、流程图、趋势分析、缺陷复审查、直方图、散点图等。其中广泛使用的7种质量控制工具的关系如下图:

识别

分析

直方图 核对表 因果分析 散点图 趋势分析 帕累托分析 控制图 A、检验

检验(检查)包括测量、检查和测试等活动,目的是确定项目成果是否与要求相一致。 B、控制图

控制图(控制表,管理表)用于决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者可执行,是反映生产程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质量变动的状态图形,是对过程结果在时间坐标上的一种图线表示法。

C、帕累托分析 帕累托分析(Pareto Analysis)源于帕累托定律,及著名的80-20法则。帕累托分析师确认造成系统质量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的分析方法,一般借助帕累托图(又称ABC分析图)来完成。

D、流程图

常见的流程图包括因果图和系统或程序流程图。

因果图又称为Ishikawa图、因果分析图、石川图、鱼骨图、鱼刺图,用于说明各种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与所产生的潜在问题和影响之间的关系。

E、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指运用数字技巧,依据过去的成果预测将来的产品。 F、直方图 G、散点图 H、统计抽样

一个简单决定样本大小的公式是:

样本大小=0.25×(可信度因子/可接受误差) I、缺陷修复审查

15.6 技术评审与管理评审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一般是每隔一定时间(如阶段末)进行的,主要通过系统的质量审计来保证项目的质量。质量控制是实时监控项目的具体结果,以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制定有效方案。

技术评审

34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全程指导》读书笔记(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服务意识在提升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