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将烧杯中的卤水倒掉,并在烧杯中加适量的海水,然后将带有细线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铝块完全浸没在海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③当F1>F2时,说明铝块在卤水中受到的浮力小;当F1=F2时,说明铝块在卤水和海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当F1<F2时,说明铝块在卤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④由F浮=ρ液gV排可知:ρ液=若F1<F2,则ρ卤水>ρ海水.
30.(2014年临沂市)江涛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8表示探究过程及相关数据.
A B C D E 图8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30.(1)排开液体的体积 (2)D E (3)0.8
30. (邵阳市2014年)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若F1>F2,则ρ卤水<ρ海水;若F1=F2,则ρ卤水=ρ海水;
(1)如图甲、乙,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l.6N,然后让石块完全
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
(2)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块拉出水面,随着石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
,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来源: 30.(1)0.6(2)小(3)丁
26.(7分)(2014?南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液体的密度ρ/排开液体的体物体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浮力Fa/N
﹣33
示数F/N (g?cm) 积v/cm
1 0.8 50 0.30 0.40 0.70[来
源:Zxxk.Com]
2 1.0 50 0.70 0.20 0.50 3 1.2 50 0.70 0.10 0.60 4 1.0 60 0.84 0.24 0.60
① 5 1.0 70 0.98 0.70
(1)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①处的数据应为 0.28 . (2)分析对比第1、2和3次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 大 .
(3)分析对比第 2、4和5 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 质量 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重力与 质量 成正比,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5、(四川省资阳市2014)同 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 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 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人红色的水, 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
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
台.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的示数 ;弹簧秤B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 FB′(迭填“>”、“<”或“=”).
(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 ①; ②.
(3)对比前图、后图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 (请写出两条) ①; ②
25、(1) 减小;增大;=;(2)①弹簧秤使用前要调零;②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3)①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
②能同时显示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23.(5分)(2014?聊城)“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部分操作,装置静止时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1)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3.6 N.由a、b、c所示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
(2)由c、d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
(3)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 1.1×103 kg/m3.
34.(4分)(2014?成都)阅读了教材“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王决定进行一下尝试.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A来制作密度计.小王测得A的质量为12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0.12 N.(g=10N/kg)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如图甲所示的ρ﹣V图象,据图象可以找到关于A的一些信息.两人发现A的质量可以在ρ﹣V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A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测量出A的长度为20cm后,作出了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在距
33
A上表面h= 8 cm处,并作了标记.(ρ水=1.0×10kg/m)?
(4)为了保证收益结果,两人将A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竖直漂浮.小叶在A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的刻度应该与A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应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B的质量(或B的重力) .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B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体对应的刻度值,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成了. 在图象甲中涂黑如下:
51. (哈尔滨市2014年)(5分)甲乙两组同学测量金属块密度,每组实验器材有测力计、量筒、烧杯、水、金属块和细线. (1)甲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完成实验.
① 请帮助甲组同学完成实验过程.
a.观察测力计的 并规范调零.
b.用测力计和细线测出金属块重力G.
c.用量筒、水和细线测量并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V. d.计算金属块的密度ρ= . ② 写出步骤b中使用测力计读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乙组同学发现本组的测力计量程未知,刻度板上数字都已磨损,但刻度线清晰.他们借助一个质量为m0的物体A,仍用该测力计测出了金属块的重力,已知物体A和金属块的重力均不超测力计量程,写出他们将测力计规范调零后测出金属块重力的办法及表达式(可以画简图作答). 51.(5分)
(1)(2分)① 量程 分度值 ρ=G/Vg
② 测力计和金属块在竖直方向静止时读数、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2)(3分)把物体A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数出指针位置到零刻线之间有n1个格,取下
物体A挂上金属块,数出指针位置到零刻线之间有n2个格,则G=n2m0g/n1.
23.(7分)(2014?云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有同学猜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该物体的体积有关”.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1)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塑料药瓶分别装上不等量的细沙,使它们的 质量 相等.
(2)把两药瓶放入水中,均能在水面上漂浮,如图所示,根据 二力 平衡知识可知:药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药瓶受到的重力大小,则这两个药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相等 . (3)实验证明该同学的猜想是 错误 的,某同学根据以上实验得出:“一切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
31.(7分)(2014?丹东)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ρ甲>ρ乙>ρ盐水>ρ水),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物体 物体 液体 物体浸在 物体浸在液 物体浸在液 数 重力 密度 液体中的 体中时测力 体中所受的
33
/N 浮力/N g/cm 体积/cm 计的示数/N
1 4 1.0 40 3.6 0.4 甲 2 4 1.0 60 3.4 0.6 甲 3 4 1.0 100 3.0 1.0 甲
① ② 4 4 1.2 100 甲
5 2 1.2 100 0.8 1.2 乙
(1)在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 N,表格中①的数据为 2.8 N,②的数据为 1.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