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重新设置AWGN信道噪声方差分别为0.01、0.001数量级或其以下时,启动仿真,均可听到在特定的误码率下传输的DPCM解码语音信号。尽管有明显的“咯咯”解码噪声,但话音基本能听懂。同时,通过示波器观察发送端原始的输入信号和接收端恢复出的信号,如图4-8所示。
通过上面的验证可看出,在此仿真中,不管使用扬声器来聆听话音信号,还是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端恢复的语音信号,两种方法的结果都说明在一定的信道误码情况下,所构建的QAM传输系统可以实现语音信号的正确传输。
4.4本章小结
本章基于前面所分析研究的基本理论及仿真结果,构建了模拟信源QAM传输系统,并利用MATLABLE/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及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允许一定失真的情况下,无论输入信号是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模拟信号(200Hz正弦波或800Hz三角波)还是语音信号,均可在此系统中进行良好的传输。
第 30 页 共 33 页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结论
QAM调制技术不仅可以得到更高的频谱效率,而且可以在限定的频带内传输更高速率的数据,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尤其在带宽资源不是很丰富的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中更显现出该调制技术的优越性。本文在对QAM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拟信源的QAM数字传输系统,通过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平台实现了系统的建立及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允许一定失真的情况下,模拟信号可在此系统中进行良好的传输。现对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 深入研究了QAM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及性能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实现了QAM调制解调系统的建模仿真,并进行性能分析;
(2) 详细分析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理论及实现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实现了差分脉冲调制(DPCM)的建模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及性能比对;
(3) 基于上述理论构建了模拟信源QAM传输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将模仿真,并进行性能验证。
由于时间有限及本人经验能力欠缺,本课题的研究尚有不足之处:
在研究模拟信号数字化——DPCM时,没能够将自适应技术引入量化和预测过程,未实现模拟信号的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
第 31 页 共 33 页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参考文献
[1] 王福昌.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连青. 数字通信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樊昌信 曹丽娜 .通信原理[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 李立. 高速16QAM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5] 魏涛. QAM调制及其应用分析.通信与广播电视[J].2002(1)
[6] 韩利竹 王华.MATLAB电子仿真与应用[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7] 邵玉斌.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 邓华.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9] 李贺冰. Simulink 通信仿真教程[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10]于风云 张平.QAM 调制与解调的全数字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5(3) [11] 朱泳霖. QAM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及其PFGA实现[D].中南大学.2010 [12] 杨明华. 基于FPGA的16QAM调制解调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13] 王丽萍 陶成. QAM解调系统的研究[J]. 电视技术. 2007(5)
第 32 页 共 33 页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致谢
本论文是在郭常盈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郭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不仅增强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郭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我对专业课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度学习找到了方向。而且通过课题使我对使用MATALB软件的系统仿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如何运用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验证。这一切,都是在郭老师的热心指导下完成的,特在此对尊敬的郭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回顾四年的学习生活,我要向所有关心和培养我的各级领导、授予我知识的各位尊敬的任课老师们、关心我们生活的辅导员以及陪伴我大学生涯的同学和朋友们表示真挚的谢意!
第 33 页 共 3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