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思考(4)

2010-06-17 23:28

  第三,价值意识是对实践起制约、规范作用的精神因素,它作为价值尺度与真理尺度一起制约、规范着实践的运作,以保证改造外部世界的具体实践获得成功。

  价值观对实践作用的特殊性在于:

  第一,它作为人们对实践的总目标、总方向的认识和把握,规定着具体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在道德实践中,道德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对具体的道德实践起着支配原则和方法论的作用。例如,“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在实践活动中引导、规范人们在各种条件下把他人、社会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遇到背离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现象时,就会对其取批判的立场。同样,中华民族在形成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价值观之后,就规定、影响着中华民族方方面面的工作目标,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或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的价值目标。

  第二,价值观能够在一个相当长的社会历史时期内引导人们前赴后继、持续不断地为解决某个社会生活实践所提出的根本问题、重大问题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如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价值宗旨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已被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和共产党人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而激励着人们继往开来地为之献身。

  第三,价值观通常渗透在文化中,对以民众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凝聚人们完成共同的重大实践任务的作用。

  这是价值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比如,斯大林在动员人民群众起来反对法西斯入侵苏联时有一段精彩的演讲。他在广播讲话中说道:“这一群丧尽天良、毫无人格、充满兽性的人恬不知耻地号召消灭伟大的俄罗斯民族,消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和契诃夫、谢切诺夫和巴浦洛夫、列宾和苏里科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民族!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战!今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对德国占领者决不留情!消灭德国占领者!”他的讲话极大地激发了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极大地强化了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从而成为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伟大精神力量。我国2003年,在战胜非典时期,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团结一致度过难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靠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奉献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柱的。

  总之,价值观是最高层次的价值意识,是价值意识的核心;它是人们面对社会生活实践根本问题时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它是实践活动的总的精神动力、总方向、总目标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作用

  具有主体意识是人类的重要特征。在人类进步史上与人的实践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更新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则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进步。主体意识主要包括自主意识、自由意识、实践意识、人格意识、利益意识、发展意识、权力意识等内容,然而这些意识本质上则都可以归结为价值意识。这是因为主体意识从内容上看是主体对自身的本质和规定性、主体的需要和要求、主体的发展趋势的自觉意识及精神追求。而价值观作为对价值意识高度的抽象、概括、提炼和升华的结果,则构成了人的价值意识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价值观是人类主体意识的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所形成的主导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主旋律”,其实就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指以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形态出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及其系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特点在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思考(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办公室通用\干事\科员\女性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