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1975年开始经营紫胶生产至今,己有49年历史,曾几何时,紫胶生产历史辉煌,有紫胶场7个,经营面积2万余亩,培养了多树种,即:鸡树果、马榔树、秧青、牛肋巴等天然紫胶寄主树,但是80年代,由于紫胶价格的下幅度波动,香茅油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紫胶寄主林受到破坏并改造成香茅草地,紫胶寄主林经营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紫胶场解体。到2002年紫胶市场价格回升,加上政府的引导,紫胶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截止2006年,在保护天然紫胶寄主林的同时,已发展紫胶寄主树人工造林3.2万亩,部分已投产,2006年生产紫胶320t。现林木长势喜人, 2007年起逐年增加投产面积。
4.2林业加工企业现状
4.2.1绿春县红冉橡胶有限公司
红冉橡胶有限公司下辖三个橡胶林场,即大黑山胶场、坝溜胶场、龙塘胶场,属于私营企业,主要进行橡胶生产和加工,公司经营面积121062.9亩,橡胶实种总面积94527亩,其中投产面积24095亩。全部在岗职工人数105人。公司有2个日产干胶分别为40t和16t的橡胶加工厂,总设计产能20160t,2008年实际产量320t,资产总额13868万元,资产负债率62%,营业收入570万元,收入增长率负90%,当年利税负1249万元,利税增长率负201%。
4.2.2绿春县紫胶加工厂
绿春县虫胶厂厂址在城区,私有企业,主要加工紫胶,全厂现有20名工人,设计产能200t,2008年实际产量150t,资产总额800万元,资产负债率30%,营业收入300万元,收入增长率负10%,当年利税10万元,利税增长率负3%。
4.2.3茶叶加工企业
全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6.2万亩,拥有茶场(厂)34家,拥有厂房建筑面积15000㎡,各类茶叶加工机械200台,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年加工能力5000多t,其中:县外贸茶厂拥有厂房建筑面积3000㎡,拥有初制加工机械30台,精制加工机械10台,年加工能力700t,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茶厂注册商标为“春苑”牌绿春绿茶系列产品;大水沟生态茶厂拥有厂房建筑面积2000㎡,拥有初制加工机械20台,精制加工机械8台,年加工能力500t,共有固定资产400万元,茶厂注册商标为“黄连山”云雾茶系列产品;乡(村)办茶场22个,拥有厂房建筑面积10000㎡,各类加工机械132台,拥有各类固定资产1100万元,所有初制茶场以生产烘青毛茶、晒青毛茶为主,无精制加工能力。现有34家茶企业中目前生产经营尚好的有10家,分别为茶叶县外贸茶厂、县康丽达茶厂、县红山茶厂、牛孔素华茶厂、大水沟生态茶厂、平河双王茶厂、戈奎俄东茶厂、大兴苦么山茶厂、三猛巴东茶厂、康丽达茶厂、大兴老边茶厂等 ,这10家茶企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已拥有各自注册商标,而且分布于我县的主要产茶乡镇,加工布局趋于合理化;其中具备普洱茶加工能力的有4家,即县康丽达茶厂、县外贸茶厂、大水沟生态茶厂、平河双王茶厂,获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有3家,分别是县外贸茶厂、平河双王茶厂、牛孔素华茶厂;全县拥有各级各类茶叶技术人员50多人,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经营人员7000人,茶叶受益农户达13000户,120000多人,分别占全县农户总数和总人口的37.2%、45.7%。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项产业能象茶叶产业那样覆盖全县八乡一镇的千家万户,也没有任何一项产业象茶叶产业那样被各族群众所接受,更没有任何一项产业在短期内能够替代茶产业在各族群众中所发挥的脱贫作用,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3绿春县现有的森林旅游概况
4.3.1黄连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南省黄连山森林公园位于绿春县境中南部,属哀牢山南延余脉,于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较早成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2003年6月经国务办公厅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5058 hm2,区内最高海拔2637m,最低海拔320m,相对高差2317m,森林覆盖率达75.3%,其中核心区面积26744 hm2,占41.11%;缓冲区面积21444 hm2,占32.96%;实验区面积16870 hm2,占25.93%。保护区内及周边涉及大兴、牛孔、三猛、骑马坝、半坡、平河6个乡(镇),16个村委会,134个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