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平衡视线下的个人信息权制度(9)

2012-11-01 21:24


[三八]关于个人信息权主体是否是包孕法人的正反观点请参见齐爱民:《挽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北大出版社二00九年版,第一二五页。
[三九]参见陈宏达:《个人资料维护之钻研》,台湾私立辅仁大学法律学钻研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二年七月,第一三二—一三五页。
[四0]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法子论》,陈爱娥译,台北5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六年版,第三一三页。
[四一]参见刘迪:《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第一一九页。
[四二]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二00一年版,第八0一页。
[四三]参见[美]罗纳德·哈里科斯:《社会成本题目》,载[美]罗纳德·哈理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陈郁译校,3联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第一四二页;和前注[四0],[德]卡尔·拉伦茨书,第三一二—三一三页。
[四四]参见[美]Ronald Dwork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一九七八,一九四,和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第二八六 - 二八七页。
[四五]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基础理论》(上),山东人民出版社二00一年版,第三0三页。
[四六]参见[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法子》,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第三九九 - 四0一页。
[四七]参见梁慧星:《裁判的法子》,法律出版社二00三年版,第一八七页。
[四八]参见[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节制》,商务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第三七页,和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铺开—兼评加藤1郎的利益衡量论》,载《法学钻研》二00二年第一期。
[四九]陈新欣:《表达自由的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00三年版,第一五0页。
[五0]参见丹麦《个人数据维护法》第三0条和我国台湾地区“电脑处理个人资料维护法”第一六条。

论利益平衡视线下的个人信息权制度(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国际强行法之理论考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