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3)

2012-09-04 16:06

学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又起到强化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作用。

     3.层次性: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历史事实、概念等低层次认识问题的答案信息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范围,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概括评价类的问题属高层次认知问题,必须通过比较、归纳、扩展、概括、评价等高级认识思维过程方能得出。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有深度的设问,分别由好中下学生回答,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在讲到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个人物时”,我提问:“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后果怎样?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历史人物的?”这三个问题代表了三个递进的层面。第一、第二层讲的是秦始皇的功与过,第三层是从理论上全面评价秦始皇。因为问题有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探讨和规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