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之权益法(3)

2010-07-11 01:22


  这里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减掉400万是有原因的,假设现不减400万,那么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是3200×20%=640万,同时联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不纳入合并范围,那么内部交易可以增加投资收益80万,这样一来我国上市公司就可以利用这个技术手段进行大量的与联营企业之间进行交易,从而达到把会计利润做大,增加公司资产和净利润来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为了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技术手段进行造假,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在第七条中要求对于内部交易损益进行抵销,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整母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这个漏洞就被堵住了。所以通过上面的分录就可以解决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多确认损益调整80万元以及多确认的存货80万元的问题(因这样调整后资产总额并没有增加,又不违背权益法的原理)。但是上面的分录是由正常的会计分录和调整分录组成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会计核算时要把上面的分录分开。则变成下面的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60[(3200-400)×20%]
    贷:投资收益                560
  上面的分录是甲公司也就是母公司把内部交易的因素扣除了在个别会计报表中确认的分录。
  甲公司也就是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时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
    贷:存货      80
  通过上面的这笔分录加上原来甲公司也就是母公司原来个别会计报中的分录就可以有效防止上市公司利用交联交易把母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资产和利润做大。
  假定在2008年,甲企业将该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因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已经实现,甲企业在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08年净损益时,应考虑将原未确认的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计入投资损益,即应在考虑其他因素计算确定的投资损益基础上调整增加80万元。
  ②顺流交易:投资企业→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即投资企业向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售资产)
  
  投资企业在个别报表中做如下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资产售价-资产成本)]×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资产售价-资产成本)]×持股比例
  投资企业如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该未实现内容交易损益应进行以下调整:
  借:营业收入  (售价×持股比例)
      贷:营业成本  (成本×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  (差额)
  【理解】以教材【例5-13】为参考,甲企业持有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重大影响。2007年,甲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某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企业,至2007年的资产负债表日,该批存货尚未对外部第三方出售。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两者在以前期间未发生过内部交易。乙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为20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甲企业在该项交易中实现利润400万元,其中80万元(400×20%)是针对本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的权益份额,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投资损益时应予抵销,即甲企业应当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00-400)×20%]320
    贷:投资收益   320
  甲企业如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该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应在个别报表已确认投资损益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调整:
  借:营业收入  (1000×20%) 200
    贷:营业成本  (600×20%) 120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之权益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