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性的性质;5)法治化的财政;
13.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14.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能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
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15.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
的。
16.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17.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通过财政收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
优状态。
18.公共选择的三大理论基石:1,个人主义方法论2,经济人假设3,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19.政府失灵的表现:1,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2、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3、投票循环4、
官僚体系无效率5、利益集团与寻租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2.从三个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3.财政支出的原则:公平分配原则、效益原则、稳定和发展原则
4.财政支出分类: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按财政支出功能和支出经济分类;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
第7页共29页
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5.财政支出规模是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
6.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绝对规模指标、相对规模指标。
7.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反映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一是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是当年中
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8.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四种理论观点的基本内容: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
度渐进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9.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10.中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1,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2,
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3,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11.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特征。
12.优化中国支出结构的方式: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2,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
展4,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5,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13.①义务教育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要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②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③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
14.①增加财政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②要支
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加大对车股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建立稳定
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④支持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⑤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多元投入医疗卫生服务,共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
15.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②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支持实
现基础养老金全国冲抽③支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
补助水平,支持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④积极支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⑤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
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大力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
就业政策。支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支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16.①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②结合主体功能区的均衡想转移支付力度,研究设立国家生态
补偿专项资金。
17.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
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
18.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的,
19.财政支出考评的内容和方法:1,目的与原则2,内容与方法3,指标选择
20.财政支出考评的目的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21.财政支出考评的的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科学规范原则
22.财政支出考评的的内容: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部门未
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运用考评结果采取定性和定量
相结合的方式。
23.财政支出考评的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24.根据西方一些国家绩效考评实践经验,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的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
原则、经济性原则
25.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1.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旅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2.政府收入的分类:税收、社会缴款、赠与、其他收入
3.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最小口径只包括税收、较大一些的是除税收之外还包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
入,这是最为常用的、再大一点的是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最大的是全部的政府收入
4.财政集中度:通俗地成为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
经济总量的比重。
5.衡量宏观税负的不同口径,从小到大: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