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限时练17(2)

2018-09-12 23:07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2.分配制度

(1)内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③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二、市场的调控者 1.调整社会总供求平衡

(1)实施合理的货币政策:货币需求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超过限度,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2)实施合理的财政政策: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资源的调节者

(1)配置资源的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三、小康社会的建设者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主攻方向: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开放的领导者

1.格局: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

2.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2)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必修二 《政治生活》

考前第12天 以公民为行为主体的知识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二、权利义务的主体 1.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原则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权利与义务统一。

(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三、政治生活的参与者 1.民主选举

(1)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要求: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2.民主决策

(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民主管理

(1)意义: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2)村(居)委会的性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民主监督

(1)渠道: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2)意义

①国家: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

②公民: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措施

①权利: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②义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考前第11天 以政府为行为主体的知识

一、政府职能

1.总述:管理与服务。 2.内容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加强社会建设。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转变职能

(1)有限政府: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2)改革方向: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政府责任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原则:对人民负责。

3.措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三、依法行政

1.意义: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四、政府决策 1.科学决策。 2.民主决策。 3.依法决策。 五、接受监督

1.意义: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2.措施: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六、树立权威

1.含义: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影响力。

2.决定: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2019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限时练17(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考考前复习资料—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部分错题精选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