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兴隆11路等8个建设项目 万安南39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9)《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2版); (10)《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2012年版);
(11)《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计设计指南-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指南》(2015年版);
(12)《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计设计指南-道路配套市政设施设计指南》(2015年版);
(13)《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计设计指南-道路设计基本规定及线形设计指南》。
(1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文件 2、参考书籍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总体概况
万安南39路位于沈阳路南侧,道路走向为由北向南,起点为现状沈阳路,终点接万安南26路,道路全长为780m,规划红线宽12m。本施工范围包括一段万安南26路,起点接万安南28路,终点接万安南39路,道路长约170m,规划红线宽30m。
本工程施工长度780米,总体工程包括:道路路基、道路路面、人行道工程、边坡工程、拆除工程、排水降水、施工监测监控、地下管线交叉、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 3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兴隆11路等8个建设项目 万安南39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 道路路基、路面概况
一、路基横断面布设
万安南39路横断面布置根据前期方案确定,并根据近远期结合确定道路实施宽度。道路横断面布置情况如下:
万安南39路道路红线宽度12m=2.5m(人行道)+0.25m+3.25m(机动车道)+3.25m(机动车道)+0.25m+2.5m(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双向坡,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为内单向坡,坡度为2.0% 。
其中一段万安南26路,全线双向6车道。道路横断面宽为30m,断面组成为4.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3.25m机动车道+0.25*2+3.25m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4.5m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双向坡,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为内单向坡,坡度为2.0% 。
万安南39路路基标准横断面
二、一般路基设计要求
1、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要求
(1)就近采取泥岩块石或素土作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150mm。 (2)泥炭、淤泥、膨胀性岩土、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有机质土、有机垃圾、不满足强度和粒径要求的建筑垃圾不能用作路基填料。
(3)路基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和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按照《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计设计指南-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指南》(2015年版)要求执行。如下表所列:
- 4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兴隆11路等8个建设项目 万安南39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床及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 分类 上路床 填方路基 路面底面 以下深度(cm) 0~30 30~80 80~150 >150 0~30 填料最小强度 (CBR)(%) 6 4 3 2 6 4 压实度(%) ≥95 ≥95 ≥94 ≥92 ≥95 ≥93 最大粒径(mm) <100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150 零填及挖方路基 30~80 <150 道路车行道要求土基回弹模量≥40Mpa.
地基表面在路基回填前需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0%. 泥岩填筑路基需进行破碎处理,路基质量需满足下表要求: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摊铺层厚(mm) 最大粒径(mm) 压实干重度(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下路堤 2、路基边坡
0.8~1.5 ﹥1.5 ≦300 ≦400 小于层厚 小于层厚 试验确定 试验确定 不大于20 不大于22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并参考区域相关道路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成果,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D30-2015)要求,对于道路采用放坡处理以稳定路基,同时在坡面上进行绿化处理。
本工程所处区域均已规划,建设开发正在进行,为避免浪费,边坡均采用自由放坡形式。本次设计万安南39路最大填方高度为2.8m,最大挖方深度为1.9m,填方边坡坡率1:1.5,挖方边坡坡率取素填土1:1.5~1:1.75.边坡防护采用直接喷播植草。
本次设计道路部分规划管线位于道路红线外,边坡设计需为管线布设预留实施带(兼做绿化带),并对其进行喷播植草防护处理。
3、 路基施工
(1)道路设计范围内路基施工前清除地表草皮、树根、淤泥、垃圾、杂填土、建筑垃圾、填筑土和种植土。填筑前,应将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压实度应不小于90%。
- 5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兴隆11路等8个建设项目 万安南39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填方地段地面坡度大于1:5时,将地面做成宽度不小于2米及4%倒坡的错台。路床填料选用碎石土或砂类土等粗颗粒土,并分层压实。
(3)道路两层边坡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坡度放坡。道路两侧坡脚线范围内路基回填料如需变更,应采用透水性及稳定性较好的土质,禁止采用淤泥、腐质土、膨胀土、垃圾等填筑路基,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
(4)填方路基碾压时应水平分层碾压处理,每层虚铺厚度应与压实机具相适应,碾压之前应注意将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水量左右。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优良土质应填在上层。
(5)路基回填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及填料需满足路基设计要求。
(6)沿线如有粪坑、坟地、鱼塘、水沟等小范围地质不良结构,施工时应予以清除换填。
(7)施工期间应有效排除降水和附近地带流入路基的地面水及施工用水。 (8)路基施工中,若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向业主及设计单位及时反映。 (9)路基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0)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淘洞开挖,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
(11)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现状构筑物、管线,在距离管道边1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离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4、冲击碾压施工要求
(1)冲击压路机选用25KJ三边形冲击压路机。
(2)处理范围路堤地段为填方坡脚1m外,路塹地段为开挖界面宽度。 (3)施工过程
1)施工前应标出需要进行冲击碾压得范围,并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管线和电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由于冲击碾压施工造成的损坏。施工现场若有土坎、沟槽等应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或其他措施予以平整,对于坑穴等填平夯实,且应防止基地积水。对于流向路基作业区的水源应在施工前予以截断,并在适当的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的排水。在施工范围内不得
- 6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兴隆11路等8个建设项目 万安南39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堆放有任何妨碍于冲击碾压的物品。
2)对处理范围进行冲击碾压施工,直至满足质量要求。
3)冲击碾压施工符合要求后,表层的松土应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施工过程中若土体含水量过大,则需要对土体进行翻挖晾晒后进行碾压,若没有晾晒条件可在其上设置0.6m砂砾石垫层后再进行碾压,避免出现弹簧土现象。
4)施工质量要求:冲击碾压达到设计规定的遍数后,每100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段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若未能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继续碾压,直达到要求为止。 三、路面结构设计
设计采用标准轴载BZZ-100KN。根据《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2版)以及周边在建道路路面结构,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下表:
车道路面结构组成表
层位 上面层 下面层 透层油 上基层 下基层 垫层 材料名称 AC-13C 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0℃抗压模量1400Mpa) AC-20C(20℃抗压模量1200Mpa) ES-3型稀浆封层 水泥稳定碎石(20℃抗压模量1500Mpa) 水泥稳定碎石(20℃抗压模量1300Mpa) 级配碎石 总厚度 桥梁段路面结构
层位 上面层 中面层 防水粘结层 刚性结构层 钢筋网 材料名称 AC-13C SBS改性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0℃抗压模量1400Mpa) 改性乳化沥青AC-20C(20℃抗压模量1200Mpa) QMSS桥面防水涂料 C40P8钢筋混凝土铺装 CPR550焊接冷轧带肋钢筋网 人行道路面结构(最终按景观设计)
厚度(cm) 5 5 8 厚度(cm) 5 7 0.8 20 20 20 72.8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