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六 年级 数学 科 第二 学期 主备人: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认识负数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 二次备课 1、自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①“。”表示度,“C”表示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和水混合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摄氏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②零上和零下是一对反义词,零上温度用“+”表示,“+”是正号,读作“正”。零下温度用“—”表示,“—”是负号,读作负。 ③教室内的温度零上16℃,比0摄氏度的温度还要( ),记作( ),读作( )。 雪地里的温度是零下16℃,比0摄氏度的温度还要( ),记作( ),读作( )。 +16℃与—16℃表示两种( )意义的量。 比较+16℃与( )16℃(填 、 或=) 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 例2:观察图中的银行存折。 (1)存入的钱用( )表示,支出钱数前用( )表示。存入和支出是一组反义词,是两种( )的量。 (2)图中“2000”表示( ),读作( )。 “—500”表示( ),读作( )。
3、认识负数。 5(1)像—16、—500、— 、—0.4、、、这样的数叫做( );像16、2000、72500、 、6.3 这样的数叫做( )。 552(2)— 读作( ),—0.4读作( ),+ 读作75( )。 4、正数前面的“+”号( )省略(填能或不能),负数前面的“—”号( )省略(填能或不能)。 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 1、小组中合作讨论0是正数还是负数? 2、正数和负数可以是哪些数? 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 1.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 2.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 学年度 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 一 检查人: 二 三
检查人: 检查人:
藤田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六 年级 数学 科 第二 学期 主备人: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数轴上的负数 1. 认识数轴和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 2. 能够在数轴上正确表示出正数、负数。 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 气温是( ) 摄氏度。 4、什么是负数?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 (一)教学例题: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出示例题,学生观察后提问: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2)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提问:怎样用 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3)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 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 轴。 (5)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设计意图:利用运动的路线结合接触过的用直线表示数的知识把运动情况记录在直线上,从而使学生认识数轴,也在此过程中学会数轴的画法。) 二次备课
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 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 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分层练习,当堂检测 1、若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8米记作( ),不升不降记作( )。2、如果向东走为正,那么-50米表示( );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又表示( )。 3、下面每格表示2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处。 A、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 )米。 B、如果小华的位置是+6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C、小华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华的位置在( )米处。 六、目标达成情况与课后反思 学年度 课后反思与目标达成 一 检查人: 二 三 检查人: 检查人:
藤田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六 年级 数学 科 第二 学期 主备人: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负数整理与复习 通过复习,更加熟练掌握有关负数的知识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1、 有关负数的知识,你学习到了哪些? 2、 请同学们仔细看负数的内容,想想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如还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与同学交流。 二、出示目标,全面自学 【自主学习】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8.7读作( ),-读作( )。 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4、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 )边。 5、比较大小 -7 -5 1.5 -4.5 0 -2.4 -3.1 3.1 6、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三、以学定教,点拨释疑 1、 汇报自主学习成果。 2、在小组中说说自己从这单元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要认真合作交流,相信你们能行! 四、教师引领,总结提升 总结: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