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8)(9)

2020-12-16 09:07

六、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试述课的一般结构。

1.【答案要点】

(1)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

(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方式有口头回答、板演、检查课外作业等。

(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

(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2.联系实际谈谈在新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 (一)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1)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有全面而扎实的掌握;

其次,在全面扎实掌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精益求精;

再次,教师要在掌握所教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

(2)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首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是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

其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满足中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需要;

再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指导学生课外、校外活动和生活的需要;最后,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

(二)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1)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作为中小学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知识。

(2)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3)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运用教育机智时,应把握这样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教师应遵循因势利导、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

第二,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

(三)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

(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8)(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她说钢琴谱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