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6)

2021-01-20 19:07

11期高江波等: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1405

结合的区划模式,但总体上定量方法应用并不够。

表现为:参数化的定量方法应用较多特别是以系统聚类方法为主,难以处理区划中的非线性复杂问题。自然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传统的统计方法大多是基于线性算法的建模范式,因而基于数理统计的分类/分区难以描绘自然界的复杂情况。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或生态过渡带,自然因子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突变性更是常态,因而探索更为有效的定量模拟表征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另外,聚类结果向分区结果的转换缺乏一定的规范。GIS作为空间分析和区划方案可视化的工具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在实际应用中,GIS仅仅作为图层简单叠置和可视化的平台。对于要素层叠置后出现的区划界线判定,仍是基于主观的经验臆断。此外,多样化的信息源往往会导致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匹配,区划质量不可靠,尤其是精微尺度的区划工作使用低分辨率的信息源。3.2区划发展趋势展望3.2.1持续增加的国家需求

区划方案作为反映区域差异及其空间结构特征的载体,越来越体现出其科学和实践价值,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响应呈现出区域差异,国家强力推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区划工作的国家需求尤为强烈。“在充分吸纳以往区划工作的成果、系统分析过去50年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地表宏观格局、资源需求格局和社会经济格局进行新一轮的涵盖陆地和海洋系统的综合区划,建立新的、适应全球变化情景的区划体系方案及其动态基础平台,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为中国区域、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是当今中国各级决策部门和科技界面临的急迫而又具有重大科研意义的

[61-62]

课题”。

3.2.2不断规范化的区划工作

鉴于目前区划工作主观性较强、过渡区各种因子空间变化特征的特殊性以及区划方法和技术的不够规范等问题,未来的工作应当寻求更加坚实且具可操作性的科学基础,需要将地域分异规律、空间结构与功能演进理论、格局-过程-功能耦合机理等转化为可具操作性的区划科学规范。3.2.3地理区划的几个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国内外地理区划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续增加的国家需求以及区划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本

文提出了未来地理区划的几个发展趋势:

(1)由重视具体的区划方案向建设完善的区划理论体系转变。区划理论体系研究薄弱的现状不仅影响到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而且阻碍了区划工作的发展。

(2)区划对象由自然区划或经济区划向综合区划发展。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实践的需求,使得区划工作应包含不同属性的指标。进而,区划范式由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向两者有机结合转变,如自然要素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范式,社会经济要素适用于自下而上范式。

(3)区划应用对象由部门或专业服务向综合生态环境支撑服务转变。可以预见,未来5~10年仍然是区划类工作的黄金时段,大量不同空间尺度和领域(地理、生态、经济和环境等,抑或多个学科的综合)的区划方案将会出现,尤其是针对区域发展、生态恢复、环境整治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区划方案将会发挥巨大的实践价值。

(4)区划的时空尺度不断增大,由陆地为主向国土全覆盖甚至全球尺度发展。目前的区划工作大多局限于中国的陆地部分,虽有一些海洋功能区划,但详尽程度远远不能与陆地区划相比。因而,未来的区划工作将会覆盖整个中国国土。此外,在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许多气候、环境、生态与经济问题需要在全球尺度上寻求解决方案。在此情形下,中国的区划工作者的视角将会越来越宏大,制定出一些全球尺度的区划方案。

(5)区划技术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向以定量为主转变,区划信息源由多种并行使用向无缝融合转变,区划时变性质由静态区划向动态区划发展。主要论题包括:寻求更为客观的等级系统制定依据以及各级区划主导因子的定量标准,以使得人为制订的区划等级系统更为真实地反映自然地域系统的层次和等级;寻求表征地理界线及其附近各种因子空间变化特征的技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过渡界线的位置和走向;寻求实现从分类到分区的转换技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寻求更加科学的综合区划途径,以使得不同质的因子在区划框架下加以综合;寻求更加有效的动态区划及其可视化技术,以表征区划方案的时空两维性。参考文献

[1]杨勤业,吴绍洪,郑度.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

望.地理研究,2002,21(4):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机械设计说明书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