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云石应加入量:
W白
12% 8%
1000 27.4
35% kg/t
2) 炉衬侵蚀进入渣中MgO折算的白云石数量: 1% 40%W衬 1000 11.4
35% kg/t
3) 石灰中带入MgO折算的白云石数量:
W灰 W(MgO灰/MgO白)
=5.4 kg/t
2.14 0.7%3%
3.5 1000
90% 3.5 2%35%
4) 实际白云石加入量:
W白 27.4 11.4 5.4 10.6
kg/t
(3) 白云石带入渣中CaO折算的石灰数量:
10.6×40%/90%=4.7 kg/t
(4) 实际入炉石灰数量:
石灰加入量W—白云石折算石灰量 2.14 0.7%
3.5 1000 4.7 58.5
90% 3.5 2%= kg/t
(5) 石灰与白云石入炉比例:
白云石加入量/石灰加入量=10.6/58.5=0.18
在工厂生产实际中,由于石灰质量不同,白云石入炉量与石灰之比可达0.20~0.30。 3.3.4.3 助熔剂加入量
转炉造渣中常用的助熔剂是氧化铁皮和萤石。萤石化渣快,效果明显。但用量过多对炉衬有侵蚀作用;另外我国萤石资源短缺,价格较高,所以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原冶金部转炉操作规程中规定,萤石用量应小于4kg/t。
氧化铁皮或铁矿石也能调节渣中FeO含量,起到化渣作用,但它对熔池有较大的冷却效应,应视炉内温度高低确定加入量。一般铁矿或氧化铁皮加入量为装入量的2~5%。
3.3.5 渣料加入时间
渣料的加入数量和加入时间对化渣速度有直接的影响,因而应根据各厂原料条件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渣料分两批或三批加入。第一批渣料在兑铁水前或开吹时加入,加入量为总渣量的1/2~2/3,并将白云石全部加入炉内。第二批渣料加入时间是在第一批渣料化好后,铁水中硅、锰氧化基本结束后分小批加入,其加入量为总渣量的1/3~1/2。若是双渣操作,则是倒渣后加入第二批渣料。第二批渣料通常是分小批多次加入,多次加入对石灰溶解有利,也可用小批渣料来控制炉内泡沫渣的溢出。第三批渣料视炉内磷、硫去除情况而决定是否加入,其加入数量和时间均应根据吹炼实际情况而定。无论加几批渣,最后一小批渣料必须在拉碳倒炉前3min加完,否则来不及化渣。
所以单渣操作时,渣料一般都是分两批加入。具体数量各厂不同,现以首钢一炼钢厂和上钢一厂为例,列于表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