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根据处理水量、pH值、水温和接触时间等数调整投加量。
2、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时,应将有效氯在水体中的浓度作为消毒的控制指标,应每天测定次氯酸钠的含氯浓度,作为调节加注量的依据。有效氯与水体的接触时间应大于30分钟。次氯酸钠储存量一般控制5—7天的用量。
3、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一般在使用现场制备,应严格控制配液浓度。配液车间禁用火种、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同时应对水中二氧化氯含量建立现场检测,实现对二氧化氯消毒工艺的有效控制。二氧化氯与水应充分混合,有效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二氧化氯储存量一般控制5—7天的用量。
4、滤池集水槽无来水后,要立即停加消毒药物。
(三)清水池工序质量控制
1、根据设计和生产实际的要求,安装固定式水尺和监视报警设备,严格控制清水池的水位。严禁超上、下限(最高、最低水位)运行。
2、当送水量低于最高设计负荷时,清水池应在24小时内有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运行过程,以防止池内滞留区存水时间过长。
3、清水池的通气孔、检修入孔,均应有卫生和安全防护措施。
4、清水池顶不得堆放污染水质的物品。
5、清水池顶严禁种植植物。
6、检测孔、通气孔和检修入孔应有防护措施,以防污染水质。
7、清水池应定期排空清洗,清洗完毕经消毒合格后,方能蓄水。
8、清水池的排空、溢流等管道严禁直接与下水道连通。
9、应保证清水池四周的排水畅通,防止污水倒流和渗漏。
四、根据供水量需要,按时制水,确保供水水量。不得发生人为停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