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1)

2022-03-02 22:55

3.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和解答方法。

提问: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时,要注意些什么?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指名读题后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交流总结。X|k |B| 1 . c|O |m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吗?

2.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6题。

第二十二课时:表面积和体积整理与复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95~96“练习与实践”第7~12题,思考题和“动手做”。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应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整理和练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同学们要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应用练习

1.回顾激活。

引导:回忆一下,生活中怎样的实际问题通过需要应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或体积计算?举例说一说。

提问:那在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又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首先要思考题目是求表面积还是求体积的实际问题,其次在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时,要弄清求几个面,是哪几个面的面积。

2.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请先观察图形,想想计算时各有什么区别,再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检查交流,集体订正。

追问:求需要多少铁皮是求的什么?解答这三个问题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大家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引导:想一想,沙坑里填成的沙是什么形状?沙的厚度是指它的什么条件?认真思考后独立解答。 学生解答后集体评议,让学生说出解答方法,教师板书算式和结果,强调单位改写。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为什么要先求体积?

4.回顾反思。

引导:回顾刚才两题的解答过程,各是应用立体图形的哪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你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学生的想法。

5.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知道包装箱上的尺寸“380×260×530”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提醒学生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确认计算方法和结果。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6.讨论“练习与实践”第12题。

学生读题,说说题里的条件。

比较:这三个问题各是求的圆柱形水池的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这三个问题各是求的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明确:第(1)题求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是求圆柱的底面积;第(2)题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是求圆柱的侧面和一个底面面积的和;第(3)题求池内最多能蓄水多少吨,是求圆柱的容积。

三、操作实践

1.完成思考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条件、问题。

引导:选择5张铁皮焊接成无盖长方体水箱,请你联系长方体面的特征,思考每个面大小的联系,想想每次可以怎样选,能想到几种选法,在小组里交流,并填写表格。

小组合作交流,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提问:焊接成一个无盖长方体水箱,你们设计了哪些选法?

各组交流,呈现不同选法,共同评议。

2.完成“动手做”。

谈话:老师给每小组准备了一个长方体香皂的包装盒,现在请小组合作,量出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宽、高。

小组操作测量,明确长、宽、高,得出相应的数据。

提问:如果把24块这种香皂装一箱,可以怎样设计包装箱?先画画算算,看看有哪些设计,把你认为满意的方案填入表里,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设计和想法。

学生操作、填写并交流。

全班汇报,共同评议,要求说明自己设计的想法。

追问:你最满意的是哪种方案?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1.交流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应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解决实际问题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体会?

2.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10题和第12题。

图形的运动

第二十三课时:图形的运动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97~98“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5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不同运动方式相应的特点和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正确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和放大、缩小;进一步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并能正确画出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2.学生经历图形运动方式整理和操作实践等活动,提高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运动变化的好奇和兴趣,体验画图、设计,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图形不同运动方式的相应特点。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把图形旋转、放大、缩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复习了图形的认识和测量,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图形运动的有关内容。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运动的不同方式和它们的特点,能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运动操作和图案设计,提高图形观察、比较的能力。

二、整理与反思

1.回顾内容。

提问:我们学过的图形运动方式有哪些?

出示方格纸上平移、旋转、放大、缩小、轴对称的5组图形。

提问:这里的一些图形都表示了图形的运动,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图形的哪些运动方式吗?

2.反思特征。

(1)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提问:观察平移的图形,你看出平移是怎样的运动?

指出:平移是沿直线的运动。

提问:从旋转的两组图形中,你看出旋转是怎样的运动?

这两组图形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提问:与原来图形比较,放大和缩小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指出:图形放大或缩小后,与原来图形对应边的比相等,也就是对应边按相同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3)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指出: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比较沟通。

(1)提问: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哪些运动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结合学生回答,把前面的板书内容补充完整。

(2)小结: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只改变了图形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放大与缩小只能改变了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强化对称。

引导: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请你画出这些轴对称的示意图,并表示出图中的对称轴,和同桌同学先互相交流一下。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结合交流,呈现相应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应用拓展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呈现学生画的对称轴,并说说是怎样确定每条对称轴的。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完成。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作品,说说各是怎么画的,师生共同评价,注意强调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和旋转的度数,以及放大时对应边的长度。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

(1)先要求学生把圆平移,使平移后的圆与线段组成轴对称图形。

交流:你是怎样平移的?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为什么要向右平移5格?平移时你怎样确定圆心和半径画出圆的?

(2)让学生完成第(2)题,并思考第(3)题。

交流画出的对称轴,说明它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

学生先操作完成并交流。

提问:把一个三角形按1:2缩小,新图形与原来图形面积的比是几比几?

还记得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变化的规律吗?你对图形放大或缩小后面积变化有什么想法吗?

引导学生交流,明确。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5题。

谈话:运用今天复习的内容,除了要能够正确操作,还要能够创造性地设计。

(1) 出示四种花色的瓷砖和拼成的图案。

提问:这两个图案各选择了哪两种瓷砖,分别是怎样拼成的?

(2)要求:任意选择两种瓷砖,在方格纸上设计几种不同的图案。

学生独立设计图案,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6.讨论思考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在小组里说说重叠部分的面积有没有变化,想办法说明自己的想法。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引导发现:如图,旋转其中一个正方形时,两个阴影三角形总是完全相同的,可见重叠部分面积总是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重叠部分的面积没有变化。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整理与复习了图形的运动,你对各种运动方式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图形与位置

第二十四课时:图形与位置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