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3)

2022-03-02 22:55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提问: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统计的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统计知识,教师选择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 谈话:今天我们要统计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通过复习,使同学们能系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增强数据描述和分析等应用能力。

二、知识梳理

1.出示问题:

(1)在统计时,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2)统计活动中,描述和分析的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3)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4)你能举例说说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吗? 让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汇报上诉问题。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这三道题各可以怎样收集数据? 追问:你能再举出几个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例子呢?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自由读题后,

提问:你能说说六年级男生仰卧起坐成绩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段的人数吗? 让学生根据六年级三班测试成绩记录单,整理数据并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整理的方法,以及成绩状况分析。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出示折线统计图,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知道的数据。 提问:你能回答书上的三个问题吗? 先独立思考,再把想法与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后集体反馈,说说怎样从图中看出来的。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

4.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1)出示扇形统计图。

提问: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能估一估每个节目的播音时间大约占每周播音时间的百分之几吗?

学生尝试估一估,指名回答,说说自己的想法。

(2)出示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出示第(2)(3)(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

(4)提问:上面的数据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在书上画一画。

小组讨论后学生各自画出统计图,然后集体交流,展开部分学生的统计图,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条形统计图,你是怎样想的。

(5) 比较:扇形统计图里的扇形大小表示什么?

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表示什么数量?

你从条形统计图里知道了些什么?

四、全课总结

谈话:说说你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十七课时 统计整理与复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103~105“练习与实践”第5~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认识统计表和不同的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作用及计算方法,能简单分析统计图表呈现的信息。

2.学生在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分析问题、作出判断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断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养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呈现的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对统计图表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整理与复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复习这部分内容,重点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和分析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二、回顾交流

提问: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统计图?你能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哪个统计图比较合适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出示第5题,学生了解要求和数据。

提问:可以怎样比较男、女生的汉字录入速度? 先小组说说你的想法。

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要比较平均数,明确男女生人数不同,可以分别计算出男、女生汉字录入速度的平均数,再进行比较。

学生独立计算比较。

全班反馈,并说说这里的平均数分别表示男生小组和女生小组的什么。 2.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在书上标出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指名学生汇报各直条所表示的人数。

提问:一年级学生中有几颗锯齿的人数最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提问:你能计算出两个年级中没有锯齿的人数各占百分之几吗?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3)提问:哪个年级学生的牙齿健康情况好一些?你是怎样比较的?(4)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集体评议。

3.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1)出示统计图。

提问:从这幅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交流指导哪些信息,包括每组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追问:各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你是知道的?

指出:各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可以直接从直条上数出,也可以用各小组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

(2)让学生根据统计图独立填写统计表。

集体校对,呈现统计表数据,让有错误的学生改正。

提问:复式统计表中的“合计”和“总计”栏目你是怎样填写的?

(3)引导:从复式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先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获得的信息,集体评议。

提问:通过填表和分析,你觉得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优点? 4.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1)出示第8题,让学生了解表中内容和数据。

引导:同学们在课前已经整理了自己6周岁以来每年测得的身高数据,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每年测得的身高数据?

提问:把你整理的数据与表中和你相同的男生或女生的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2)提问:要表示你6岁到现在的身高变化和我国小学生身高的变化,你认为用哪种统计图合适? 请你把自己身高与全国小学生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画统计图时要注意全国平均身高和你自己身高的不同图例标记。学生各自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交流,集体评议。

(3)提问:从6周岁到现在,你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其中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观察统计图,在小组里交流。

提问:与全国小学生的平均身高比较,你怎样评价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根据统计图和同桌说说。 提问:和全国小学生平均身高比,你对自己的身高变化有什么想法?指名学生用统计图说明自己的评价,集体评议。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想与大家分享或交流的吗?

可能性

第二十八课时 可能性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106“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判断简单事件的可能结果,并分析原因,能判断简单事件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2.学生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体会现实生活中简单的可能事件,培养简单的预测、判断及分析推理能力。

3.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对数学和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和说明。

教学难点:根据事件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5张装球口袋的图片。

2. 学生准备:每小组一个装有五个小球的袋子,小球上分别标记1、2、3、4、5;3—4种花色的扑克牌6张;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或者不确定的,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节课,我们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利用可能性知识的认识,判断简单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说明可能发生结果的原因或依据;进一步了解简单事件发生结果可能性的大小,并能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二、回顾旧知

出示五幅装有球的口袋图(图1装有4个黑球,图2装有4个白球,图3装有三个黑球和1个白球,图4装有3个白球和1个黑球,图5装有2个黑球和2个白球)

引导:从这五个口袋中分别任意摸一个球,可能的结果各会是怎样的?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的判断,并说说理由。

提问:从上面哪几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

从哪几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为什么?

提问:从图3、图4和图5的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哪个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大?

哪个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从哪个口袋中摸出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说说你的想法和依据。

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结合回顾,交流逐步板书。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名说说连线时思考的依据。

第61/74页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出示图片:一个透明的盒子,盒子里装有5个球,5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 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先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两人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多少种?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你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

先把书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填写后集体交流,确认填写结果。

追问:想一想,两人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吗?

4.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1)出示活动要求:

①组长从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三种不同花色的6张扑克牌,不让其他同学知道哪些牌,并负责洗牌、记录。

②其他三人轮流摸牌,每次任意摸一张,摸后放回,打乱后再继续摸,一共摸30次。

③小组整理每种牌摸到的次数。

(2)要求在小组里按要求开展活动。

呈现各小组的摸牌结果。

6张扑克牌是哪三种花色?

②哪种花色的扑克牌的张数最多?哪种花色最少?有张数相同的花色吗?

学生根据呈现的结果,联系问题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对每组结果的判断。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