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跨国垄断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动员国内各部门与国际上一切力量来保护 自己的文化价值,不能让自己的文化产业听凭国际市场的摆布,而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贸 易规则的重塑。
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文化及其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目前,多媒 体综合性跨国文化企业的垄断已经形成,它们越来越多地控制着全球文化产品消费市场 的份额。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如缺乏对原者的激励机制、投资不足 、对自己国家处于发育期的文化产业缺乏信心、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不注重对 自己产品的促销工作等原因,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本无法与这些跨国公司竞争。
目前,中国的文化市场已经受到严重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低成本的外国文 化产品出现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上。中国的儿童动画片市场已基本上被美国和日本公司所 支配。在中国儿童中最流行的卡通人物是美国的米老鼠和日本的机器猫。而中国的文化 产品在国际上却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这种情况在视听领域由来已久,在印刷及新的多 媒体领域,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的文化企业在企业规模、经济实力、成本、 生产与发行的相关服务等方面的差别,以及知识、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局限,以及法律环 境和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当中,单独靠市场的自我调节已经不能保证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能 够得到公平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让发展中国家还在幼稚期的文化企业去和这些跨国 公司的庞然大物公平竞争,只能是一句美丽的谎言。在世界范围内,仅仅靠市场机 制的自发调节已经不能保护文化选择的多样性,不能保护文化产品的公平竞争。
中国加入WTO,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WTO的现有规则,而应该以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参与 塑造WTO的制度和条款。在文化问题上,中国应该把保护世界的文化多样性作为一个基 本立场,为建立一个开放、公正、透明的,具有可参与性的多边贸易体系而努力。在这 样的贸易体系内,应该保证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品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公平的 商业机会,保证选择的多样性,保证竞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三届大会曾提醒各国注意,文化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不能任 凭国际市场法则的摆布。中国必须动员国内与国际上的一切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文化产品 、文化价值与文化身份。否则,我们的人文学科、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认同、我们 的民族凝聚力乃至我们的意识形态,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毁灭的威胁。
2.应该由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一个有关文化产业的各个部门参加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 领导小组,摸清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的底数,找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和不足,并结 合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制定出中国各文化行业的全球发展战略。
虽然WTO及其它一些现有的国际贸易协定考虑到了文化商品和服务的特殊性,但这些条 约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强有力的措施,终将有一 天文化产品会被当作与牙刷肥皂等一样的普通商品来对待。再进一步说,即使有了公正 的、透明的、可参与性强的贸易框架体系,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没有文化产品可以出口,再好的贸易协定也是一纸空文。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是要为建立一 个能够保障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公正透明的可参与性强的多边贸易体系而奋斗,另一方面 还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完善与之相配套 的法律法规体系,改善投资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文化具有生命力,在国际上占 有一席之地。
中国一方面要对自己幼稚的文化产业进行保护,但从历史的情况及经济学的观点来看 ,保护主义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保护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除了保护,我们应 该以更为主动的态度,对我们的文化政策进行积极的调整。我们的文化政策需要灵活地 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并在国家的、地区性的和亚地区性的不同层面上做出战略回应。
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应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 势、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从确定具体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到这些政策 的贯彻落实、连续运转,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与顺畅贯通,需要不同部委、部门 、的共同参与,如中宣部、教委、文化部、外贸部、广电总局、旅游局以及海关、 邮政和电讯等部门。可以考虑由这些部门抽调一些具有政治责任感的同志组成一个文化 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联合办公,摸清现有文化产业的底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产 业所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各行业的投资比例、作者、生产商 、批发商和零售商、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公司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分析。经 过这种分析,就可以搞清楚,文化产业的各个部门所面对的具体困难是什么,所具有的 优势和弱势是什么,以便于制定具体措施,克服困难、扭转弱势,发挥文化产业各部门 的潜在优势。
"
每一种文化产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可能制定出一个普遍适用于各种文化产业的一 揽子解决方案。重要的是要为每一种文化行业制定出具体明确的全球发展政策,如出版 业、音像制品业、多媒体、工艺设计、文化旅游等。各行业的发展政策可以由人大通过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也可以作为政府的连续有效的措施来实施。
由于各种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有些部门需要政府的直接介入和干预,而另外 一些部门可能只需要政府给出一个明确的政策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国家 也可以从整个文化产业中选取具有优势的行业优先发展。应该优先发展那些低投入、高 产出、高回报的文化产业,把有限的人力和财力集中在这些部门,保证重点,部分 突破。
3.多哈会议之后,WTO启动了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在新一轮多边谈判中,我们应该 坚持文化例外原则、文化多样性原则,强调我们的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23]。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 醒的认识,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WTO新一轮的多边谈判中,我们可以援引以下 国际惯例,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1)文化例外。在1993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最后一轮谈判中,以法国为代表的
一 些国家表示,关贸总协定对于商品、服务及受版权保护的产品的原则的实施,特别是最 惠国及待遇原则,侧重于商业方面的考虑,会破坏这些国家的文化独特性及其独特 地位。如果仅仅受商业利益的支配,许多地方的文化产业很快就会被跨国公司及具有垄 断地位的资本所代替。作为一种主张,文化例外没有任何法律地位,也就是说 ,它没有被写进任何协议或条约。文化例外的主张是基于这样一种原则:文化不像其他 任何产品那样,因为它的价值超过了商业价值。文化商品和服务传达着观念、价值和生 活方式,这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多重身份及其公民的创新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