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7 8 9 时间 10.8-10.10 10.12-10.16 10.19-10.23 10 10.26-10.30 11 11.2-11.6 12 11.9-11.13 13 11.16-11.20 14 11.23-11.27 15 11.30-12.4 16 12.7-12.11 17 12.14-12.18 18 12.21-12.25 19 12.28-12.31 2016.1.4-1.20 教学总结及反思 8 周课时 总课课文备注 课时 机动 调整 时 2.为他人喝彩 1 1 3 3.为平凡感动 1 1 2 4.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 1 1 2 3 主题一 站起来的中国人1 1 民 1.从艰难中起步 1 1 3 2.爷爷、奶奶讲的故事 2 2 上半期总结 1 1 3 半期考试 2 2 半期讲评 1 1 2.爷爷、奶奶讲的故事 1 1 3 3.新国家,新气象 1 1 主题二 劳动者的荣耀 1 1 1.为祖国争气的铁人 3 2.大漠里的无名英雄 1 1 3.伟大的普通一兵 1 1 主题一 春天的故事 1 1 1.“四大件”的变迁 3 2.按满手印的契约 1 1 3.从小渔村到大都市 1 1 4.变化着的人,变化着的1 1 家园 3 5.祖孙三代话汽车 1 1 6.现代工业品的诞生 1 1 7.中国制造 1 1 3 主题二 国家的主人 2 2 1.人民利益的代表 2.假如我是人民代表 1 1 12.9活3 动 3.共同的责任 1 1 2 主题三 在世界的舞台上 1 1 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3 2.站在联合国的讲台上 1 1 3.打开国门 1 1 总结与作业 1 1 3 总复习 2 2 总复习,期末检测 2 2 2 元旦节 教 学 内 容
5
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
主题一 品格的试金石
1. 诚实与信任之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重难点: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教学班级:六年级(4)班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和做的。 二?新授:阅读与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
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三?小组讨论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板书设计:
诚信是做人之本 教学反思:
6
2.诚信的回报
教学目标:
1. 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2. 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3.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准备:
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班级:六年级(4)班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新授: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教师在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 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板书设计:
诚信 代价——回报
教学反思:
7
3. 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重难点: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 教学班级:六年级(4)班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新授:阅读与讨论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说明:前面两个课题中所学的内容,毕竟在生活中不是经常发生,而是比较特殊的事情?实际上,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问题?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的?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阅读与思考
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总结,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板书设计: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教学反思:
8
4.与诚信“签约”
教学目标:
1.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3.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 言?
(二)教师准备
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
教学重难点: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班级:六年级(4)班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组长汇报课前布置的采访?调查等情况? 妈妈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我也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个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个海洋?”
2、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诚信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刻?
过渡: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
3、讨论:学习上不诚信的危害?
(1)学生上台讲古今中外严谨治学的故事? (2)小组交流?讨论考试作弊的危害性? (3)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
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 乐乐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看法?
假如说你跟别人真承诺了一件事,经过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发现这件事不对了,这时候你还去做到吗?
假如你对他承诺的事是错的,不能做的,你得讲哥们义气,你还得去? 还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坏事?
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说“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的?美丽的故事?诚信,说它大,大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说它小,就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我们不用喊那么高的口号,其实我们身边的小事真能做到“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是真理去坚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