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作风。 5)适时汇报工作。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了会影响工作进度的重大困难,都应主动向领导汇报,或者让领导主动掌握工作进度,或者请领导提出指示意见。 6)维护领导的核心形象。领导是一个单位或者部门的核心,无论在什么场合,下属都应尊重领导。 4)应对批评 受到领导的批评,会产生不愉快心理。被批评者有怨言也正常,因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于领导的批评,要做到正确对待。尽管有时批评的分寸、口气、方式等不一定适宜,或有偏颇,或有出入。但是,领导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哪一级领导都要对他的下属负责。如果领导真的批评错了,也不能当面反驳领导,可以私下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跟领导说明白,领导一定会对你有个好印象。一个会尊重领导的下属,也同样会受到领导尊重。 4.与同事相处的礼仪 与同事相处是职场的重要一课。与同事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 (1)男女平等的意识 当今社会,男女同工同酬,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应该树立平等、独立的意识。 (2)规范礼貌的称呼 上级要用职务来称呼,比如“李科长”、“王经理”,而不能因为彼此熟悉了,就称呼“老李”、“老王”。同事之间的称呼也不能草率,一般以姓氏、名字相称,而不要叫人外号。在电梯里遇见同事,或者在茶水间遇见同事,要礼貌地打招呼,即使是不熟悉或者不是很要好的同事,也应该点头示意,不能高傲地视而不见。如果有同事因为表现优异而获得了表彰或升迁,应该对他表示由衷的祝贺,而不是说一些尖酸刻薄的风凉话,嫉妒是人性最大的致命伤,一个心怀嫉妒的人是不可能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3)言行谨慎 不要喋喋不休,或者逢人就抱怨自己的工作太多、太琐碎,否则,久而久之,同事看到你就会掉头走开,免得听你诉苦。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在办公室里是不受欢迎的,专打同事小报告,到最后只会落得孤立无援的地步。此外,不可在同事背后中伤或散布谣言,伤害同事形象。 10分钟
有的秘书因为上司位居要职,就狐假虎威,趾高气扬起来,逢人就讲“那个做好了没有,老板待会儿要,记得给我”,到处发号施令,俨然一幅老板的样子,这样做只会让同事认为是小人得志。 4)工作积极主动 认真工作的人总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如果别的同事很忙,而自己比较空闲,这时就应该主动伸出援手帮忙处理,而不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在工作中如果出了差错,要主动承担责任,一味地推卸责任只会获得同事的鄙视和回避。 (5)公众礼仪 办公室是公众场合,必须遵守公众礼仪。首先,不要在办公室里抽烟。其次,有的人在办公室把鞋子脱掉,这样做非常不雅观,如果一定需要让脚轻松一下,可以自备一双软鞋在办公室里换穿。 (6)换位思考 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岗位和身份的人,思维方式、办事方式也都各有千秋。所以,工作中必须经常换位思考,才能有一个和谐的同事关系。 7)学会关心 学会关心,不仅是关心同事本人,更是通过关心同事,体现出你对这个团队的关注和呵护。比如同事生日、结婚、升迁、乔迁等,都可以表达祝贺;同事身体不舒服甚至生病时,应表达同情和问候;同事买了新衣服,适时适当地赞美一下;同事出差时,可以嘱咐他们一路上照顾好自己,并祝他们马到成功;出差回来的时候,要表达问候等。不能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 三、培养职业礼仪的途径 职业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真正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职业形象,才能真正使自己的事业辉煌、人生幸福。 1.掌握职业礼仪的原则 所谓“知而后行,不知则行乱”。有些人在交际中失礼,并非他内心不想讲礼貌,而是因为他不懂得怎样来表现自己的礼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让自己和他人满意。甚至有人已对他人失礼了,但他自己却毫无知觉,这实在是很遗憾而可悲的事情。要让大家都有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每个人就必须把自己不符合社会环境需要的随意性,用同一尺度、同一标准来进行约束和规范,这尺度就是礼仪。 2.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
(1)思想美、心灵美,才能成就外在美 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诚心诚意地尊重他人,自然而然地礼貌待人,而不是摆样子、做姿态,我们就必须以高度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前提。周恩来总理在他45岁时,虽然早已德高望重,可他仍为自己制定了七条《我的修养要则》,并且一直身体力行,恪守到老。 (2)文化修养的提高,能有效地推动礼仪修养的提高 文化水平与个人的素质息息相关。有教养的人大都是有知识、懂科学、有文化的人。他们自信稳重、举止文雅、谈吐大方,而且思考问题周密,分析问题透彻,处理问题有方,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吸引力。因此,职业人员应自觉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增加人际交往的“底气”,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潇洒自如 (3)加强艺术修养,培养高雅气质 艺术作品包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更凝聚着艺术家的思想、道德和人生态度。职业人员应尽可能多地接触情趣高雅、艺术性强的艺术作品,学习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思想得到启迪,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习惯就会逐渐培养起来,高雅的气质也会自然地形成。 简而言之,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更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学识、修养、才能和价值的外在表现。它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和自然流露。 3.强化礼仪规范的实践训练 人才培养的规格应该是:内秀外美。内,主要指品德、文化、智慧、修养、能力等;外,包括穿衣打扮、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只有当心灵美、行为美和形式美统一成一体时,那才是真正的美。外在美的培养,有它自己的形成途径,是后天教育中必须学习的一部分。塑造后天美的形象,培养挺拔的气质,能使动作更优雅,行为更规范,气质更迷人,更显职业气质和精神。 4.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礼仪要做到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磨炼、自我培养的过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刻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坚持按礼仪规范行事,逐步养成习惯。在现代开放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有许多交际的机会,应该有意识地把每一次交往都作为锻炼自己交际能力的机会,不断地学
习;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的职业人员。 总之,培养良好的礼仪修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高度自觉的前提下使自己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我们从点滴细节入手,从举手投足做起,只要有恒心,一定能从内到外提升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打造出专业而练达的职业形象。 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任务三 制作岗位职责说明书 授课时间 2015年 3 月 第5 学时 16---20日 知识目标:了解认清岗位职责的重要性,掌握岗位技能包括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会制作岗位职责说明书。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做一个责任心强的员工。 教学重点 了解认清岗位职责的重要性,掌握岗位技能包括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会制作岗位职责说明书。 教学环境 教学环节 讨论、视频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幻灯片演示结合谈话,学生思考。 10分钟 一、认清自己的职责,了解企业 新员工在进入公司后,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自己的业务范围和职责。职责就是分配给每一个人的职务且规定了在这个岗位上要你干什么工作,怎样干这份工作,以及达到怎样的标准。有些公司有明确的职务表,详细地规定职务的内容,有些公司可能没有这样一份职务表,而由上司口头传达。在主管领导为你作介绍时,你最好能逐项记下工作项目,了解工作的性质、特点,以便自身能清楚地把握。但是怎样干这份工作则是你自己应该多花心思考虑的,如这份工作是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还是需要通过与别人合作来完成?如果需要你独立完成,你就需要全面地思考这份工作应当怎样去做,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补充和修正自己的想法;如果这份工作需要合作完成,则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该弄清楚合作对象、工作的具体流程、谁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