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六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2)

2019-01-07 19:31

第三课 谨防紫外线辐射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紫外线,学会看紫外线指数。 2、了解紫外线辐射的危害。 3、掌握紫外线辐射的防护措施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了解紫外线的危害

掌握紫外线辐射的防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辐射是太阳辐射的一部分,紫外线辐射是指波长在可见光紫外端到X射线波长之间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约在5~400nm,其能量仅占太阳辐射总能 量的8%紫外线辐射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太阳高度:太阳在空中越高,紫外线辐射水平就越高。 2.纬度:越接近赤道,紫外线辐射水平就越高。

3.云量:在晴朗无云的天空,紫外线辐射水平最高。但是,即使有云层,紫外线辐射水平也可以很高。

4.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约5%。

5.臭氧:臭氧吸收一些太阳紫外线辐射。当臭氧层消失时,更多的紫外线辐 射到达地球表面。

6.地面反射:许多表面物体反射阳光,增加了紫外线总体暴露水平(例如,

草、土壤和水反射不到10%的紫外线辐射;新鲜的雪反射多达80%;干沙滩反射15%,海水泡沫反射25%)。

{二}什么是紫外线指数

1.紫外线指数是一个衡量某地中午前后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可能 损害程度的指数。

过度紫外线辐射暴露的健康后果使用从科学文献中系统收集的证据,世卫组织已确定明确由紫外线辐射暴露引起的9个不良健康结果。为这些健康结果完成了对全球疾病负担,包括死亡率和发病率的评估。评估的9种疾病为:皮肤恶性黑素瘤:皮肤黑素瘤是极严重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治疗正在改进,但是 黑素瘤仍然具有显著的死亡危险。在世卫组织报告中估计的50%至90%由黑素瘤造成的疾病负担可归因于紫外线辐射暴露。

皮肤鳞状细胞癌:这是另一种恶性皮肤癌,一般比黑素瘤发展慢,并且不大可能造成死亡或持续残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总疾病负担中,50-70%可归因于紫外线辐射暴露。皮肤基底细胞癌:这种皮肤癌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中,并且通过局部扩散缓慢生长。据估计,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50-90%可归因于紫外线辐射暴露。

{四}紫外线辐射的防护保护限制正午暴露于太阳的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太阳正午的前后两小时)太阳的紫外线最强。在这几个小时内尽可能限制暴露于太阳。 聪明地使用遮阳物:

建议当紫外线最强时寻找遮阳处,但是树、伞或遮篷等遮阳结构不能提供全部防晒作用。遮阳规则:“留神你的身影身影短粗,寻找遮阳处!”可当作一个简单的备忘录。

穿着防护服:宽边帽子可为眼睛、耳朵、脸部和后颈提供良好的防晒作用。具有充足的侧面保护、能对紫外线A和紫外线B提供99%至100%保护的太阳镜将极大地减少由太阳暴露造成的眼损伤。编织紧密的宽松衣服将对阳光提供额外的保护。 使用防晒霜:

大量使用防晒指数为15+的广谱防晒霜并每两个小时擦抹一次,或在室外工作、游泳、玩耍或运动之后使用,能够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应用防晒霜暴露不应用以延长阳光暴露,而应在暴露不可避免时保护皮肤。避免太阳灯和晒黑美容院:日光浴床损伤皮肤和无保护的眼睛,并且最好应完全避免。世卫组织建议,18岁以下的青少年根本不使用它们。了解紫外线指数:紫外线指数用于测量紫外线辐射。紫外线指数越高,皮肤和眼睛损伤的风险就越大。利用紫外线指数安排太阳安全户外活动。当紫外线指数预报辐射级别为3(中度)或更高时,应采取太阳安全防护措施。 四、课后思考

1 、师生讨论防晒小窍门 2 、红外线对身体的影响

第四课、怎样防治肝炎、肺结核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及肝炎症状与危害。 2、使学生知道肝炎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2、肝炎的传播过程。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了解肝脏吗?知道它长在我们人体的什么位置吗?

学生回答 :肝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它长在人体的上腹部。 基本正确(出示挂图)肝脏长在人体上腹部的右侧。如果肝脏一旦发生病变,就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肝脏疾病。

二、学习新课 (检查学生对器官的了解) 1、肝炎类型 同学们知道哪些肝炎类型? 学生回答:甲肝、乙肝。

除了这两种外,还有丙肝、戊肝等。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甲肝、乙肝。 2、肝炎症状 甲肝、乙肝都是传染性肝炎,你们知道它们都有哪些症状呢?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 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全身无力,以后会出现眼珠与皮肤发黄。 出现了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后及时治疗。 3、传播途径

肝炎有传染性,同学们一定都想了解肝炎病毒是怎样进入人体的?

同学们看图。 (出示绘图)肝炎病人的体内含有大量的肝炎病毒,当他们的粪便、血液、唾液污染了水源、食物时,被健康人食用,就会感染上肝炎病毒。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在哪些情况下健康人会受到感染学生回答?

不洗手就去拿东西吃,生吃瓜果,喝生水,到小摊上去吃东西,吃病人吃剩的食品。 同学们所讲的这些主要与吃有关系,也主要与甲肝有关,我们可以把甲肝的传播方式称为粪口传播。

刚才老师还提到了病人的血液中也带有病毒,请同学们再想想这又是怎样一个过程? 打针、输血都可以传播肝炎病毒。

很好, 这类现象主要是乙肝的传染,叫血液传播。另外,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母体垂直传播。(即怀孕的母亲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肝炎。

4、预防方法

请同学们先看书,然后再来回答。 学生看书,并回答。

只要理解了肝炎的传播途径,就可以很好地找到它的预防方法。例如,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洗净并削皮,不吃病人吃剩的食品等等。另外还要注意用血、注射卫生问题。 总结:肝炎病毒并不可怕,只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预防肝炎病。

二、巩固新知: 作业:P25填一填: 1、肝脏的三大任务。 2、传染性肝炎的类型。 3、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

第五课 防治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第一课时 防治麻疹

教学目标:

1、了解流行性麻疹的症状,特点。 2、基本掌握麻疹的预防方法并认真落实

教学重点: 消除恐惧心理,掌握预防麻疹的方法并认真落实。 教学难点: 消除恐惧心理,掌握预防麻疹的方法并认真落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快期末考试时我们班的XXX同学因为生病有一周时间没来上课,你们知道她生的是什么病吗?

2、对了,我们的XXX同学得的是麻疹。大家知道流行麻疹是一种什么病吗?它有什么危害吗?我们该怎样预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指示。 生答。

二、学习新课

1、 了解麻疹及其传播途径。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有90%发生在6个月至五岁以下的 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其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 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经打喷嚏、咳嗽、讲话将病毒播散在空气中,易感儿童吸入病毒后则感染。儿童也可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玩具、衣服等而感染。

2、了解麻麻疹的症状。起病初期似感冒,表现为流涕、咳嗽、喷嚏等,同时 还有两眼发红、畏光、流泪。2-3天后,口腔内两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即麻疹粘膜斑。3-5天后皮疹首先 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 进入恢复期,病程约10天左右。

3、了解麻疹的防治 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如有条件,可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另外,在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员拥挤的 公共场所。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与病人接触需注意个人防护。 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 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 一旦有流行,托幼机构、学校应加强晨检或暂停接送。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2015、1六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八五班家长会发言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