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工组织设计(4)

2019-01-10 10:08

井底与管道底高程应符合给水施工及验收的规定。

(1).井室安装闸阀时,井底距承口或法兰盘的下缘不得小于100mm,井壁与承口或法兰盘外缘的距离,当管径小于或等于400mm时,不应小于250mm;当管径大于或等于500mm时,不应小于350mm。

(2).在井室浇筑时,砌筑砂浆或混凝土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混凝土井壁的踏步在预制或现浇时安装。

(3).砌筑井的内壁应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应采用水泥砂浆搓缝挤压密实。

(4).井采用预制装配式构件施工时,企口座浆与竖缝灌浆应饱满,装配后的接缝砂浆凝结硬化期间应加强养护,并不得受外力碰撞或震动。

(5).井砌筑或安装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6).雨季砌筑井,井身应一次砌起。为防止漂管,可在井的井室侧墙底部预留进水孔,回填土前应封堵。

(7).阀门井周围回填前符合下列规定: 井壁的勾缝、抹面和防渗层应符合质量要求; 井壁同管道连接处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实; 闸阀的启闭杆中心应与井口对中。 (8).井允许偏差应符合的规定。

项 目 井身尺寸 井盖与路面高程差 长度、宽度 直径 非路面 允许偏差(mm) ±20 ±20 ±20

路面 井底高程 D≤1000 D>1000 ±5 ±10 ±15 注:表中D为管内径(mm)。 (9)支墩设置的条件如下

1)管径DN≤350mm的管道,且压力试验不大于1MPa时,弯头、三通处一般可不设置支墩;在松软土壤中,则应根据管道试验压力及土壤条件,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支墩。

2)当管道转角≤10°时,可不设置支墩;

3)管径DN>700mm的管道上选用弯管,若水平敷设,应尽量避免使用90°弯管,若垂直敷设,应尽量避免使用45°弯管;

4).支墩不应修筑在松土上,如有空隙,应用混凝土填实;

5).水平支墩后备土壤的最小厚度应大于墩底的设计地面下深度的三倍; (10)支墩设置的形式 水平管道支墩; 水平三通支墩; 水平管堵支墩; 垂直向下弯管支墩; 垂直向上弯管支墩 六、管沟回填

1、管沟回填方法:由人工配合机械均匀地将符合要求的回填土运入沟槽内,进行分层夯实,夯实方法以沟槽压路机等机械方法为主,木夯等人工方法为辅。

2、沟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要求:

排管并连接完毕后,试压之前,应及时回填。除接口外,回填至管顶以上0.5米。回填时不得损伤管子。槽底至管底以上3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30mm的砖石等硬块,不得破坏防腐层。回填时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0--30cm。回填时,管顶以下采用人工夯实,管顶上部采用机械夯实。

回填要及时,防止管沟的管子因未及时回填而被槽内水浮起。分段回填夯实时,接茬应呈梯形,不得漏夯.管道沟槽位于路基范围以内时,管顶以上25cm范围内填土表层的压实度87%以上。夯实部分的压实度在90%以上。 七、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现代土建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特殊性能体现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 能与钢筋牢固的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质及配合比质量的波动以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1)模板安装工程

①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模板的承受能力。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温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济,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浇筑温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是干净;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达到效果的模板。

② 模板拆除:拆模的迟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底模及其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技术方案执行;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③ 模板维护: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模板应涂刷脱模剂。

(2)混凝土工程 ① 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

由于基础底板为一个自然施工段,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基础底板向外侧四周砌筑,然后水泥砂浆找平层, ② 混凝土浇筑

a、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混凝土,用运输车运到现场。

b、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划定浇筑区域,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在己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12短插筋,长度1米,间距50m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草席覆盖保温。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冻。 c、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d、现场按每浇筑100方(或一个台班)制作3组试块,1组压7d强度,

1组压28d强度归技术档案资料用;l组作仍14d强度备用。 ③ 混凝土养护

a、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草席,然后在上面覆一层塑料薄膜。

b、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

c、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或受冻。 ④ 主要管理措施

a、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 b、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l~l0度之间,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c、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5度。 d、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e、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第五篇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工程量、工期要求,我公司拟投入如“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所示的施工机械,表中所列仅为计划投入,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根据施工需要,随时增加新的施工机械设备。


二、施工组织设计(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数值分析》总复习题(2010年)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