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书)9999(2)

2019-02-17 16:08

童的学业成绩和本校普通学生的学业成绩统计分析。

2.案例分析法。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父母外出情况、祖辈或其他监护人的情况、监护人的教育教养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个案研究要求每位教师重点跟踪1名以上队员,要求所选取的样本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个性特质等方面的代表性。

3.实验法。分别在四、五、六年级用科学方法制取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4.行动研究法。针对留守儿童中出现的心理障碍、研究教育、疏导、解决的办法。

5.经验总结法。重视经验积累,及时和定期进行经验总结,并加以提炼应用、验证和推广。

三、结果与分析

(一)在本实验研究中,我们首先对测试对象进行身份划分,分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

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146名非留守儿童中,心理健康正常者132人(90.4%),心理欠佳或者有问题倾向者11人(7.5%),心理倾向较平重者2人(2.0%)。152名留守儿童中,心理健康状况正常者128人(84%),心理欠佳或有问题倾向有14人(11.2%),心理倾向较平重者7人(4.6%),留守儿童总的检出率上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远不如非留守儿童,这与国内同类研究的结果一致,本次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人际焦虑、过敏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孤独倾向。

- 5 -

表1: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检出率差异情况

项目 身份 学习 人际 孤独 自责 过敏 身体 恐怖 冲动 心理 心理问 性质 焦虑 焦虑 倾向 倾向 倾向 症状 倾向 倾向 欠佳 题严重 留守 40 23 8 11 13 9 31 28 14 7 检出 儿童 人数 非留守 24 14 3 7 8 5 16 16 11 2 儿童 留守 26.3 15.1 5.3 7.2 8.5 5.9 20.4 18.4 11.2 4.6 检出率 儿童 (%) 非留守 16.4 9.6 2.1 4.8 5.5 3.4 10.3 10.3 7.5 2.0 儿童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我们在课题实施前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一次以问卷调查形式的心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表2)。

表2:樊集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施前对照班与实验班心理健康

问题检查率比较表

注:各柱高表示各项分量表的偏高检出率,分量表的“偏高水平”就是每个分量表高于8分(包括8分)的,是需要调整的范围。

实验班□

对照班■

从表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应该对患有学习焦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他们做朋友,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心理,给

- 6 -

他们传递一种“成绩不好并非一无是处”的评价方式等信息,消除顾虑。

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非单一,比较错综复杂,有些孩子还同时在几个分量表中显示其心理问题倾向,这足以说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矫正已势在必行。

(三)被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健康检出率分析

我们把被测试对象按照对照班与实验班两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说明在实验前两班留守儿童的分布比较均衡,适于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见表3)。

表3:实验班与对照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试检出率差异情况表

项目 班别 学习 人际 孤独 自责 过敏 身体 恐怖 冲动 心理 心理问 焦虑 焦虑 倾向 倾向 倾向 症状 倾向 倾向 欠佳 题严重 检出 实验班 8 3 2 4 2 1 6 4 4 2 人数 对照班 7 3 2 5 2 1 5 5 3 2 检出率 实验班 26.7 10 6.67 13.33 6.67 3.33 20 13.33 13.33 6.67 (%) 对照班 23.3 10 6.67 16.67 6.67 3.33 16.67 16.67 10 6.67 统计结果显示(见表3)对照班与实验班在实验前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班在“自责倾向”、“冲动倾向”这两个因子中的检出率略高于实验班,但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两个因子的检出率都稍抵于实验班,而在“心理问题严重”因子中的检出率相同,为6.67%,出现检出率相同的还有“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四个因子,这都说明被测试对象在实验前无明显差异。

(四)实验班与对照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后测结果分析 经过将近一年的实验,我们对照班与实验班再次进行测试,仍然采用前测量表,对八个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见下表(表4)

表4:实验班与对照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后测检出率差异情况表

项目 班别 学习 人际 孤独 自责 过敏 身体 恐怖 冲动 心理 心理问 焦虑 焦虑 倾向 倾向 倾向 症状 倾向 倾向 欠佳 题严重 检出 实验班 3 1 0 1 0 1 2 1 1 0 人数 对照班 6 3 2 5 2 1 5 4 3 2 检出率 实验班 10 3.33 0 3.33 0 3.33 6.67 3.33 3.33 0 (%) 对照班 20 10 6.67 16.67 6.67 3.33 16.67 13.33 10 6.67

- 7 -

同时,我们对实验班的前后测检出率做了比对分析,见下表(表5)。 表5:实验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前测、后测检出率对比表

项目 类别 学习 人际 孤独 自责 过敏 身体 恐怖 冲动 心理 心理问 焦虑 焦虑 倾向 倾向 倾向 症状 倾向 倾向 欠佳 题严重 检出 前测 8 3 2 4 2 1 6 4 4 2 人数 后测 3 1 0 1 0 1 2 1 1 0 检出率 前测 26.7 10 6.67 13.33 6.67 3.33 20 13.33 13.33 6.67 (%) 后测 10 3.33 0 3.33 0 3.33 6.67 3.33 3.33 0 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班与实验班在后测中检出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实验班在“学生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四个因子中的检出率竟低于对照班10个百分点以上,除身体症状检出率相同外,检出率相差最少的也低于6个百分点以上,其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班,并且有较明显的好转情况。

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前后测中的检出率也有非常大的改变,其中在问题严重的“学习焦虑”这一因子中,竟降低了16.7个百分点,其他各因子的检出率也明显下降,这也充分肯定了本实验的效果是明显的。

四、讨论与建议

(一)在农村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必要

本实验研究证实,在农村推广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捷,对留守儿童更是势在必行,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开始之前各项测试成绩大体相当,各项前测的检验均未达到1.96%“显著差异”的水平,而在严格控制干扰变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之后,实验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极为显著地超过了对照班,说明了在农村小学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途径与方法

1.“五个一”(一个微笑、一个卡片、一句祝福、一个拥抱、一个眼神)教育途径的探究

在我们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倾向多数

- 8 -

还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是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第一任教师”的引导与关注,缺少亲人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隔代教育是一份有缺失的爱,沟通有代沟的教育),因此本课题组从“关注”每个留守儿童入手,实施送“最真实的爱”的途径即“五个一”教育途径,在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中,孩子是父母的焦点,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远离无疑让他们受冷落,天长日久形成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着他们全面发展、潜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实验研究中关注每个留守儿童的每个节点、每个需求点,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理,多与他们拉家常、送祝福、送温暖,用我们关切的眼神告诉他们同样有人关注,用我们的微笑肯定他们的进步;用小小的卡片以及祝福的话语表达大家对他们浓浓的爱意;用我们的拥抱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事实证明,对于心理问题不严重的留守儿童运用此方法非常有效,如若直接单纯地进行心理疏导,会给他们贴上负面标签,反而事得其反。

2.亲情链接途径的有效性探究

心理学专家指出,家庭是在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最长的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显而易见,各个家庭均不相同,留守儿童正是因为缺失了这个第一教育阵地,才使得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

鉴于此种情况,本课题组在实验研究中,非常注意这一因素,利用现代通讯手段,除了搭建校讯通平台外,还建立了微信圈、视频互动平台等,确保家长每周能与孩子互动沟通一次以上,同时学校及时向家长提高如何提高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进行心理健康远程知识培训等,让家长了解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此种途径在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上真实有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搭建平台,打开留守儿童心结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留守儿童正因为缺少父母的支持与鼓励,70%以上的孩子在自我展示及

- 9 -


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书)9999(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