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书)9999(5)

2019-02-17 16:08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课题负责人:史政旭

课题组成员:葛芳 杨黎 蒋颖卓

一、测试目标

通过对新野县樊集乡一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调查分析,将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的辅导、矫正措施,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测试工具

在本实验研究中,我们进行心理测试采用的研究工具是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研究形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该量表由八个内容量有构成,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每个因素以标准分,8分为临界点),八个内容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量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分分为三个等级,分数在1-16分之间为正常;在17-40分之间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问题倾向;41分以上为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分析,并进行辅导。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林宗德教授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与老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交流访谈,查阅文献资料,自编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共28项,涉及了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学习、生活情感需求及自我评价几个维度。

三、具体数据分析

(一)我们在课题实施前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了一次以问卷调查形式

- 20 -

的心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表1)

表1:樊集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施前对照班与实验班心理

健康问题检出率比较

注:各柱高表格项分量表的偏高水平检出率,分量表的“偏高水平”就是8个分量表高于8分,(包括8分)的,是需要调整的范围。

实验班□

对照班■

从各个方面心理检出率来看,学习焦虑稍高于其他方面的焦虑。 在八个分量表的得分分布中,学习焦虑问题稍为严重,学习焦虑的学生达21%左右,稍高于一些专家提出的10~20%的比例,这是由于这部分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引导与监管,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以学业为重这一意识支配下,会逐渐出现难以适应学习的情况,因而会出现较高的学习焦虑,加之年级越高,学习难度加深、择校问题以及父母的催促,都会使留守儿童产生较高的学习焦虑。

适度的学习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

- 21 -

会促进学习。过分的学习焦虑是那些学生成绩不好而受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学瞧不起,受到了斥责、批评和歧视,久而久之会产生过强的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尤其当学生认为学习成绩的评价威胁到他的自尊时,学习焦虑会格外严重,学习焦虑会对一些学生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如自卑、敏感、疑心重、封闭等。

因此,我们应该对患有学习焦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他们做朋友,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心理,给他们传递一种“成绩不好并非一无是处”的评价等信息消除焦虑。

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人际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几个分量表的得分分布中这几个量表内容也反应出较为严重的问题,都需要进行适度而有效的指导疏导与矫正,通过对樊集小学的“留守儿童”各种心理的具体分析,笔者发现该村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积极的心理,也有消极的心理,特定的环境和家庭背景及自身的因素导致他们消极的心理略多一些,矫正与疏导势在必行。

(二)被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健康检出率分析

我们把被测试对象按对照班与实验班两个类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在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说明在实验前两班学生的八因子无明显差别。

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测试检出率差异情况表

项目 班别 学习 人际 孤独 自责 过敏 身体 恐怖 冲动 心理 心理问 焦虑 焦虑 倾向 倾向 倾向 症状 倾向 倾向 欠佳 题严重 检出 实验班 8 3 2 4 2 1 6 4 4 2 人数 对照班 7 3 2 5 2 1 5 5 3 2 检出率 实验班 26.7 10 6.67 13.33 6.67 3.33 20 13.33 13.33 6.67 (%) 对照班 23.3 10 6.67 16.67 6.67 3.33 16.67 16.67 10 6.67 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对照班与实验班在实验前测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班的在“自责倾向”、“冲动倾向”这两个因子中的检出率略高于实难班,但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两个因子的检出率都稍低

- 22 -

于实验班,而在“心理问题严重”项二者的检出率同为6.61%,出现检出率相同的还有“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四个因子,这都充分说明在实验前两班的留守儿童无明显差异。

(三)实验班与对照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后测结果分析

经过将近一年的实验,我们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再次进行测试,仍然采用前测量表,对八个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见下表。

表3:实验班与对照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后测检出率差异情况表

项目 班别 学习 人际 孤独 自责 过敏 身体 恐怖 冲动 心理 心理问 焦虑 焦虑 倾向 倾向 倾向 症状 倾向 倾向 欠佳 题严重 检出 实验班 3 1 0 1 0 1 2 1 1 0 人数 对照班 6 3 2 5 2 1 5 4 3 2 检出率 实验班 10 3.33 0 3.33 0 3.33 6.67 3.33 3.33 0 (%) 对照班 20 10 6.67 16.67 6.67 3.33 16.67 13.33 10 6.67 统计结果显示(见上表),对照班与实验班在后测中检出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实验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四个因子中的检出率竟低于对照班10个百分点以上,除身体症状检出率相同外,检出率相关最少的低于6个百分点以上,这充分说明本实验的效果是明显的,说明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对照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变,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疏导与矫正,这对其今后的人格发展、未来发展都将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正是家长、社会和学校最想看到的结果,这也正是我们现代教育、新课改所追求的,实验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由此可见,在农村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实施的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以后应落实到全校学生的教育中去,以提高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说明这种教育不是短期效应,而是长期工程,持久工程。

- 23 -


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书)9999(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