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 课程。
学校管理应该以礼的规范为管理条目
4.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对今天的教育管理具有什么启示意义? 注重校风的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确立良好的教育导向 注重教育者、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强调“言传身教”的作用 注重读书与修身的结合,加强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5.中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主张如何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教育的作用就应该是促进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展现,而不应该是相反。 要发展人的自然本性,就必须反对将外在的,人为的所谓知识去教育人们。 要发展人的自然本性, 就应该从现实生活的种种困扰中摆脱出来, 回归自然无为的状态。
要发展人的自然本性,社会就不应该对人过多干预,强作妄为,将违逆自然法则的“有 为”来损害人的自然本性。
6.如何评价中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道家的这些教育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 它否定了人性的社会属性,也就逃避了人对社
会所应具有的责任感。 它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便不可避免地陷 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沼。 它反对教育遵循人为的社会原则,实质上是不承认教育作为社会现象 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这些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道家的教育主张 是针对当时社会弊端和儒、墨、法三家主张的弊端而阐发的。其意思是想解决统治阶级教育 原则与人的个性发展所形成的矛盾与冲突,并试图以自然法则来解释教育的本质,表达了一 种要求教育按自身规律来发展的朦胧意向。这就
16
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而且,道家教育主张 中所含有的非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构建, 从一个侧面揭示 了教育发展的规律。这对于丰富中国传统教育理论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教育管理史》第八章思考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和促成人的(D )的养成。 A.智力 B.体力 C.服从心 D.独立人格
2.蔡元培认为新教育方针的制订应站在( B)的立场,帮助其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A.国家 B.国民 C.臣民 D.集体
3·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国家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促进教育向( B)的方向发展。
A·官僚化 B·生活化、大众化 C·神圣化 D·贵族化
4·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要真正使教育社会化平民化,教育发展的重点应在(C )。 A·城市 B·大学 C·乡村 D·妇女
5·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教育方针应贯彻(C )的原则。 A·个性发展 B·和谐发展 C·国家至上 D·健全人格 二.多项选择题:
6·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追求教育平民化是指( ABD)。 A·教育应以平民为着眼点 B·教育应为平民谋幸福 C·教育应造就伟大的个人 6 D·教育应教国民做人
17
E·教育应以培养圣贤、豪杰为目标
7·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课程改革应注意( ABCDE)。 A·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以日常生活的知识技能为教育内容 B·课程改革要面向职业
C·课程改革要注意开设鼓动平民精神的课程 D·课程改革要以平民生活的实用为最终标准 E·课程改革要有利于推行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原则
8·为发展个性,蔡元培认为教学管理应着重注意(ABCDE )。 A·将人格养成的精神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 B·用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养料来改革课程内容
C·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不同 D·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克服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E·受教育者也应具有“自动” 、 “自学” 、 “自助”的求学精神 9.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教育管理主张主要有( BCE)。 A·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个性发展”的原则 B·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国家至上”的原则 C·公民教育应以国家主义为根本精神 D·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发展为根本精神 E·教育管理体制应以国家利益为依归
10·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特点有(ABCDE )。
A·贯穿着民主的观念,强调管理的目的是催化健全人格的生长 B·反对集权专制型管理,主张下放权力
C·强调学校组织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体和团体的集合体
18
D·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促成集体与个体的和谐发展 E·吸收中外先进的管理思想,追求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名词解释题
1.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反对外力干涉,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养成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管理思潮。 2.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是指提倡教育平等,保障平民教育权利,以期推行教育普及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管 理思潮。这一教育管理思潮意欲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机制,以打破少数人独占教育的特权,
在全国推行“教国民人人都有独立人格的与平等思想的”平民教育。 3.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是指以教育为国家之工具,遵循国家至上之原则,通过国家观念的培养和民族文化的弘
扬,以造就共同理想之国民的教育管理思潮。这一教育管理思潮以国家主义相标榜,视教育
为促进国家统一和独立的根本方法。 四、问答题
1.如何理解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关于养成健全人格的含义?
人格精神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动机和方式,决定着人往何处发展的方向,是人之所以为 人的支撑点, 社会也是个人赖以生存的载体,其组织和秩序也应该得到尊重。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 个性与群性的发展是成正比的。 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群体对个人权利和个人发展的肯定,也意味着个体 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增加。
19
2.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学校育人的宗旨? 学校应具有浓厚的学术风气,应弘扬独立、自由、科学的学术精神,使教师和学生濡染
于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之中,才可能有创造性的研究和学习。
应该由内行参加学校的管理,让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来管理学校。 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3.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第一,始终贯穿着民主的观念,强调管理的作用是催化人的健全生长。他们反对集权专
政型的管理,主张下放权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学校组织成员对学校的运作有相当的
支配权。第二,学校组织不是铁板一块的权力结构,而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体
和团体的集合体,于是他们极力营造集体和个人的和谐关系,使两者共同发展,而不是以牺
牲一方的利益来谋求另一方发展;第三,积极吸收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
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我国教育管理思想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中国近代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推行平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推行平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救国。 “民为邦本,本固 邦宁”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实施平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彻底解放平民,让平民能
够具有平等意识,享受人类文明成果。要达此目的,就要教平民做人,做“整个的人”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