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2)

2019-03-28 13:02

B.碳酸钾KCO3 C.硝酸银AgNO3 D.氯化铁FeCl2 【答案】C

【解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且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A、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化镁的化学式是MgO,故错误;

B、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故错误; C、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化学式为AgNO3,故正确; D、在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盐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 B、根据CaO与水反应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NaOH溶液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分析; D、根据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分析。

解: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错误;

B、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NaOH溶液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实验目的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除去CaO中的CaCO3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D、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锌的表面会附着银白色固体,说明锌比银强,铜的表面会附着银白色固体,说明铜比银强。而锌和铜的活动性无法比较。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C。

点睛:常见物质的鉴别、检验,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9.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 C.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增加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A.根据饱和溶液分析; B.根据物质溶解度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分析; D. 根据饱和溶液升温分析。

解:A.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B. 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故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0g:(40g+100g)=2:7。错误;

C.由图可知,甲、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不变。故错误;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和溶液都没有变化。故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点睛:饱和溶液。

10.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

已知MFe2Oy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的数值为5

B.SO2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MFe2Ox发生了分解反应 D.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A.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 B. 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分析; C.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

解:A. 已知MFe2Oy中Fe为+3价,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O显-2价。则+2+(+3×2)+(-2)×y=0。则y=4。故错误;

B. 由转化流程图、题意可知,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可判断SO2参与了反应,是反应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而此反应不符合该特征.故说法错误;

D.由题意可知,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有新物质S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点睛:主要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催化剂的概念、有关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向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某变量 y随x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若x表示稀盐酸的质量,则y表示的含义是

A.氯化钠的质量 B.溶液的总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答案】A

【解析】根据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分析解答。

A.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当碳酸氢钠反应完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正确;

B.随着稀盐酸的增加,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故错误;

C.当x=0时,y也应等于0,故错误; 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图象表示的意义,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再进行推测。 三、信息分析题

1.如图为空气含量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 代表的是________。【答案】氮气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解:由图可知a占比重最大。其中“a” 代表的是氮气。 点睛: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2.氧气用途广泛。

(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这是由于氧气能________。

(2)液氢是火箭发射的常用燃料。已知卫星要被送达预定轨道,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 kg 的液氢才能产生足够能量。为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至少应在火箭发动机中装入液氧的质

量为________kg。

【答案】 供给呼吸 1600

【解析】(1)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医疗上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解:(1)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医疗上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供给呼吸;

(2)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2H2 + O2点燃2H2O 4 32 200kg x

x= 1600kg。

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但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也逐渐加重,请你提出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_______。

【答案】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生活习惯影响气候,节能低碳知识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只要符合节能减排及低碳生活,均是可以提倡的。

解: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A

【解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三大类。 A.矿泉水瓶是塑料,是合成材料。正确; B.钛合金表链是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

C.纯棉帽子属于天然有机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故填A。 5.铁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金属材料。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1)铁能制成铁锅,这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 (2)工业生产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 锈,写出该除锈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导热性 Fe2O3 + 6HCl =\3 + 3H2O 水 3CO + Fe2O3【解析】25-A(1)根据金属的导热性解答; (2)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 25-B(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解答;

(2)根据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解答。 解:25-A(1)铁能制成铁锅,这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 (1)铁锅清洗后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________对铁锈蚀的影响。 (2)工业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Fe + 3CO2


2017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斜视 弱视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