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3)

2019-03-28 13:02

(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25-B(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铁锅清洗后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水对铁锈蚀的影响;

(2)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e2O3+3CO 高温2Fe+3CO2。 6.制笔行业中经常用到铂(Pt)、钌(Ru)等贵金属。现有5种含钌元素的物质:Ru、RuO2、Ru2O3、RuCl3、K2RuO4。 (1)RuCl3读作_________。

(2)计算K2RuO4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三氯化钌 39×2+101+16×4 【解析】(1)根据化学式的读法解答;

(2)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等于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解:(1)由两种元素组的化合物,通常读作某化某。一般是从右向左读,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故RuCl3读作:三氯化钌; (2)K2Ru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101+16×4。 7.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天然气。

(2)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 石油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充分燃烧

【解析】(1)根据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解答; (2)根据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钾肥。 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工业上,煤炭燃烧前进行粉碎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充分燃烧。 8.燃烧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但燃烧控制不当会引起火灾。 (1)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2)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b2O3+2H2O2 =\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 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Sb2O5 【解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2)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比较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完成对X的化学式的推断。

解:(1)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清除可燃物、试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反应前:2个Sb,7个O,4个H,反应后:4个H,2个O;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判断在X中含有:2个Sb,5个O,即其化学式为:Sb2O5。

点睛: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挣钱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9.某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进了污水处理厂。

(1)参观污水的第一道处理工序时,现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

(2)污水的第一道处理工序是经过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_______。

(3)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作用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经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可作为能源使用。沼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4)某工厂在排放含硫酸的酸性废水时用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过滤,除去大块的不溶性垃圾 CH4 + 2O22NaOH =\2SO4 + 2H2O

【解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解答; (2)根据过滤能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解答; (3)根据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 (4)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解答。

解:(1)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污水的第一道处理工序是经过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过滤,除去大块的不溶性垃圾;

(3)沼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点燃2H2O+CO2;

(4)某工厂在排放含硫酸的酸性废水时用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2SO4 + 2H2O。

10.小明同学根据实践活动课中学到的发面知识和自制松花蛋的方法,在家里给家人蒸馒头、制作松花蛋。

CO2 +2H2O H2SO4 +

(1)发面时要用到面碱,小苏打是常用的一种面碱。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_。 (2)馒头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_______。

(3)制作松花蛋的过程包含着多个化学反应。首要反应是生石灰遇水转化为熟石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NaHCO3 糖类 CaO + H2O =\2

【解析】(1)碳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所产生的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食品蓬松; (2)根据面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解答; (3)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解答。 解:(1)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 (2)馒头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H2O =Ca(OH)2。

11.实践活动课上,小红将家里的彩漂粉(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带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她阅读标签并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1)将过碳酸钠加入水中溶解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检验生成的气体的操作为________。

(2)欲证明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有碳酸钠生成,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 【答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1)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解答; (2)根据碳酸根的检验方法解答。

解:(1)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故要检验的气体为氧气。检验生成的气体的操作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2)检验碳酸根时一般需要用到稀盐酸,并检验稀盐酸与碳酸根反应生成的气体。故选用的试剂为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12.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保护环境,工业上将煤洗选加工后制得可燃性的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水煤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可以合成重要的有机物甲醇(CH3OH)。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由6个原子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答案】 置换 CD

【解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结合置换反应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式的信息分析解答。

解:(1)由图可知,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2)A.一个甲醇分子由6个原子构成,故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错误;

C.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核4个H原子。故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正确;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1:4。正确。 故填CD。

13.某校科技节活动中,初三同学选用下述物质: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浓氨水(呈碱性,易挥发)、Na2CO3溶液、Ca(OH)2溶液、浓盐酸、NaOH溶液等为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1)魔术1为“葡萄酒变色”。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则B溶液为________,结合B处溶液的性质说明A变色的原因 ________。

(2)魔术2为“铁树开花”。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上的棉花团逐渐由白色变为红色。则D溶液为_______。

(3)魔术3为“清水变牛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 【答案】 浓盐酸 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A溶液中,使溶液显酸性 酚酞溶液 Ca(OH)2 + Na2CO3 =\3↓+2NaOH

【解析】(1)由石蕊溶液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蓝分析解答; (2)根据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分析解答; (3)根据生成物中有白色沉淀分析解答。

解:(1)由察到的现象为A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可知A溶液是紫色石蕊溶液。B溶液为酸性溶液且具有挥发性。故B溶液为:浓盐酸。结合B处溶液的性质说明A变色的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A溶液中,使溶液显酸性;

(2)由铁丝上的棉花团逐渐由白色变为红色可知,是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发生的反应。浓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所以C是浓氨水。故D溶液为酚酞溶液;

(3)由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这两种溶液为Na2CO3溶液、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 14.实验室要配制100 g 5%的NaCl溶液。

(1)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写上图中的字母序号)。 【答案】 5 g D DBAEC

【解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选择能够量取的最小量程的量筒; (2)根据取用、称量、先放固体再加水、溶解、装瓶解答。

解:(1)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100g×5%=5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5g=95g。即需要量取95 mL的水。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100 mL。故填:5 g D;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DBAEC。 点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5.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气体。

3

(1)⑤ 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现有铁架台(带铁夹),还应从上图中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17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斜视 弱视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