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题库1(3)

2019-04-02 16:44

曲之处主要有两点:(1)对借用旋律不再直接引用,而是把它精巧地作成一种便于运用模仿手法的动机材料。(2)这种借用旋律不再被支撑声部所独占,而是可以出现在所有的声部中。

在15世纪末,尚颂的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当时的宗教作品一样,在尚颂的写作中,四声部也已成为惯例,有时甚至使用五声部。各声部之间的模仿或严格的卡农取代了过去的高音部与支撑声部之间的二重唱结构。歌词采用四、五行诗句构成的单诗节宫廷抒情诗,取代了过去的“固定形式”(如回旋歌、叙事歌等)。在1501年出版的最早的印刷乐谱中,可以看到很多若斯堪创作的优美的尚颂。

《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试题库 第四章 巴罗克音乐

一、填空题

1、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利努契尼作脚本的(《尤丽迪茜》)。 2、蒙特威尔第是巴罗克早期的一位最伟大作曲家。他的第一部歌剧是(《奥菲欧》)。

3、(清唱剧)是一种类似歌的大型声乐体载。但它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

4、(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的体裁。 5、1660年前后,作曲家们开始把奏鸣曲分为两类,即(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6、17世纪上半叶,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库普兰),他被认为是在吕利和拉莫之间的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

7、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协奏曲),另一类是(独奏协奏曲)。

8、对巴罗克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的贡献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9、(拉莫)是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他的第一部理论著作是《和声学》。

10、(《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

11、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大部分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的。在记谱上是三行乐谱,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三重奏鸣曲),创作这一体裁的重要作曲家是(科雷利)。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巴罗克时期的重要声乐体裁( D )。 A、清唱剧 B、受难乐 C、康塔塔 D、尚松

2、创立“意大利歌剧序曲”的作曲家是( A )。 A、斯卡拉蒂 B、蒙特威尔第

C、吕利 D、巴赫

3、( B )把受难乐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顶点。 A、亨德尔 B、巴赫 C、维瓦尔第 D、库普兰 4、《马太受难乐》的作者是( B )。 A、亨德尔 B、巴赫 C、维瓦尔第 D、库普兰

5、下列哪一项不是巴罗克时期的器乐体裁( B )。 A、奏鸣曲 B、交响曲 C、大协奏曲 D、赋格曲 三、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1.《奥菲欧》 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为曼图瓦宫廷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同样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奥菲欧和尤丽迪茜的故事。全剧由五幕组成,每一幕表现情节发展的一个阶段,蒙特威尔第所写的音乐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的风格,使之成为早期歌剧的一部杰作。

2.清唱剧 清唱剧是十七世纪产生在意大利的一种声乐体裁。它采用宗教题材,歌词是拉丁文或意大利文的;它不需要舞台表演,情节由一个叙述者进行描述;它通常分为两大部分,用一段布道把它们分开;它的风格和歌剧很接近,除了宣叙调、咏叹调和乐队部分,合唱在其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3.室内奏鸣曲 室内奏鸣曲是一种巴罗克时期器乐合奏的乐曲,它由一些风格化的舞曲构成,是古组曲的前身,这些舞曲通常包括:阿拉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o

4.《赋格的艺术》 巴赫在晚年的一部重要的器乐作品,在巴赫逝世时尚未完成,其中包括用一个主题创作的一系列赋格曲。巴赫在这部作品中囊括了对位法的各种技巧,如卡农、倒影、逆行、减缩、扩张和密接合应等等,实际上对自己一生的复调创作进行了最后的总结o

四、论述题

简述17世纪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歌剧诞生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意大利,这种体裁把舞台戏剧与布景、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相结合,音乐中包括各种独唱、对白、合唱和器乐演奏。

早期巴罗克歌剧的一个直接的灵感来源是古希腊的戏剧。在那些戏剧中,合唱和一些抒情段落是需要歌唱的。人们相信古代音乐具有打动听众情感的力量,因此,也希望以类似的形式为基础来创作当代的音乐。

歌剧的更加直接的来源是幕间剧。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和喜剧的幕间上演的音乐短剧。在一些重大的礼仪性的场合上,幕间剧可以变得非常壮观,有合唱、独唱和较大的乐队。

歌剧的诞生是和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一个学者和艺术家的小组)的活动分不开的。这个小组以贵族巴尔迪伯爵为首,从16世纪70年代起常在伯爵家中聚会,其中包括两位重要的早期歌剧的作曲家一雅可布?佩里和朱里奥?卡契尼,还有几位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理论家,如文森佐?伽利莱(科学家伽利略的父亲)。他们在聚会中对音乐的讨论受到一位研究古希腊著作的学者吉罗拉莫?梅伊的信件的很大影响。梅伊认为古希腊音乐之所以感人,是由于它是以单音旋律为基础的,这种旋律特别能够通过人声的自然表现而传达歌词中的情感。

佛罗伦萨卡梅拉塔成员的理论在佩里和卡契尼的一系列作品中得到了实践。首先是在1597年,他们都为诗人利努契尼的诗歌《达夫尼》谱写了音乐。这部作品可能是最早的歌剧,可惜只有一些片断保存下来。1600年,佩里为利努契尼作词的《优丽迪茜》谱曲,表现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在佛罗伦萨为梅迪契家族的宫廷婚礼上演出。卡契尼也参加了这个作品的一部分音乐创作。两人都在1601年出版了这部作品的总谱。它们代表了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了歌剧。

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它是为曼图瓦宫廷而作的,也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奥菲欧的故事,脚本作者是诗人小斯特里吉奥,他直接参照了利努契尼以前所写的《尢丽迪茜》,并把它扩充成了五幕戏。每一幕表现情节发展的一个阶段。音乐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器乐的风格。首先,他运用了更加连续不断的宣叙风格,把朗诵性的部分和抒情性的部分混合起来,那些最现代的朗诵性音乐被保留在特别有戏剧性的场景中运用。其次,他运用了独唱的咏叹调和二重唱。然后,他还采用了一些牧歌式的合唱。最后,他在歌剧加入的器乐部分包括一些舞曲和器乐间奏、前奏或尾奏,这种段落有助于对场景的组织。

17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开始出现角色增多、布景豪华、强调壮观场景和娱乐性的倾向。同时,宣叙调和咏叹调开始明确地分开,前者近似说话,后者是旋律性的和分节歌式的。

17世纪后期,意大利歌剧在那波利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那波利风格”。代表作曲家是亚历德罗?斯卡拉第。在他创作的一百多部歌剧(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中,优美的声乐旋律线条被简单的和声所支持,形成简洁的织体。宣叙调被分两类,一类是干唱宣叙调,只用通奏低音乐器组伴奏。另一类是助奏宣叙调,由弦乐伴奏,有时也动用乐队中的其乐器。这种宣叙调通常用于比较紧张的戏剧性场景中。在咏叹调中,返始叹调(da capo aria)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的咏叹调。它为声乐技

巧的展示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在从头反复的段落中,歌手经常可以增加即兴的装饰。在斯卡拉第晚期的歌剧中,还开始采用了由“快、慢、快”三段组成的序曲,成为后来典型的意大利歌剧序曲。

巴赫的声乐创作及其历史地位

巴赫(J.S.Bach,1685—1750)是巴罗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宗教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以及受难乐、清唱剧和弥撒曲等。

在1723年到1729年期间,巴赫为莱比锡几个主要教堂的路德教仪式创作了四套可供整个教会年使用的康塔塔,每套有大约60首,共200多首保存至今。康塔塔在念福音书之后演唱,经常是用音乐对福音书的内容加以评论。巴赫也有一些康塔塔是对自己以前作品的改编。他的很多康塔塔包括以众赞歌的歌词和旋律为基础的乐章。这样的众赞歌康塔塔一般用一首基于众赞歌曲调的合唱开始,并以同一首众赞歌简单的四部和声式的合唱起来结束。中间的乐章通常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常常改编众赞歌歌词,有时也引用众赞歌的旋律。例如他著名的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

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还写了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在这些作品中,巴赫运用了一些属于“华丽风格”(galant style)的新手法,例如避免精致的伴奏,优雅而平衡地分成两个呼应乐句的旋律等。

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了《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它们是为了莱比锡教堂在受难节期间演唱的需要而创作的。在这两首受难乐中,一个独唱男高音担任了福音书叙述者的角色,其它的人物分配给各位独唱者,它们演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表达群众的的情绪,对情节加以评论,演唱全曲首尾的两个大型乐章以及用四部和声谱写的众赞歌。这些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用他自己以前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创作过程横跨了20多年。它包括了传统的常规弥撒曲中的五个段落,体现了巴赫在拉丁文复调音乐方面的理想。除了天主教仪式音乐的“古代风格”的因素,巴赫在这部作品也混合了一些新的风格,例如《信经》的“在圣灵中”这一句和其它一些咏叹调风格的乐章中,便出现了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的因素。总的看来,巴赫可能是想把它写成一部超越教派的、带有普遍的宗教作品,其中汇总了适合宗教音乐创作的各种手法。

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中只在他的学生和崇拜者的小圈子里流传。在18世纪末一种新的更加简单明快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后,巴赫的音乐被认为是复杂而臃肿的,因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忽视。对巴赫音乐的全面的再发现开始于19世纪,1802年,尼克拉斯?福克尔的第一部巴赫传记出版,德国作曲家采尔特大力推动了《马太受难乐》的重新上演,1892年,这部沉睡多年的作品终于在德国作曲家门德尔

松的指挥下在柏林得到公演,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他生活在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音乐史上也是欧洲古代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巴赫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试题库 第五章 古典主义音乐

一、填空题

1、18世纪初(格鲁克)是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的代表人物。

2、交响曲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这种在17世纪60年代风行的体裁以(“快—慢—快”)三个段落的结构模式为人们所熟悉。

3、被世人称为“交响曲之父”的作曲家是(海顿)。

4、海顿的集大成的12首(“伦敦”)交响曲,不仅将交响曲套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结构,而且将各乐章的不同性质与常用曲式确定下来。

5、海顿的清唱剧代表作品是(《创世纪》)和(《四季》)。

6、(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写出两部代表作品( )、( )。 7、(《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

8、(《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他在交响曲末乐章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音响之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

9、(《D大调弥撒》)是大型声乐、管风琴与乐队的作品,贝多芬自认为这部“庄严”弥撒是他最伟大的作品。

10、贝多芬在(《第六交响曲》)中对“标题音乐”的宽泛理解影响了后来的柏辽兹和李斯特。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位作曲家对弦乐四重奏做出重要贡献( B )。 A、莫扎特 B、海顿 C、贝多芬 D、格鲁克

2、歌剧《费加罗的婚姻》的作曲家是( A )。 A、莫扎特 B、海顿 C、贝多芬 D、格鲁克


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题库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论证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