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防范审计风险(4)

2019-04-21 21:33

情况和原因,从而对该单位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以便准确确定适用的行业制度、法规法律,研究减少审计风险的办法和措施,使审计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其次,要用科学的客观的眼光看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无论是政府审计还是社会审计,其审计的业务、方法是相似的,所以,科学借鉴以前审计人员的审计文书,从中分析审计问题的内容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实施审计工作界定范围、判断重点;同时,也为合理配备审计人员和合理分布审计力量做好准备,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和避免审计风险。

第三,实施“承诺书”制度,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会计和审计工作是性质不同的两项工作,因此,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各自所负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会计人员应对其报告的财务信息负责,审计人员负责审查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是否符合既定准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与财务相关的各种情况,而对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不负责任。因此,为避免审计风险,在审计组正式审计前,应由被审计单位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做出承诺,对是否存在“未决诉讼”和是否为别的单位进行借款担保等情况做出说明,并加盖被审计单位公章、法人代表章、财务负责人章,填制“承诺书”,以明确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

第四,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避免来自方方面面的干预。“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基础,也是避免审计风险的根本前提。如果审计的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无法

14

保证其独立性,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有的让“关照”,有的让“照顾”,那么,可想而知,最后的审计结论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另外,要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审计风险。

(四)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与沟通

通过沟通,使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审计工作,以审计职业界的标准来衡量审计过程及审计意见,同时也使审计职业界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对审计的合理期望。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以消除社会公众与审计职业界之间的隔阂,降低整个职业界的审计风险。同时,审计职业界要加强执业检查。通过加强执业检查,督促所有审计主体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厉惩处违规者,清除害群之马,降低检查风险和败诉风险。同时,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来降低被诉风险,进而降低整个职业界的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徐铭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3期

[2]马亚红 论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现代商贸工业》 2007年第12期

[3]李瑛玫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

15

2009年10月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审计》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年3月 [5]王硕 《财务人员内部审计技巧与错弊防范》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16


浅谈如何防范审计风险(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技术报告(第二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