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膜保温。气温过高时白天揭膜通风,夜晚覆膜保温。开袋后要对菇房(棚)喷水保湿,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促使菇蕾发生;现蕾之后,菇房(棚)空气相对湿度要提高到90%~95%。竖袋培养时,要防止袋内有积水,若有积水应及时倒掉,否则易使培养料腐烂变黑,影响菇蕾形成,或使菇蕾腐烂。出菇期要加强通风管理,光照度应保持在200勒克斯以上。正常情况下,开袋后25天形成菇蕾,从现蕾至采收入15天。采完第一潮菇后,要清理料面残留菇脚及死菇,耙去老化菌丝,将袋口封闭,停水2~3天养菌,待料面现白后再进行出菇管理,20~25天后第二潮菇蕾发生。生物学效率在80%以上,高产者达100%。 63、元蘑达到什么标准可以采收
当元蘑菌盖直径5~8厘米、边缘稍内卷、尚未弹射孢子或刚刚产生孢子时为采收入适期。这时菇质优良,鲜嫩可口。
64、元蘑如何采收
当元蘑达到采收标准,如果是干制,应在采收的头一天停止喷水,并且沿菌柄基部成丛采下,不要带出培养料,也不要将菌柄留在培养料上,防止病虫害发生。 65、元蘑采收后如何管理
元蘑一般可采收2潮。第一潮采收后。停止喷水7~10天,使采后伤口愈合,菌丝休养生息,也可以重新划口,俗称改口。养菌后的菌袋改口一般是在第一潮出菇口的空间处再重新划“V”形出菇。 66、元蘑如何干制
元蘑干制大多采用日光晾晒。该方法属于自然干制法。是利用太阳辐射能作热源,使水分蒸发的一种干燥方式。可节省能源,成本低,最为经济。晒制时,将成丛的元蘑分成单朵,均匀地平铺在晒帘或苇席、尼龙纱上。晒帘与地面向南倾斜15度~30度角,以增加阳光照射面。晴朗天气晾晒1~2天即可干燥。 四、杏鲍菇栽培
67、杏鲍菇有哪些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Pleutotus eryngii),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食之口感极佳,并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是侧耳属中味道最好的一种,故被誉为“平菇王”。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各国推荐推广这种食用菌。杏鲍菇的营养丰富均衡,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品。杏鲍菇子实体内含18种氨基酸及部分矿物元素,其中八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它可与肉类蛋类食品相媲美。中医学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溶解,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症患者理想的保健品。 68、杏鲍菇栽培历史和现状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因其主要发生于伞形花科刺芹属的枯死刺芹植株根上而得名。是欧洲南部、北非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法国、意大利、印度先后进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研究。1958年,Kalmar第一次进行栽培试验,1970年Henda在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杏鲍菇,并首次在段木上进行栽培;1971年,Vessey分离到杏鲍菇菌株;1974年法国科研人员采用孢子分离的方法获得杏鲍菇菌株;1974年,Cailleux用杏鲍菇子实体的菌褶分离到杏鲍菇的菌株,在12℃~16℃,275勒克斯光照条件下栽培成功;1977年,Ferri成功地进行商业性栽培。目前,泰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省农业实验所都有小批量栽培试验。经过各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杏鲍菇纯菌种的制作技术取得成功,栽培技术也不断完善,现已进行商业栽培阶段。 69、杏鲍菇原来产在哪里
野生杏鲍菇分布在南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原苏联南方(独联体)、北非
11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11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摩洛哥等)、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新疆和四川西部等地。春末至夏初腐生——兼性寄生于大型伞形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植物的根上和四周的土中。 70、栽培杏鲍菇经济效益如何
杏鲍菇栽培具有投资少,出菇快,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按10000袋计算,每袋可产鲜菇300克,10000袋可产鲜菇3000千克,每千克鲜菇按8元计,10000袋产值为2.4万元,每袋生产成本为0.8~1元,纯利润为1.5万元。一个350平方米的大棚可栽培1.5万袋,半年可获利2万元以上。 71、栽培杏鲍菇市场前景咋样
由于杏鲍菇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尤其令人食后不忘的杏仁味,使广大消费者对其青睐有加。加之优美的形态,较高的耐贮藏、耐运输性,使其保鲜性能及货架寿命大大延长,也是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生产的杏鲍菇,其品质好。所以近年来,不断有商家在寻求该产品,无论鲜品、干品,或盐渍品均可。据了解,杏鲍菇目前仍是供不应求。预计随着杏鲍菇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销售价格会有所下降,但最低价格也不会低于平菇、香菇、滑菇的销售价格。因此大力开发杏鲍菇商品具有广阔的前景。 72、杏鲍菇生长习性如何
杏鲍菇分布于我国的新疆、四川、青海也有分布。野生杏鲍菇常在春末夏初腐生或兼性寄生于大型伞形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的根上及四周泥土中。人工驯化栽培采用锯末、棉子皮、豆秸、玉米芯等材料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北从黑龙江南至福建广东均可栽培出品质优良的杏鲍菇。 73、杏鲍菇生长的营养条件
杏鲍菇生长的营养条件主要是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与其他菇类有所不同的是,杏鲍菇是高营养型的菌类,它所需碳氮比可达10︰1以上,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除添加麦麸、细米糠以外,还要添加玉米粉、豆饼粉等物质来补充氮源。
74、杏鲍菇生长的温度条件
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适宜温度为24℃~27℃,在25℃生长速度可达峰值。高于或低于25℃菌丝生长速度均下降,并呈一定等值关系,如23℃~27℃的生长速度,27℃~15℃的生长速度,2~Oc~lOoC的生长速度。低温培养菌丝健壮并有利于控制杂菌污染。在生产中要密切注意气温、菌温、堆际温度,并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气温是指室内外自然温度;菌温是指培养料内菌丝体生命活动产生的温度;堆际温度是堆间袋间周围的温度。高温季节要避免极端高温危害,低温季节要充分利用三种温度效应,提高室温,促进发菌。菌丝在发菌过程中,由于菌丝不断增殖,新陈代谢渐旺,菌温也随之升高,一般比气温高3℃~5℃。杏鲍菇子实体形成温度为8℃~22℃,原基形成最适温度16℃~18℃。
75、杏鲍菇生长对水分的要求
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出菇管理对水分的要求与其他菇类稍有不同,配制培养基时含水量要求在66%~68%,水量偏低会使产量明显降低。但含水量如超过70%则菌丝生长缓慢,易污染杂菌。栽培室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90%,一般低温季节空气相对湿度可略高些,高温季节可略低些,以免滋生杂菌和害虫。 76、杏鲍菇对通风条件的要求
杏鲍菇是好气性菌类,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条件才能正常生长。氧气不足,菌丝体活力下降,长速变慢。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必须提供充足的氧气,通风换气良好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具体做法是结合温度、湿度管理,适当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
12
12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77、杏鲍菇对光照的要求
杏鲍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在黑暗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要求有一定的散射光,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原基不分化,分化的原基不形成菌盖。但如果光线过强,则会造成柄短盖大的畸形菇。控制好光照强度是生产优质杏鲍菇的重要环节。出菇室的光照强度一般为50~200勒克斯。 78、杏鲍菇对酸碱度的要求
杏鲍菇菌丝生长需微酸性培养基,在pH值3~12范围内,菌丝皆可生长,适宜pH值为5~7,在配制培养基时pH值调到7.5左右,灭菌后可降到7以下。 79、杏鲍菇适合什么地区栽培
杏鲍菇为中低温性食用菌,一般利用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栽培,栽培季节为早春和晚秋季节出菇。栽培所用原材料为硬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培养料,所以在有硬杂木屑、玉米芯和棉籽壳的地区均可以进行杏鲍菇栽培。 80、杏鲍菇栽培需要哪些原材料
(1)主要原料:我国农林副产品资源丰富,其副产物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均是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稻草和豆秸虽然也可作培养料,但稻草或豆秸出菇迟,产量低;
(2)辅助材料:细米糠、麸皮、玉米粉、豆饼粉、石膏、碳酸钙和糖均是栽培杏鲍菇的辅助材料。 81、杏鲍菇栽培常用哪些配方
配方1:硬杂木屑73%,麦麸25%,糖1%,石膏1%;
配方2:硬杂木屑40%,玉米芯粉35%,麦麸23%,糖1%,石膏1%;
配方3:硬杂木屑63%,麦麸20%,玉米面10%,豆饼粉5%,磷酸二氢钾0.3%,石膏2%; 配方4:硬杂木屑48%,玉米芯粉20%,石膏2%,麦麸、玉米面各15%,磷酸二氢钾 0.3%。
培养基营养丰富,可使子实体朵大,产量高。有棉籽壳的地区可以作为主要原料或掺加部分棉籽壳原料,能提高产量10%~20%,但棉籽壳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尽量不使用棉籽壳。经过灭菌、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25℃左右培养室中培养,6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 82、杏鲍菇一般在什么季节栽培
杏鲍菇出菇最适温度是10℃~15℃,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要求安排生产季节,温度太低和太高都难于形成子实体。杏鲍菇第一潮菇蕾如果不能正常形成,将影响第二潮正常出菇。北方地区可根据具体温度安排在8月进行,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出菇较适宜。如果在温室生产杏鲍菇冬季也可正常出菇,而在半地下温室内生产杏鲍菇也可安排在夏末开始出菇。
83、杏鲍菇栽培需要场所
杏鲍菇栽培场地应选在干净、通风的房舍、简易菇棚、温室等一些条件较好的靠近水源、电源及交通方便的地方,半地下温室及人防地道也可作为出菇场所。 84、杏鲍菇栽培用哪种规格栽培袋,有啥要求
杏鲍菇栽培一般选择17×33×0.045厘米规格的聚丙烯折角袋,或者低压乙烯折角袋,要求聚丙烯折角袋薄厚均匀,袋底部要封严,不硬、不脆。装袋前要采用吹气法检查塑料袋是否漏气,可用嘴吹等方法检查,将漏气的塑料袋淘汰。 85、袋栽杏鲍菇如何配制培养料和装袋
(1)配制和拌料:按配方称取原材料。头一天将木屑、玉米芯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使玉米芯、木屑预湿,让玉米芯吸水。将拌好的料堆成梯形长堆,堆(闷)一夜。拌料要求做到“三均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湿搅拌均匀、
13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13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pH值均匀。准确掌握含水量,灵活调水,杏鲍菇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适;
(2)装袋:栽培袋可采用17厘米×33厘米、17厘米×38厘米、20厘米×37厘米折角袋或15厘米×55厘米筒膜装袋时,用撮子将料装入袋内,边装料边抖实,同时,用手压紧,使装的料紧实无空隙,特别是料与膜之间不能留有空隙,光滑均匀。每袋装好料后重0.6~0.7千克,然后左手抓紧袋口,使袋面与料紧贴,以防接种时吸进空气发生污染。折好袋口,用扎绳扎实,使袋口完全密封。扎口前应把袋口部粘着的培养料擦净,防止杂菌从袋口污染。要打活结,以便接种。也可采用套环和无棉盖体封袋口,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方法是先将套环套在菌袋口之后用无棉盖体盖好,4~6小时装完袋。也可采用装袋机装袋,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 86、袋栽杏鲍菇如何灭菌
一般采用常压灭菌。在菌袋装锅后,检查除排气孔外是否漏气。开始生火时,烧大火猛攻,越猛越好,4小时必须达到100℃。假如升温较慢,一些高温菌在培养料中活动加剧会使养分受到损失。冷气排净后,立即关闭排气孔。在灭菌过程中,注意观察锅内水位,当水位低于安全线,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破锅,要添加开水,不使锅内温度下降,影响灭菌效果。整个烧火过程必须在100℃以上保持12小时,中途不能断断续续,不能停火,不能降温,保持文火,保持100℃。如果用钢板池或油桶改制的常压锅炉,用塑料篷布或塑料膜封锅口,篷布薄膜中达到100℃时,蒸气使塑料膜拱起像气球一样,此时减少燃料,文火保持100℃。待拱起的篷布、薄膜要下落时又加大火力,使之重新拱起。停火前用猛火轰一次,再停火保温3~5小时。待温度自然冷却下降至60℃时,趁热出锅,起到巴氏灭菌作用,以杀死搬运过程中外界落在袋面的杂菌,搬运热菌袋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料袋变形或刺破,有条件的栽培户可采用周转筐,这样可以避免弄破菌袋和菌袋变形。热菌袋搬入接种室需冷却,待袋内温度达27℃左右时,开始接种。 87、袋栽杏鲍菇一般采用哪种接种方法
将灭菌后料袋搬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接种,也可采用离子风机进行接种。接种前,接种室先用2~3的来苏儿喷雾消毒,然后每不可漏烟。采用气雾消毒剂、硫磺和甲醛薰蒸的要将离子风机等金属工具拿出,以免锈蚀。菌种、料袋和工具应预处理,菌种必须逐一检查,发现杂菌应坚决清除,可用棉花醮75%酒精擦洗消毒菌种瓶表面。菌种按上述预处理后,连同料袋和接种工具放入接种室(箱)进行消毒,一般用2%~3%的来苏尔水溶液喷雾。采用超净工作台接种的,要预先开机30分钟,净化室内环境。采用紫外线灭菌的,要用纱布把菌种覆盖好,再打开30瓦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这样能够杀死菌种、料袋和工具表面的杂菌,达到无菌要求。接种操作步骤:用酒精灯灼烧盐水瓶下部,用小铁锤将盐水瓶菌种底部敲破,在点燃的酒精灯灭菌区内将菌种倒放;解开袋口,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用大号镊子夹或用小勺盛菌种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旁无菌区放入菌袋内,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操作过程中受杂菌污染的机会,然后重新扎好袋口或轻轻打开无棉盖体接种后再将无棉塞体盖好,将接种的菌袋叠好,接种室中的全部料袋必须一次性完成接种,采用套袋的接完种后拿下。一般一次接种150袋或1小时左右。采用短的筒袋可以两头接种,接种后套袋要拿下。采用长袋栽培的要打孔接种,单面四孔,不用消毒,不用封口,但要将套袋套好。接完种的菌袋立即移入培养室发菌培养,一般每瓶二级种可接栽培袋50~60袋左右,两头接种只能接25~30袋。由于杏鲍菇的最高生长临界温度为35℃,而接种箱内采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温度一般要比室温高6℃~9℃。高温季节箱温高达40℃以上,极易灼伤或烫死菌种。因此,采用接种箱接种要尽量安排在早晨或夜晚进行。 88、袋栽杏鲍菇接种后栽培袋如何摆放
把接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摆袋发菌。摆袋方式有两种,一是直立摆袋,将菌袋底直立,紧靠排列,要求横行对齐,7、8月高温季节时可防止高温烧菌,但占地面积大,利用率低,极少采用,一般采用搭培养架进行直立摆放。二是墙叠式摆袋,袋口朝外双排堆叠成行,行与行之间留一条作业道,作为管理采收的通道。因栽培季节不同,要根据气温
立方米空间再用2~4克气雾消毒盒消毒,用火柴点燃,密闭熏蒸30分钟。接种室预先要进行空间消毒,接种前要尽量密闭,
14
14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春季出菇菌袋可摆放8~10层;秋季出菇菌袋因发菌管理正值盛夏炎热高温季节,菌袋内菌丝生长旺盛,宜少摆几层,以5~8层为宜。如是打孔接种的栽培袋,应码成“井”字形,可以摆8~10层。 89、袋栽杏鲍菇如何进行发菌管理
(1)培养室空气和温度管理:菌袋摆到培养室后,调控温度在杏鲍菇的适宜生长范围内是杏鲍菇发菌的重要环节。头3~5天为萌动期,即菌丝恢复和萌发,温度20℃~27℃最为适宜。培养7~10天后,菌丝呼吸量加大,室内和菌袋内温度都会升高,须经常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3次,每次通风1小时,避免二氧化碳沉积。高温天气,利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机,尽量降低室温至20℃~24℃之间,低于20℃会造成未长满袋即出菇现象;低温天气,利用晴天中午开窗通风,并注意保温。20~30天,菌丝长到菌袋1/3~1/2时,菌丝生长旺盛,吃料迅速,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急剧升高,此时,加大通风,两头接种的栽培袋可扎眼通气,侧面打眼接种的栽培袋去掉套袋,以增加氧气进入及二氧化碳等废气排出,促进杏鲍菇菌丝生长蔓延。若气温偏高,室内菌袋堆积较多,应打开排风扇排风降温。严格控制室温升高的另一项措施是“疏袋散热”,疏散一部分菌袋是对付高温的有效措施;
(2)遮光:杏鲍菇菌丝在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照,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强光下,菌丝生长缓慢,刺激原基过早发生,使菌丝提前老化,造成后期减产。因此,培养室门窗要用黑布或黑塑料布、黑薄膜遮盖好。尤以悬挂遮阳网为好,既遮光又透气,解决遮光与透气之间矛盾;
(3)湿度控制: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70%时,适宜菌丝生长,可通过培养室安装的干湿温度计来观察,适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容易滋生杂菌,造成污染。在晴朗干燥的中午结合通风开窗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90、栽培杏鲍菇如何倒袋和检查杂菌
倒袋有两个作用,一是检查处理杂菌。培养头7天对菌袋进行一次粗检,主要检查菌种是否萌发成活;10~15天进行第1次倒袋,主要观察菌丝长势及污染情况,发现点滴绿霉污染,用75%酒精或1%多菌灵水溶液注射能够控制污染点杂菌的蔓延。对未萌发成活及菌丝生长不良的栽培袋应及时回锅处理;对污染严重的,如感染红色链孢霉应及时清除深埋处理,以防传染给其他菌袋。以后每隔10~15天倒袋1次,观察菌丝生长状况。二是调整菌袋位置,使之生长均衡,避免垛中温度过高出现烧垛现象。摆在下面的菌袋,由于受到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生长较缓慢,及时将下面的菌袋翻到上面,将上面的菌袋调到下面,避免二氧化碳对下面菌袋菌丝长期刺激,有利于恢复下面菌袋菌丝的生长。如此反复倒袋,可平衡上下菌袋的生长速度。整个发菌期需倒袋3~4次,20℃~25℃适宜温度一般50~6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91、袋栽杏鲍菇如何进行刺激出菇
(1)低温刺激:杏鲍菇属恒温结实性菇类,原基分化温度低于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以较低温度(10℃~15℃)刺激原基形成;
(2)光线调节 杏鲍菇子实体发生和发育阶段均需光照,以100~200 Lx为宜(相当于每平方米放置25~40瓦白炽灯),气温升高时要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 92、袋栽杏鲍菇出菇期间如何管理
菌丝长满袋需后熟10天,菌丝吐黄水即可置于栽培室内进行出菇管理。取掉棉花和套环,把塑料袋口翻转至靠近培养基表面,之后喷水保湿,促其出菇。
(1)温度调控:以10℃~15℃较低温度刺激原基形成,一般需10~15天。然后把栽培室控制在15℃~18℃左右,让子实体生长和发育。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若遇到低温,注意适当关紧门窗,尽量提高栽培室温度,让子实体正常生长;若气温升高,则多喷冷水降温,尽量减少子实体萎缩死亡;
15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