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2)直播法:去掉松茸菌盖外膜,选择上翘菌盖,切掉菌柄,将菌盖朝下直接于宜栽林地松根附近放置1~2日。放置前应清除地面落叶、腐烂植物等,使土层中的赤松细根稍露出,以使落下的孢子直接附着在细根上。一般在气温20℃左右时,经一晚上孢子即可从菌盖落下。待孢子落下后取掉菌盖,轻轻覆盖一层落叶等物。必须先检查细根部有无菌根,在无菌根的细根处接种。因为有菌根地方已产生过松茸菇床,现已成为乏地,即使接入孢子或菌丝也不会发生松茸。赤松细根部着生白色或灰色菌丝时,已形成了其他菌根性菇床,也不适宜作接种地,落叶层、腐殖层中已充满其他菌类菌丝的地方都不适宜作接种地。接种地要标明接种位置,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建立排水设施,以便管理; (3)孢子液接种法:除去菌盖外膜,选择菌盖上翘的子实体。切掉菌柄,用小刀或解剖刀将菌盖内的部分菌褶刮入蒸馏水或无菌水中,并轻轻揉搓,使孢子脱离菌褶,直至成为白色浑浊液,然后用布滤掉菌褶渣滓。或除掉菌盖外膜,切掉上翘菌盖下的菌柄,将菌盖朝下放在玻璃、砂或黑布上,于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孢子落下后形成孢子印。将从400克松茸中获得的孢子溶入1~2升无菌水中。接种时,先将接种地的落叶、腐殖物除去,轻轻挖起土层土壤,洒入50~100毫升孢子液后覆盖落叶。也可在落叶层挖几个小穴,将孢子液注入穴中,但穴底部必须有赤松根。杂菌滋生的污水不能用作溶解孢子的水,松茸孢子生活力弱、,制成的孢子液尽可能早播,长时间放置易污染杂菌,致使孢子死亡。 171、松茸菌种如何分离与培养 (1)孢子分离法:
①将大型培养皿内放好圆形黑纸,盖好盖,置于干热灭菌器中,在140℃条件下,干热灭菌1小时; ②选择健壮无病虫的松茸子实体置于无菌箱中,用消毒的解剖刀切去菌柄并对菌盖进行表面消毒;
③将处理好的菌盖安放在经过干热灭菌的培养皿中,菌褶向下,此时向培养皿黑纸一侧滴数滴无菌水,盖好皿盖; ④将培养皿置于20℃温度下,经过24小时即有孢子落下;
⑤左手拿斜面培养基试管,右手用消毒接种针,按无菌操作要求取培养皿中的孢子,接种在斜面培养基的中央,塞好棉塞。
⑥培养:松茸孢子在20℃~24℃条件下5~7天膨胀,10~14天发芽, 3周可见菌丝,60~70天可形成直径2厘米的菌落。如果1~2周内有大量菌丝生长可能是霉菌; (2)组织分离法(分离部位以菌褶为好):
①选健壮无病虫害、无外伤、幼嫩有菌褶的小菌蕾,用消毒刀削去带泥土的菌柄;
②将菌盖用0.1%升汞水中浸5分钟取出,多次用无菌水冲后用无菌纱布擦干。简便实用方法是用70%酒精棉球擦手和子实体表面,一般要擦两遍,不必用无菌水冲洗;
③按无菌操作要求,用镊子撕去菌幕和表皮,取出黄豆粒大小菌褶,置斜面培养基中央,在22℃~23℃条件下培养。也可取其他部位组织块,大小为2~3毫米×4~5毫米,放入斜面培养基中央,培养方法与菌褶相同。 172、松茸母种如何制作 (1)培养基制备:
①配方:配方Ⅰ(浜田培养基):葡萄糖20克,干燥酵母5克,磷酸二氢钾1克,琼脂15克,水(用1N盐酸调pH值为5.0)1000毫升;配方Ⅱ:葡萄糖20克,酵母粉5克,蜂蜜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0.25克,硫酸镁0.25克,氯化铁少许,硝酸钙0.1克,水(用1N盐酸调pH值为5)1000毫升;配方Ⅲ:松茸土煮汁滤液200毫升,赤松根煮汁滤液200毫升,鲜松针煮汁滤液200毫升,麸糠煮汁滤液400毫升,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琼脂20克, pH值5.0;配方Ⅳ: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松茸菌丝20克,蛋白胨5克,pH值5.5;
31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31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②培养基制备过程中关键技术在于调酸,其解决方法是控制灭菌压力,可控制在1.1个大气压以内,也可采取培养基与调酸物质分别灭菌,灭菌后调酸。
(2)母种扩繁:培养温度应低于24℃,一般以21℃~23℃为宜,约60天菌丝可长满试管。与普通食用菌母种形态上有所不同,菌丝体一方面沿斜面蔓延,一方面以接种块为中心向上向下扩展,在斜面上形成明显圆顶凸起,并长出1毫米左右长的短刺。培养基中添加酵母粉的菌丝颜色乌白,未加酵母粉者颜色纯白。菌管培养60天以后由于中央部位继续膨大,四周培养基逐渐变薄变干。 173、松茸原种和栽培种如何制作 (1)配方:
①配方Ⅰ:松茸山土壤(去杂、过筛)40%,赤松木屑30%,柞树木屑22%,麸糠8%,营养液拌料、含水量68%,pH值6;
②配方Ⅱ:大米50%,赤松木屑20%,柞木木屑20%,长好的被孢霉木屑种10%,pH值6,营养液拌料、水分调至65%。营养液可按1000毫升水中加葡萄糖20克(或蜂蜜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氧钾0.5克,酒石酸铵1克,烟酸0.5毫克,叶酸0.5毫克,檬酸铁5毫克,硫酸锰5毫克,硫酸锌4毫克比例配制。
(2)制作方法:培养温度24℃以下,培养料水分含量65%~70%,装瓶数量以半瓶为宜,消毒灭菌与其他食用菌相同。松茸母种扩大为原种及栽培种每次需半年时间。 174、什么是菌丝接种法,怎样进行
即用某种底土使松茸菌丝增殖,并将其移入幼松林中的方法。
(1)土壤培养法:把试管中的母种接到适宜的土壤中,并加以培养,待菌丝发育后,接种到适宜松林;
(2)琼脂培养法:将分离的菌丝接种于琼脂培养基,置于23℃下培养成试管斜面母种。用接种针从琼脂中取出松茸菌丝块,用水洗掉琼脂培养基后,接种于松树根部。
采用菌丝法随时可得到菌种,可全年接种。但由于4~5月间赤松根发育旺盛,新根产生,故该期可作为接种适期。松茸菌丝接种与温度有关,不要在盛夏接种,应在10~11月间进行。采用菌丝接种前的4~5个月培养好种菌,即使是夏季也必须维持22℃~23℃。琼脂培养菌丝接种缺点是菌丝移植入松林后,不能很快适应松林条件,必须在培养基中保存几个月。
175、何为假植法,怎样进行
把7~8分开伞的松茸2~3棵移植到接种的预定地,盖上聚氯乙烯薄膜等,使孢子在一昼夜内落下,然后取去松茸,轻轻覆上混有落叶的土壤。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即把两棵将要开伞的松茸挖出后,并列栽在未长松茸的赤松林地,选细根多的地方。栽后上面用树枝架成十字形,并用聚氯乙烯薄膜罩上(2天后取下),以便保湿和防止孢子扩散。孢子落地后,慢慢浇上清水,使孢子渗入地下萌发与赤松细根接触,形成菌根。 176、何为菌盖切块直播法,怎样进行
选成熟度7~8成的子实体,去掉菌柄,将菌盖切成1厘米见方的方块。清理好地表覆盖物,定点挖深10~15厘米,将菌盖小块,菌褶向下放好,每接种点浇当地山泉水500毫升,再盖好覆盖物即可。此法宜在每年松茸发生早期进行。每年头潮松茸因气温较高,虫害较重,特别是在菌柄处虫蛀现象普遍,致使等级下降,成本较低。此时将菌盖切块直播于距地表8~15厘米的土层,有利于与赤松细根结合成菌根并有一段生长时间,成活率高。晚播成本高,而且菌丝刚与松树细根结合就进入冬季,效果也差。子实体是组织化的菌丝体,具有再生菌丝的能力。将菌盖切块直播于林地土壤中,由于松树细根的存在,可以形成菌根并在隔年后形成子实体。成活率一般在10%左右,是目前较好的半人工栽
32
32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培方法。
177、何为菇根移植法,怎样进行
菇根移植法又称菌柄移植法或子实体移植法。菇根为松茸子实体菌柄最下部、食用时应切除的部分,是指松树细根、松茸菌丝及土粒在菌柄下端牢固结合的部位。将菇根移入适龄林中,使松茸菌丝着生于松树细根部。该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178、何为半人工模拟栽培,怎样进行
半人工模拟栽培是指应用松茸纯培养菌种在苗圃或容器中直接进行人工接种的方法。此法与日本的感染苗移植法的不同点是接种物是人工菌种而不是天然菌种。此法可缩短苗木菌根化的过程。 179、何为松茸人工林地栽培,怎样进行
松茸人工林地栽培是指应用松茸纯培养菌在适生林地进行栽培的方法。松茸人工林地栽培的接种材料是纯培养菌种,属于人工栽培范畴。栽培场地是林地,不是人工合成培养基,不能认为是纯粹的人工栽培。松茸人工林地栽培集中了人工栽培和半人工栽培的优势为一体,是松茸驯化栽培最为理想的技术路线。前提是批量生产松茸培养菌种和进行适地选择。切入点是人工营造松茸窝。技术关键是促成松茸窝内菌根和菌丝大量发生,调控菌丝体组织化和结实基因的及时表达。目前,松茸纯培养菌种研究有较快进展,菌根合成已成为现实,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驯化栽培方法。 180、松茸发生林老化如何进行林地更新
(1)松茸发生林全部砍伐后的林地更新法:砍伐前用木桩标明菇床位置,砍伐后,尽快移植2~3年生的松苗,菇床内应密植,以利松茸菌丝着生。如果松苗不多,应首先将幼苗移入菇床中,以防松茸菌丝死亡。采用该方法时,也可切取砍伐林地菇床内的菌根,移植入其他适龄林中。若在砍伐林内移入松苗,3年后即可发生松茸;
(2)保留菇床菌根种树:砍伐松树可保留与松茸发生有关部分松树作为菌根种树,以此为发生松茸的菇床中心。同时也可迅速将松苗移入砍伐林地,促使菌根形成;
(3)松树砍伐前移植松苗:发生林砍伐前,先将松苗移入菇床内,以便形成菌根。待松苗形成菌根后再伐林。由于除松苗外全部树木被砍伐,郁闭度变小,更有利于松苗生长。 181、如何开辟新松茸窝
将松茸菌丝移植入林地中,人工开辟新“初松茸窝”是最重要的松茸增产措施。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
(1)孢子播种法:孢子只有着生在松树细根部才能发芽,才可从松树根部吸取发芽所需的养分。松茸菌盖开列时,子实体开始形成孢子;菌盖完全开列后,孢子形成量最高。将铁桶内装入水,放进开列的松茸菌盖,振荡后则能使孢子溶入水中。于适龄林中挖直径1~2厘米、深10~15厘米的穴,注入孢子液,使孢子附着于松树细根部,然后覆土; (2)种菌接种法:还可用松茸窝土作为种菌进行接种。接种时必须选择适宜种菌繁殖的适龄林。在松树地表根不茂盛的地方,即使接种也无效。土壤种类直接影响松茸菌丝的发育,它关系到松树细根能否密生于近地表处。松树细根密生处,即为适宜接种地;
(3)菇床菌根移植法:在用竹桩标记的松茸发生地挖取10~15厘米深的土壤作为种菌。将它移入新的适宜林中,使之密接松根,松茸菌丝长于松树细根部形成松茸窝。菌根移植期为春、秋两季,但从气温方面考虑,春季移植最适宜; (4)菌根一子实体移植法:切取半径10~15毫米、厚10~15毫米开裂的松茸菌盖移入适龄林,使菌褶上产生孢子散落到树根上,并使之发芽。应除去移植穴周围的落叶及腐殖物,翻动表土,显露松树细根,这样孢子更易附着于根部; (5)菌根苗移植法:在光照强的林中,株高为1~2米松苗与松茸菌丝形成菌根。可挖取该松苗移入适宜林中。松茸菌丝在松苗移植期间继续发育,等它缠绕于其他松根上则形成新菇床,移植期以4~5月为宜。也可将二年到数年树龄
33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33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的松苗浮栽入松茸窝,放置6~12个月,使其幼根着生松茸菌丝,然后移入适龄林来开辟新松茸窝。 182、何为大棚栽培法,怎样实施
大棚栽培法不同于松茸的自然发生林,它是人为地创造特殊环境,促使松茸发生。
(1)大棚设置:以松茸预定发生地(一般是环状)为大棚中心。大棚宽1米,长度由松茸发生地大小而定,大棚用塑料薄膜及保温垫子挂在支柱上;
(2)温度调节:大棚内通入冷空气或用长袋子装有冰块,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0℃。冷空气从冷却器的四条直径10厘米的塑料管输入。塑料管上每隔30厘米开有直径6毫米的孔,冷空气即由这些孔扩散到大棚内,棚内温度很快就会降低。在调节温度过程中,可根据天气决定覆盖还是去掉保温垫;
(3)灌水:调节温度的同时,连续灌水5~7天。每天灌水10~30毫米,这样能促进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大棚栽培法的特点就是在大棚内用人工调节,造成有利于原基形成的环境。 183、松茸如何采收
松茸采收不宜在雨天进行,不应采过小的菌蕾,对正在开伞的松茸应留下大量弹射孢子后再采收。采收方法是,用左手中指和食指之间夹菌柄下部,手向下压土,右手持小竹劈插在土中,轻轻向上一拨即可取下。采后一定要在坑穴上部用手按按表土,使地下菌根不受损伤。采收时尽可能不踏菌丝体生长的部位,最好穿软底鞋,带手套进行采收。采收后要及时运输,注意保鲜。一般多采用通风透气的竹筐为容器,每筐装2千克,最多不超过4千克,以免相互挤压造成破损,筐底可放一薄层松针,既可保持松茸香味又能防止失水。为了防止掠夺式采收,应建立松茸自然保护区,有计划,有指导性地进行采收,并结合采收进行半人工栽培,营造松茸山,保持松茸的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松茸增产。
九、羊肚菌半人工栽培
184、羊肚菌有哪些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全世界已知羊肚菌不多,约有15个种,我国有2/3。它们大都可食,味道好,所有羊肚菌的味道都不错,因为它们都含有多种氨基酸。在欧洲,羊肚菌被视为仅次于块菌的美味食用菌;印度人中信奉伊斯兰教者也喜爱吃它。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羊肚菌营养丰富,羊肚菌干品蛋白质含量为24%,醣约40%,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在干食用菌中是高的。它还能自己合成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185、羊肚菌人工栽培现状及前景如何
羊肚菌属共有近30个不同的种,我国已报道12个种。由于羊肚菌味道鲜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非常受人喜爱,加之长期以来只能靠野生采集,所以供不应求,市场售价比一般栽培菇类高得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羊肚菌人工栽培有100多年历史。早在1898年,已经有人在5~6月将羊肚菌组织块接种到菊芋畦床中,秋天在菊芋茎基部四周施入苹果渣,1~2周后盖上枯枝落叶。第二年春,除去枯枝落叶,在比较潮湿情况下,羊肚菌菌丝体能在土壤基质中蔓延生长,并逐渐产生子实体。20世纪90年代,国外用25%沙子和以树皮、泥炭藓和红木树皮为主要成分的75%有机质作培养基,经巴氏消毒后用羊肚菌菌核作接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每平方米培养基可收获25~500个子实体。多数研究是模拟羊肚菌野生生态条件进行栽培,产量有的达40朵/平方米,有的高达200朵/平方米以上。但是有两个问题:第—,在模拟野生条件下栽培出来的羊肚菌,不能肯定完全是人工接种的产物;第二,产量不稳定,试验重复性差,就连研究者本人按同样方法栽培,也不能重复试验结果。 186、为什么羊肚菌不能人工栽培
因为羊肚菌是子囊菌,而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大多是担子菌,担子菌和子囊菌相比,菌丝双核化过程存在明显
34
34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差异。如担子菌中的香菇,一次菌丝的双核化发生在早期,双核菌丝是它的主要形态,子实体也是由双核菌丝组成的;而子囊菌中的羊肚菌菌丝体是单核的,子实体最初也是由单核菌丝构成,双核化的产囊丝在产生子囊前才形成,并穿插于子实体中,羊肚菌子实体是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的混合体。因为羊肚菌菌丝体主要形态是单核的,在进行人工栽培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营养生理上(内在的)创造条件,使羊肚菌单核菌丝体扭结产生子实体原基。第二,掌握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外部条件,如温、湿、光、气等。而至今还没有人解决这两个问题,所以羊肚菌还不能人工栽培。
187、野生羊肚菌生长在什么地区
野生羊肚菌遍布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华北、华东各省(区)也有分布。羊肚菌多生长在海拔800~1000米,以栎、桦为主夹有松树的阔叶林中,下层多为蔷薇科小灌木及草木植物。林上落叶层厚达10~14厘米,落叶下腐殖层达10~30厘米。羊肚菌大发生的四、五月间,经常有小雨,林内空气潮湿,昼夜温差较大。在台湾省,羊肚菌产地环境条件一般是林内树木稀疏,山向东南亚或西南,排水良好。林内光线比较充足。据测定,白天林地内光照强度低于500勒克司时,羊肚菌极少发生。
188、野生羊肚菌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的多
羊肚菌发生地有以下气候特点:4、5月份平均气温在10℃~15℃,年平均温度在20℃以下,平均最高温度在25℃以下,极低温在-10℃以上,30℃以上高温少见;羊肚菌发生区年降雨量在700毫米以上,而集中在6~9月,空气相对湿度为45%~85%。每年5月或晚秋8月长在林场的阴坡、半阴坡冷、云杉林下。头年采伐,第二年清理林场采伐剩余物,第三年在堆集乘余物旁出现羊肚菌最多。阴坡气温比阳坡低、温度大,适宜生长发育,故比阳坡多;土木滑道、木材楞场出现羊肚菌早而且多;没抚育采伐的中密林、成熟林或阔叶林中羊肚菌少。羊肚菌是按坡位和海拔,由低到高,先阳坡后阴坡出现,持续60天左右,一般盛产期20~30天。 189、分离羊肚菌母种采用哪种培养基配方
(1)黄豆芽300克(煮汁),羊肚菌基脚土100克(悬液),玉米粉100克,麦麸40克,蔗糖20克,苹果5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2)阔叶木屑400克,白糖20克,黄豆粉1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3)玉米粉100克,麦麸40克,白糖20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4)苹果50克,白糖20克,蛋白胨1克 ,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190、扩繁羊肚菌原种种采用哪种培养基配方
(1)玉米粒95%,石膏1%,白糖1%,过磷酸钙1%,林下腐殖土2%,pH值自然;
(2)硬杂木屑75%,麦麸10%,黄豆粉5%,玉米粉5%,石膏1%,白糖1%,过磷酸钙1%,林下腐殖土2%,pH值自然;
(3)硬杂木屑70%,米糠20%,黄豆粉5%,石膏1%,白糖1%,过磷酸钙1%,林下腐殖土2%,pH值自然;
(4)玉米芯50%,硬杂木屑30%,米糠15%,石膏1%,白糖1%,过磷酸钙1%,林下腐殖土2%,pH值自然; (5)稻草粉75%,米糠15%,黄豆粉5%,石膏1%,白糖1%,过磷酸钙1%,林下腐殖土2%,pH值自然。 191、我国台湾地区是如何进行羊肚菌半人工栽培的
(1)菌土接种法:在进入春季前,即农历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羊肚菌生长良好的地块上,挖取10厘米见方、
35 网址:www.chunyujunye.com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
35
春雨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教材
三十种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厚约7厘米的土块,移植到与取土处环境相似的地方的穴中,然后用30厘米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四角用重物压紧,进入雨季节后去掉覆盖薄膜;
(2)子实体接种法:取已长成的子实体,较大的切成4片,较小的切成2片,埋入适宜的土壤中。移植时子囊盘向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分露出地面,上盖少许落叶,然后用30厘米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实体接种法,以秋季接种较易成功,因为春季接种,在子实体尚未发展到有足够生存能力前,就遇上高温高湿的夏季,易遭杂菌污染或害虫侵害,使接种物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其死亡、腐烂。第二年梅雨季节来临后,去掉塑料薄膜。日常管理主要是注意除去多余杂草及枯枝落叶,避免人畜践踏。夏季阳光强,天气干旱时,可用厚3厘米落叶层覆盖保墒。
36
网址:www.chunyujunye.com36
地址:黑龙江省尚志市石头河子镇冷山村
电话8:0451-59870988 手机:15545436098